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没了2.48亿,拼多多类目“一哥”压力很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18:22 1

摘要:当“从小吃到大”的洽洽食品,在电商赛道加速狂奔,长期霸榜拼多多、淘宝等平台细分类目第一时,其最新业绩数据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上半年,营收27.52亿元,同比下滑5.05%。但其线上营收冲到4.5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4.79%,在总营收中占比提升至16.3

作者|喵小晨

编辑|文定

当“从小吃到大”的洽洽食品,在电商赛道加速狂奔,长期霸榜拼多多、淘宝等平台细分类目第一时,其最新业绩数据引发行业关注:2025年上半年,营收27.52亿元,同比下滑5.05%。但其线上营收冲到4.51亿元,同比增幅高达24.79%,在总营收中占比提升至16.38%,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引擎。

与此同时,企业净利润却从上年同期的3.37亿元骤降至8864万元,直接没了2.48亿元,跌幅高达73.68%。核心原因在于原料成本的上涨,导致利润被疯狂“抽血”。而线上渠道18%-20%的低毛利率,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利润端的承压。

洽洽食品2025上半年财报

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这种 “高增长与深亏损”的撕裂,正是洽洽线上业务的真实写照。全平台布局铺就了广阔的发展赛道,却也难掩当前规模尚且有限、对瓜子品类依赖较深,以及流量成本攀升带来的毛利承压等现实挑战。

这并非洽洽独有的困扰,整个坚果炒货行业都在相似的浪潮中起伏:传统电商流量增长渐缓,新兴渠道的营销投入节节攀升,低价竞争如细流般悄悄侵蚀着利润,消费者口味的快速迭代更让产品创新的节奏日益紧迫。

全平台布局
从传统到新兴渠道的攻守之道

亏是真的亏,火也是真的火。如今洽洽的线上销售网络已覆盖全主流电商平台,不同平台的产品策略与市场表现呈现鲜明差异:

在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洽洽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矩阵,从经典红袋香瓜子、原味瓜子仁,到主打健康的小黄袋每日坚果、节日坚果礼盒均有布局。

洽洽食品天猫旗舰店,热销产品的品类更为丰富

其中京东平台上,小黄袋每日坚果,因精准定位健康零食稳居销量前列;中秋临近时推出的 “坚果礼盒”,更快速切入中高端礼赠市场,抢占节日消费先机。

而在拼多多平台,经典的红袋瓜子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凭借量大价优的优势,契合平台消费者追求性价比的购物偏好,成为平台坚果炒货类目的畅销单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平台瓜子畅销榜中,800g售价15.36元的老街口瓜子,正以更优惠的价格牢牢霸占系列第一。

在新兴电商平台方面,抖音成为洽洽线上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为洽洽提供了新品孵化的优质土壤。像茉莉茶味瓜子这类创新产品,借助抖音强大的流量优势与内容营销,上线即成为零食界爆款。更多风味瓜子在全面推向市场前,都会先在抖音测试市场反馈,形成“小步快跑”的迭代模式。

再与盐津铺子、三只松鼠等竞品相比,其优势与短板则愈发清晰:洽洽在传统电商平台凭借坚果礼盒的品质优势占据一定市场份额,但 SKU数量不及竞品,产品丰富度稍显不足;在拼多多的价格战中,性价比优势薄弱;而抖音作为新兴增长极,虽然展现出新品孵化能力,但营销投入强度与三只松鼠相比仍有差距。

行业共性困局
流量、产品与利润的三角博弈

洽洽的线上困境并非孤例,而是传统品牌与电商原生品牌共同面临的行业性挑战,其核心矛盾集中在三个维度:​

流量成本的失控成为全行业的“不可承受之重”。洽洽为在抖音争夺流量,每年投入的营销费用超亿元,叠加20%-30%的直播佣金抽成,线上渠道毛利率被压缩至18%-20%。三只松鼠今年上半年线上渠道虽贡献了78.42%的营收,但更高的营销、广告和佣金费用同样影响了企业净利润,导致其营收同比增长 8% 至 54.78 亿元,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大幅下滑53.23%至1.38亿元。

