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18:16 1

摘要:在了解白酒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原价购买白酒竟然是一种需要抢破头的福利。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魔幻的事。

在了解白酒之前,我从来没想过:原价购买白酒竟然是一种需要抢破头的福利。

只能说,二十多年以来,白酒变得越来越不纯粹了。

在上世纪,不少名酒还喊着要做“大众喝得起的好酒”“为人民酿酒”。后来全都忘了初心,变成“为人民币酿酒”。

飞天茅台的建议零售价是1499元,可要想原价买到,几乎是痴人说梦,到手价一度冲高到3500元以上。

最近,很多名酒企相继推出了低度酒,明摆着做给是给年轻人喝。按理说,这是一件好事。

可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会长、钓鱼台国宾酒业总经理丁远怀却公开反对白酒过度低度化。甚至说低度酒放久了会臭。

在我看来,丁会长的白酒梦还没有醒。

时至今日,这些老一辈“酿酒人”都该把这句话背诵一万遍:

酒是用来喝的,不是用来炒的。

茅台已经“炒”不动了

金融游戏已经快玩不下去了,酒企还没发现自己最应该抓住的是年轻人。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大众来说,什么时候不再需要抢,可以直接买到1499元的原价茅台,是唯一关心的问题。

以前,这个问题,茅台难以回答,或许也不愿回答。

现在,我们也不需要茅台回答了。

在各大电商平台,1800元左右的茅台、不到800元的五粮液普五、700多元的国窖1573、500多元的青花郎比比皆是。

1800元的茅台是什么概念呢?茅台的出厂价是1169元,建议零食价是1499元。这意味着哪怕你千辛万苦抢到一瓶原价茅台,最多也只能赚到200元。

所以就连“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也对抢原价茅台兴致乏乏了。

前几年,高度白酒和茅台一直被视作“硬通货”、“一般等价物”,甚至抵押茅台向银行成功贷款的新闻都时有发生。

但随着53度飞天茅台价格从3000元上下跌到1800元左右,大家好像突然发现,喝茅台,乃至于喝高度白酒的人都少了。

“经销商囤积居奇,黄牛倒买倒卖,消费者买来不是为了喝,而是为了摆在酒柜里等着涨价。”

很难想象,这是曾经发生在中国高度名白酒身上的市场现象。

整个白酒业都沉溺在“越囤越贵”的幻觉里。

现在,白酒业的金融梦真的该醒了。因为,连茅台都已经炒不动了。

“好喝”才是酒场上的“硬通货”

奇怪的是,白酒炒不动了是明摆着的,但有些行业从业者依然守着老黄历过日子。

丁会长公开反对白酒低度化,甚至说“低度酒放久了会臭”。

这话听着像技术讨论,实际藏着心思。

在金融化的狂欢里,高度酒尤其是那些名酒,被赋予了超高的金融价值。

它们不再是简单的饮品,成了投资者和酒企眼中的“聚宝盆”。

丁会长这么反对低度酒,说白了,就是害怕低度化、平价化的产品一出来,会冲击到名酒的金融价值,动摇他们现有的利益奶酪。

但哪怕现在高度酒能卖得好呢?关键是现在就连茅台都炒不动了,白酒现在的金融价值几乎等于零。

世界终将是年轻人的,世界已经是年轻人的。

对于酒,年轻人只管什么更好喝,“好喝”才是酒场上的“硬通货”。

在年轻人的消费字典里,酒就是用来享受的,是用来在聚会时增添欢乐氛围,和朋友小酌谈心,和恋人互述衷情的。

把酒言欢,举杯消愁,满足人类的情绪,才是酒的最大意义。

百加得、三得利、果立方、RIO等低度酒被年轻人喝成了爆款,五粮液、汾酒、舍得酒业等白酒头部企业也纷纷布局低度酒。

快乐是即时的,不是“炒”出来的。年轻人的酒杯,从来只关注好不好喝一件事。

丁会长担心低度酒“臭”,不如担心自己的思路太“陈”。

时代早变了,还抱着炒酒的老逻辑,只会被年轻人的消费选择拍在沙滩上。

白酒的未来在年轻人手中

金融泡沫的消散只是时间问题。

很明显,白酒行业的狂欢已经到了终场。

老一辈从业者该醒醒了:年轻人完全不需要高度白酒,反倒是白酒的未来,攥在年轻人手里。这是市场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要再说白酒不适合低度化,低度白酒会臭了。

行业如果继续执迷高度化、金融化的旧路,读不懂年轻人,只会失去最后的发展机会。

市场从不相信神话,只相信选择。

时间,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来源:社会一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