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间晶体这一曾被认为在物理学上不可能的物质状态,近期成功进入了可视化的范畴。这一令人振奋的发现,由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物理学家团队于2025年9月4日发表在《自然材料》期刊上,标志着在材料科学和量子物理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信息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2939-3
时间晶体这一曾被认为在物理学上不可能的物质状态,近期成功进入了可视化的范畴。这一令人振奋的发现,由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物理学家团队于2025年9月4日发表在《自然材料》期刊上,标志着在材料科学和量子物理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时间晶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它与传统晶体的关键区别在于表现出时间上的周期性特征,伴随时间的推移形成不断重复的模式。过去,时间晶体的概念多存在于复杂的量子系统中,其宏观表现几乎不为人所知。但通过利用液晶材料,科学家们成功制造了一种可供肉眼观察的时间晶体,从而开启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可能。
时间水晶的制造过程
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时间晶体。图片来源:Zhao & Smalyukh,2025 年,自然材料
该研究使用了一种夹在两块玻璃板之间的液晶薄膜,团队通过照射光源,促使夹层中的分子实现扭曲,进而形成稳定的涟漪结构。这种液晶材料的独特性质使其能够表现出时间晶体的行为,即即使外部条件发生变化,这些涟漪依然能够持续几个小时,以隐秘且有节奏的方式不断移动。
时间水晶的表现令人惊叹:当光线通过时间晶体时,涟漪以深浅条纹的形式可视化展现。这种现象使得,如今的时间晶体不仅是实验室的试验品,也开始展现出实际应用的潜力。例如,其独特的模式可用于防伪技术,嵌入钞票中帮助验证真伪。这一应用对于打击假币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并可能为未来智能化的货币流通方式铺平道路。
超越传统物理的概念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弗兰克·威尔切克于2012年首次提出了时间晶体的概念,那时科学界普遍认为它们在物理上是不可实现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团队们发现特定条件下时间晶体的存在是可能的,这为人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科学大门。例如,以光线照射的形式操作液晶,形成有序的时间晶体,超过了以往在微观尺度下的理论和实验结果。
物理学家伊万·斯马柳赫领导的研究团队对此次突破感到无比激动。他们通过仅透射偏振光的显微镜技术,详细观察了时间晶体中的分子运动,发现液晶的特别行为不仅允许其在时间上表现出规律性,也为进一步研究液体和固体之间的转换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他们的实验中,液晶分子的有序排列形成的涟漪运动被形象地比作波浪,以至于最佳物理状态与光强度的变化完美结合,使时间晶体能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呈现。
应用前景与未来展望
随着时间晶体的开发走向成熟,潜在的应用前景令人期待。科学家们设想,时间晶体不仅限于防伪技术,还可能扩展至信息存储、量子计算及其他先进材料的研究中。其独特的涟漪结构具有多维度的特征,可能为数据存储提供全新的策略。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不希望对未来应用的构想设置限制,“我们认为有希望在不同领域进一步拓展这项技术”。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或许会发现时间晶体新型应用,而这仅仅是开始。
通过这项技术,科学家们为具备未来潜力的次级物质状态设立了里程碑,在科学和技术的交叉领域中,时间晶体将不再是抽象的理论存在,而是为我们提供了探讨自然和技术交互的新机会。随着更多量子材料的探索,时间晶体或将持续引领科研的前沿,影响我们对物质及其在时间中表现的理解。
时间晶体的成功示范不仅 修正了过去的物理理论,还为我们打开了全面审视物质存在的新视角。在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时间晶体的可视化成就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我们期待着,这一科学奇迹能够在未来光芒四射,为人类带来更丰富的想象和创新。
来源:人工智能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