产品结构的固化也制约着规模突破。就像一个厨师不能总靠一道招牌菜打天下,线上消费者的口味早就变了,有人爱坚果,有人爱果干,光靠瓜子难撑大局。而洽洽长期依赖瓜子业务的传统优势,今年上半年其葵花籽品类实现营收17.72亿元,仍占总营收比重64.39%。新品类的市场认可度和线上销售表现尚未完全显现,未能形成足够支撑线上规模扩张的产品矩阵。

更严峻的挑战在于,低价内卷的恶性循环正在吞噬行业利润。洽洽瓜子在三线城市超市中,150克原味瓜子售价为8.9元,而竞品老街口500克装,价格相同,引发很多消费者不满洽洽虽试图通过“大包装+促销”守住阵地,但原料成本上涨使得降价空间持续收窄,最终陷入“卖得越多,亏得越明显” 的困境。

破局之路
从试错到平衡的转型逻辑

面对这些共性问题,头部企业已开始探索破局路径:三只松鼠发展出“D+N”(以短视频D为核心,赋能全渠道N)模式,全渠道扩张策略初见成效;盐津铺子积极拥抱零食量贩店和短视频电商等新兴渠道,并凭借其“自主制造”模式带来了成本优势。

而洽洽则选择充分利用抖音等新兴电商平台的优势,将其作为新品试销的前沿阵地。通过在这些平台试销新品,能够快速收集消费者的反馈数据,根据市场反应及时调整优化产品,之后再推向全渠道。这种模式大大缩短了爆品打造周期,降低了新品推广的风险,还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为线上业务注入了新的活力。

2025年7月,洽洽推出山野系列瓜子、酥心瓜子仁及瓜子仁冰淇淋等多款新品,持续推动品类焕新。不止瓜子,在经典“小黄袋”基础上,洽洽陆续上市全坚果系列、白坚果等风味新品,覆盖办公、健身、休闲等多种场景。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蜂蜜黄油味鲜切薯条、魔芋制品等新面孔的加入,意味着这个老牌坚果玩家正跨过炒货的边界,朝着更丰富的休闲食品江湖探路。

热点营销是洽洽吸引消费者、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另一抓手。它跳出刻板的品牌推广套路,像个追潮的年轻人一头扎进热门场景:联合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快乐登岛”,把瓜子变成和音乐适配的“氛围零食”,跟着鼓点一起摇摆;赞助喜剧竞演综艺《喜剧大会》,让瓜子成为观众边笑边嗑的 “快乐搭子”。

甚至还脑洞大开搞起 “大学生嗑瓜子但不吃大赛”,用反常规玩法把瓜子变成校园社交的话题引子;以及自制短剧《广告女王》,精准契合年轻人边嗑瓜子边追剧的生活习惯。​

这种 “贴着年轻人心跳走”的营销路数,或许没法立竿见影地拉动销量,但不仅有效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向市场传递出品牌年轻化的形象,成功吸引了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为线上销售的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线上线下全渠道协同则是洽洽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通过实现库存联动,洽洽优化了资源配置,避免了库存积压或缺货等问题。其拥有的56万线下网点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线上渠道引流;同时,线上的营销活动也引导消费者到线下门店进行体验,形成了线上线下相互促进、互补共赢的良好局面。

热闹之后,总要算清账本

说到底,洽洽的线上困境,其实是所有传统品牌转型都会遇到的问题:既要跟上电商的快节奏,又要守住利润的底线;既要保住老顾客的情怀,又要吸引新顾客的目光。

未来的关键,可能在于 “平衡” 二字。比如能不能让新品撑起更多销量,减少对瓜子的依赖;能不能把抖音的流量成本降下来,让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能赚回来;能不能让线上线下的协同更顺畅,真正形成“规模效应”,实现既“火”又“赚”的良性发展。

当线上的热闹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润,当高增长不再以牺牲毛利为代价,洽洽才能真正完成从“传统炒货商”到“数字零食巨头”的蜕变。这场线上狂飙,最终的终点不是规模的数字游戏,而是找到健康可持续的增长飞轮。

来源:派代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