春风浩荡润乌蒙:民革定点帮扶贵州省毕节市和纳雍县工作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14:18 2

摘要:三月底的纳雍,春风翻过乌蒙山的褶皱,吹开了总溪河畔的万亩樱花。自1991年纳雍被确定为民革中央定点扶贫联系县以来,民革各级组织如候鸟一般,年复一年飞越千山,和粉白樱花如期而至,在乌蒙山区上接力书写着春天的故事。

三月底的纳雍,春风翻过乌蒙山的褶皱,吹开了总溪河畔的万亩樱花。自1991年纳雍被确定为民革中央定点扶贫联系县以来,民革各级组织如候鸟一般,年复一年飞越千山,和粉白樱花如期而至,在乌蒙山区上接力书写着春天的故事。

3月27日,民革定点帮扶纳雍县助力乡村振兴暨“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工作推进会在纳雍举行。“对纳雍的帮扶工作是党和人民交给民革全党的必答题。”推进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再次强调。

围绕这道“必答题”,2024年,民革各级组织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在“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工作方面,也形成了“重点突出、领域协调、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对助推毕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毕节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发挥了建设性作用。”郑建邦在推进会上欣慰地说。

示范引领:锚定乡村全面振兴

纳雍县董地乡新华村石关苗寨乡村振兴示范点新貌。

“看到石关组的景象,谁能想象这是贵州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在3月27日考察了董地乡新华村石关苗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情况后,郑建邦在很多场合都对石关组的乡村振兴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仅仅一年的时间,石关组的变化之大,年轻的董地乡党委书记张荷也始料不及。

张荷还记得去年的推进会结束的第二天,民革中央副主席、浙江省委会主委吴晶就带队赴石关组举办了乡村振兴示范点项目开工仪式。吴晶当即表示,要在新华村石关组上绘就一幅“富春山居图”。开工仪式上吴晶站过的地方,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富有苗族特色的飞檐亭子,这片空地也被改造成了“浙里同心广场”,成为当地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看着沿路迎寒盛开的灼灼桃李,民革浙江省委会副主委刘净非说:“这些树和边墙装饰,是我们驻村团队的精心设计。我们的想法是:花开时是风景,花落时有果实。”

据刘净非介绍,为打造石关苗寨美丽山村,民革浙江省委会全省发动、全员参与、众筹共建、省市协同,全省党员共筹集资金500余万元,实施了太阳能光伏项目、林下灵芝种植项目、浙里同心博爱工坊等增收帮扶项目,小学和幼儿园改造项目,文化休闲设施改造、公共环境改造及美丽庭院建设等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

“除了浙江外,民革云南省委会、民革甘肃省委会也深入开展对口支援,为董地乡农村教育、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作了许多积极贡献。”张荷说。

“13个乡村振兴示范点都各有特色。”民革贵州省委会副主委邓文淼告诉记者。2023年9月,民革中央在已有的11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基础上,新增寨乐镇新寨社区、厍东关乡陶营村为民革乡村振兴示范点。至此,8个重点结对帮扶省级组织与22个组团式帮扶省级组织,与纳雍县10个乡镇13个村结下了帮扶关系。民革各级组织根据当地实际需求,科学谋划、精准实施各类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

纳雍县昆寨乡新民村乡村振兴示范点新貌。

在纳雍县昆寨乡,建新河滋养了新民村,也塑造了新民村种植水稻的传统。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如何为新民村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产业?民革天津市委会将目光转向了原产于天津南郊小站地区的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小站稻,这种水稻晶莹如珠,米香浓郁,是粳米中的优良品种。

与新民村传统种植的水稻品种相比,小站稻的亩产从原来800斤提高到1000斤,每亩产值由1600元提高到3500元,种粮户收入将近翻一番。2021年底,民革天津市委会将小站稻引入新民村,并于次年种植120亩。2024年还打造了自己的水稻品牌“新民小站稻”。据了解,截至目前“新民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已达260亩。下一步,民革天津市委会将继续深耕“茶道飘香,醉美新民”特色主题乡村建设,扩大小站稻种植面积,并将成功经验复制到周边村落。

