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巴黎奥运会烧了近990亿,东京奥运会则是亏损了500亿,希腊就更不用说了,GDP增长在办完第三年甚至都跌到了负数。
近些年也不知怎么回事,办奥运会是一次比一次烧钱。
巴黎奥运会烧了近990亿,东京奥运会则是亏损了500亿,希腊就更不用说了,GDP增长在办完第三年甚至都跌到了负数。
可问题是,在早些年间奥运会可是各国争相举办的“香饽饽”,很多国家都实现了盈利。
就拿北京来说,盈利明明超过了10个亿,却也只是盈利排行榜上的第三位,首位更是足足赚了35亿。
明明都是奥运主办国,怎么近年来都普遍亏钱,那些曾经实现盈利的这些国家,究竟是如何赚到这么多的钱的呢?
奥运会
想搞懂一个国家办奥运会是如何赚钱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它是怎么花的。
毕竟只有把钱花对了地方,主办方也才更有可能实现盈利。
以北京奥运会的支出为例,咱们主要把经费花了城市建设、奥运运行保障以及场馆建设这三部分。
北京奥运会支出
其中前者一共花费了2800亿,后面两部分的花费则是均在200亿左右。
而所谓的奥运运行保障支出,则可以简单理解为“杂事处理中心”。
像运动员成绩计分、志愿者招募、培训和组织、住宿餐饮等都属于它的范畴。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城市建设费用,其实并不是专门为了奥运会所划拨的,而是本来就是要用于北京这座城市的修缮上,因此并没有被计入到奥运支出内。
奥运运行保障支出
而东京奥运会比较特殊。
由于疫情的缘故,本该在2020年举办的比赛统一推迟到了2021年,这就产生了大量的搁置成本。
其中仅临时设施建设这一项,就不下35亿美元,而剩下的运营、营销、技术、交通等项目开销,平均下来也一项高达10亿美元。
要知道,2013年申奥时,东京预算仅70亿美元,可最终总支出达120亿美元,收入仅46亿美元,保守亏损74亿美元。
报道
这并非孤例。
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预算1.25亿美元,实际花20亿美元。
主体育场建设费从28亿涨到58亿美元,组委会负债让市民缴纳“奥运特别税”30年,直到2006年才还清债务。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苏联投入90亿美元彰显国力,结果因西方抵制,转播商撤广告,也亏到了姥姥家。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
而其他亏损的奥运会,如希腊奥运会、巴西奥运会往往也都是场地方面的花费高昂,导致最终支出严重超额。
还没赚钱就撒出去几百亿,这放哪一个国家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中间有任何一点意外成本就立马呈指数级上升,也难怪很多国家都亏的这么厉害。
那么问题来了,早些年间的国家举办奥运会,都是如何盈利的呢?
奥运会
奥运会的收入来源
花钱的地方说完了,就该聊聊赚钱的部分了,这可是门大学问。
还是拿北京奥运会来举例子,咱们收入主要分为了4个部分,赞助商、转播权、门票和特许经营。
北京奥组委总收入
赞助商不难理解。
就是奥委会每4年为周期,找一些能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的企业合作,然后提供给他们关于奥运主题的独家营销权。
这个东西还是很吃香的,早期的可口可乐、柯达、VISA都凭此获得了空前的曝光,品牌的影响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后来,随着奥运会这一财富“秘密”曝光后,很多本土企业也纷纷加入到了赞助商的竞争当中。
其中东京奥运会本土赞助达34亿美元,是伦敦的3倍,丰田、普利司通等企业通过场馆广告、产品植入获曝光。
奥运赞助商变迁
伦敦奥运会上,葛兰素史克提供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力拓供应奖牌金属,企业结合赛事需求定制合作,实现品牌与赛事双赢。
至于转播权,就是将各项目的版权卖给其他国家和传媒公司,来实现营收。
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转播权收入就已经来到了28.68亿美元,还是相当可观的。
门票和特许经营许可就不用多说了,一个就是咱们花钱买票看比赛,一个就是允许在周边卖东西,这个每一届就不是跟固定了。
2008年,咱们的奥运会收入审计中,赞助和特许经营的收入是大头,一共是98.7亿元,转播权少一点,门票最少,但也赚了12.8亿元。
最终审计把所有的核算加完,咱们还盈利了10亿元,成绩还是很不错。
然而,盈利榜上面的两位,就有点不简单了。
奥运举办国的主要收入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破局”封神。
尤伯罗斯自掏100美元开户,开创私营化模式。
他将电视转播权卖给ABC获2.25亿美元,比上届翻三倍,实行独家赞助,可口可乐花1260万美元挤走百事,富士700万美元击败柯达。
奥运会
为了减轻安置成本,他租大学宿舍当奥运村,靠志愿者减成本,最终用4.5亿美元投入赚2.5亿美元,让奥运从烫手山芋变香饽饽。
而另一边,榜首悉尼奥运会则跟它采取了不一样的措施,也直接盈利了7.65亿澳元,总经济影响达180.3亿美元,被誉为全球奥运史上最能赚钱的奥运会。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人家都亏的不要不要的,怎么偏偏澳大利亚能赚这么多年?
答案是绿色运营。
奥运村房间
他们用垃圾回收材料建场馆,太阳能供电减能耗,赛后场馆改造为社区设施,670万张门票售罄,转播覆盖220国,衍生品收入4亿美元。
不仅如此,组委会还把筹办经验整理后以350万美元卖给国际奥委会,成为首个“出售智慧”的奥运主办方。
信源:新浪财经 2022年3月15日关于“6图读懂奥运账本!奥运“经济账”到底怎么算才正确?”的报道
信源截图
不过,评判奥运价值,也不能只看账面。
北京奥运会3200多亿总开销中,2800亿是城市常规基建,不应全算奥运支出。
这些投资让北京地铁运营里程翻倍,机场扩容,城市面貌革新,长远看是“发展预付款”。
而从商业上来讲,奥运会的举办吸引了数不胜数的海外投资,当时很多企业都收获国际订单。
能让中国企业集体“充电”,这样的现象往往比金钱更珍贵。
来源:九初浅谈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