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医•科普】关于淋巴瘤,这些真相你一定要知道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6 17:22 1

摘要:大家好,“宝益讲堂”第64期开讲啦!我是宝小益,今天咱们来说说淋巴瘤。

大家好,“宝益讲堂”第64期开讲啦!我是宝小益,今天咱们来说说淋巴瘤

1

什么是淋巴瘤

Popular Science Article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人体的淋巴系统如同身体的“防御网络”,其中的淋巴细胞承担着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重要职责。但当淋巴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出现异常增殖时,就可能发展为淋巴瘤。

2

淋巴瘤的常见症状

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若以下症状持续两周以上,建议尽早就医进行排查:

1.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肿大的淋巴结通常质地较硬、活动度差,且一般无疼痛。

2.全身性“报警”症状:如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夜间大量盗汗、六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10%等。

3

淋巴瘤如何诊断

淋巴瘤的诊断关键在于明确病理类型和疾病分期,常用方法包括:

1.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切除或穿刺获取淋巴结组织,经病理学分析确定具体亚型。

2.血液与骨髓检查:血常规可反映血细胞基本情况;骨髓穿刺+活检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骨髓侵犯,并排除其他血液疾病。

3.影像学检查:如PET-CT、增强CT等,可全面评估淋巴结肿大范围和远处转移情况,完成准确分期。疾病分期越早,治疗效果通常越好。

4

淋巴瘤的治疗

Popular Science Article

目前,淋巴瘤的西医治疗已从传统化疗为主,发展为分层、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模式,包括靶向治疗、免疫治疗、CAR-T细胞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手段。中医药在辅助治疗中也发挥一定作用,常用具有化痰散结、活血消瘀功效的药材,如牡蛎、浙贝母、夏枯草等。

5

淋巴瘤患者的“长期管理指南”

1

坚持规范治疗

淋巴瘤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及时向医生反馈身体状况及药物副作用,以便优化治疗策略,切勿轻信偏方。

2

定期随访防复发

治疗结束后仍需定期复查。部分类型淋巴瘤复发风险较高,通过定期监测可及早发现迹象并进行干预,避免疾病进展。

温馨提示:这些“误区”请认清

误区1:淋巴结肿大就是淋巴瘤

事实上,多数淋巴结肿大是因炎症(如淋巴结炎)引起,常伴有压痛,炎症消退后多会缩小。而淋巴瘤所致的淋巴结肿大通常无痛、质硬、持续存在。

误区2:淋巴瘤注定致命

随着医学进步,尤其是新药及新疗法的应用,淋巴瘤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不少患者能够实现临床治愈,即使晚期或复发患者,也可通过有效治疗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误区3:只有中老年才会得淋巴瘤

淋巴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霍奇金淋巴瘤常见于青年人,非霍奇金淋巴瘤也可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群体中。

在这个“世界淋巴瘤日”,我们呼吁:淋巴瘤虽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却并非不可战胜。提高科学认知、积极规范治疗,是守护健康的重要途径。

作者简介

罗梅宏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宝山医院血液科创始人,宝山贫血防治联盟发起人,宝山区领军型人才,宝山区名中医,宝山区卫生健康系统英才“优秀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领衔罗梅宏宝山区名中医工作室、罗梅宏贫血防治巾帼创新工作室,入选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学者”人才项目。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创新奖等奖项。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类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殖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周五上午

吴志豪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第三届委员会青年委员,罗梅宏宝山区名中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

主持上海市科委及宝山区科委课题各一项,参与省部级及以上课题7项。发表期刊文章11篇,参编专著2部。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