领域协同:打造“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3月27日,郑建邦带队到纳雍县人民医院考察。

3月27日上午,纳雍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内排起了长队。来自哈尔滨市北方人民医院、长沙市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组同赴纳雍,为当地群众开展义诊。对于当地群众来说,这是一个不出家门即可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好机会。

这是民革在纳雍开展医疗帮扶的工作版图一角。版图里,除了开展专家义诊之外,“如何为纳雍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是其中重要的一角。

以纳雍县人民医院为例,自2014年民革帮扶纳雍县人民医院以来,纳雍县人民医院通过民革中央牵线搭桥为医院实施“智力帮扶工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十几年间,民革湖南省委会、民革河南省委会等各地民革组织累计派遣65批次优质医疗专家组,深入纳雍县人民医院开展义诊、手术示教、学术讲座等医疗帮扶活动,累计诊治9000余人次,“师带徒”15人次。纳雍县人民医院还选派了120名业务骨干前往帮扶医院进修学习。

近年来,民革中央按照中央统战部关于统一战线“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毕节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人才领域资源密集的优势,大力开展人才领域帮扶。规划清晰、体系完善的医疗领域人才培养既让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感到欣慰,也带来了如何在不同领域提升人才培养实效的新思考。“各行各业,都有许多我们需要进一步着力的地方。”推进会上,郑建邦语重心长地说。

从手术室到教室,民革对毕节的人才领域帮扶实践正在不同行业生根发芽。当纳雍县人民医院的医生们逐渐独当一面时,另一场关于“未来”的培训正在县委党校展开——3月23日至28日,“毕节职业生涯教育师资培训班”(第2期)在纳雍县委党校开班。70余位来自毕节市各县(市、区)初中学校从事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师正在这里接受专业的生涯教育培训。

该项目是由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联合民革北京市委会、天津市委会、河北省委会在深入了解毕节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情况下,开展的协同助力毕节职业教育发展计划。项目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对毕节市所有初、高级中学和中、高职业院校的375名教师,进行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能力提升培训。

去年11月,第1期培训班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开班,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派出教师团队,为来自毕节市各县(区)共80名教师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培训,成效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期培训班则由京津冀民革协同举办,目的是提升教师生涯教育理论水平与课程设计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中学生涯教育能力建设。

在赋能基层治理方面,去年12月,由民革中央牵头主办、民革贵州省委会承办的统一战线定点(对口)帮扶县基层“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在中共贵阳市委党校开班,这也是首次由民主党派中央主办的面向全部统一战线帮扶县的专项人才培训。来自中共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定点帮扶县的相关人员100余人参加培训。“此次培训聚焦基层法治建设,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得到参训同志的普遍欢迎,有效拓展了民革‘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工作内涵。”郑建邦说。

人才的流动不止于课堂。2023年,民革江西省委会、浙江省委会联合中共永康市委、市政府,提出“东迁西归”项目规划,让纳雍青年带着技能向东就业,又带着工作经验返乡创业积极探索东西共富新模式。这条横跨东西的人才环流,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项目,也为“根据‘毕节所需’发挥‘民革所长’”这一要求写下了生动注脚。

值得注意的是,以浙江永康——贵州纳雍协作实践为样本,民革中央还联合浙江、江西、贵州、吉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级组织进一步深化“东迁西归”协作机制,逐步探索劳动力、人才、创业“东迁”,消费、技术、投资“西归”的东中西部协作共同富裕模式,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贡献了民革智慧和力量。

产业赋能:激活县域经济动能

今年全国两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来到贵州,全省人民备受鼓舞,黔贵大地春潮涌动。

郑建邦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县域产业总体布局,发挥民革30个省级组织的整体优势,重点推介地方重点布局、具备产业基础、群众参与度高、企业能够盈利的产业项目,助推全产业链开发,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可靠、持久的动力保障。

爽脆可口的无盐酸菜、浓郁醇厚的豆瓣酱、香辣过瘾的辣子鸡、酥脆香甜的桃酥……3月27日,民革党员、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络红人尚童在直播间内上架了多款纳雍特色农产品。这场由民革吉林省委会牵线搭桥的公益直播最终实现了210多万元的销售额,为纳雍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纳雍特色农产品,为“纳货出山”打开了新的通道。

