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广泛开展非遗的多元化传播,光明网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策划推出“非遗焕新生生不息”记录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系列短视频,
编者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扎实做好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广泛开展非遗的多元化传播,光明网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契机,策划推出“非遗焕新生生不息”记录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系列短视频,聚焦非遗的活态展示与跨界融合,讲述好非遗人的传承故事与匠心精神,展示好中国非遗的精湛技艺与独特魅力。
“京绣是集全国各地不同绣种之大成,这就是京绣最确定、也是最真实的答案。”说到对京绣的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京绣区级代表性传承人毕红坚定地给出了她的回答。
京绣,源于宫廷刺绣,以服装为主要服务载体。“纹样的设计讲究‘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毕红举例说道,荷花寓意和和美美,牡丹寓意富贵平安……花卉蕴含的美好祝福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祥瑞文化。
然而,如何将京绣与时尚相结合,融入现代设计中去呢?“这绕不开两组关键词汇——传承与创新。两者之间,到底距离在哪里?”毕红从花卉的应用上开始探索,在纹样的实验、使用过程当中,将帝王花、郁金香等花卉用于设计和刺绣中,为京绣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让我印象格外深刻的是给我大徒弟设计的一件婚服‘四合如意’。”毕红介绍,在这套婚服上,既应用了大量的传统纹样,比如动物、植物,又创新的根据新娘的特点,增加了她喜欢的乐器和家乡的相关元素。“我希望在纹样上体现出我们自己真正的原创,所以在这个婚服上大胆尝试,对纹样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实验和应用。”
从2019年受邀在科威特驻华大使馆进行京绣藏品展览展示,到2024年受LVMH集团邀请在法国巴黎展示京绣服装及非遗文创作品,毕红带着中国原创设计一步步走向国际舞台。“中国人穿中国衣。我认为中国的传统服装有着不可替代的美感和意义。”毕红总在介绍京绣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提到,希望大家多看一看大美中国、多听一听最美的中国声音。
策划:赵刚
统筹:陶媛
记者:杨亚楠 张诗奇 金昱希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