这是尚童第二次为纳雍“带货”。去年春天,民革吉林省委会在对口帮扶的昆寨乡新民村举办第一届采茶节之际,邀请尚童来到纳雍开展爱心助农直播,达420多万元的销售额。这场直播让民革吉林省委会看到了在纳雍发展电商的潜力。一年后,由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指导,民革贵州省委会、民革吉林省委会主办,团结报社协办,中共纳雍县委、纳雍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纳雍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大会促成6个合作项目签约,通过直播带货销售230万元农特产品,集中培训电商直播从业者120人。

这场大会为推动纳雍县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机遇——特色农产品迎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带动了物流、包装、仓储等相关产业有机会实现协同发展,集中培训的电商直播从业者成为纳雍电商发展的新生力量,数十亿元的签约金额为纳雍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28日,郑建邦带队考察纳雍县昆寨乡新民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工作情况。

在新民村,一块田里的马铃薯苗长得格外茂密,青枝翠叶覆盖住了整个田垄。

“这10亩马铃薯是我们联手雪川农业集团引进的新品种试验田。”带着欣慰的笑容,民革河北省委会主委何秉群说,洋芋是久负盛名的高原优质特产,可是这里的马铃薯亩产只有一二千斤,而我们从张家口引进的优良品种亩产超过万斤。如果试种成功,通过品种筛选和推广种植,将很快突破马铃薯低产瓶颈。

“如果试验有效,我们不会仅限于帮扶的新民村,而是要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种植,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产业振兴。”何秉群介绍说,首批试种就包括昆寨乡千秋村等5个村。

何秉群这次带来的帮扶工作组一行,不仅在新民村启动了“冀纳同心·和美乡村”河北民革帮扶纳雍基地,开启了“协会+合作社+农户”的生态土猪云认养模式,同时还就“纳雍县数字乡村、乡村资源统一大市场项目”与县相关部门进行了座谈交流,探讨了下一步助推纳雍县农村信息化、林业碳汇开发、绿色金融等合作。

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民革全党对纳雍县的定点帮扶正不断从一个个示范点产生外溢,日益辐射牵动整个县域产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实际上,郑建邦强调的“提升纳雍县域经济发展动能”,正是民革各级组织在帮扶纳雍县工作中呈现出的新亮点。

这里既有立竿见影的带货直播,更有培育造血功能的长期布局:从一枚樱桃的深加工到一座风车的绿色动能,帮扶项目正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辐射一片的乘数效应。

——民革广东省委会、民革深圳市委会协助引进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4.2亿元建设52.8兆瓦风电项目,助力纳雍县新质生产力发展;

——民革辽宁省委会、民革大连市委会协调民革党员企业和沈阳农业大学共同开展纳雍“玛瑙红”樱桃精深加工项目,帮助纳雍特色农产品实现全产业链贯通;

——民革江苏省委会、民革浙江省委会等省级组织则持续围绕苗绣蜡染产业开展帮扶工作,为纳雍民族特色手工艺产品打开销路;

……

截至2024年5月,民革省级组织集中换届未满两年,30个省级组织主委到纳雍开展工作的全覆盖已实现。主委们的带动,为各地组织发挥自身所长助力纳雍发展带来了更加丰富的帮扶资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站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节点,民革帮扶的足迹正从樱花纷飞的总溪河畔延伸到机器轰鸣的产业园区。

展望未来,民革全党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深耕定点帮扶纳雍乡村振兴工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节点,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使命与担当。

帮扶成果

2024年,民革各级组织全年共计73批次760人次赴纳雍开展调研和帮扶活动;

投入和引进各类帮扶资金5650万元,联系引进企业和项目2个,到位资金4.28亿元;

培训各类人才1912人次,直接购买和帮助销售农产品2644万元。

团结报2025年4月10日四版

作者 _ 李筱

本期编辑 _ 李可 赵昕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团结报党派e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