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他们也知道,一下子扎进特别专业的领域不现实,毕竟大家对匹克的印象还没到“专业级”,所以打算先从普通消费者入手,站稳了再往专业方向靠。
常说“钱要花在刀刃上”,现在消费市场变太快,不管是做生意还是自己买东西,瞎忙活半天不踩点的事太多了。
最近亚布力企业家论坛在广州开了,一群干实业的大佬没说虚的,全聊的是普通人能用上的消费门道。
尤其有3招,连老生意人都点头,看懂了不管花钱还是做事,都能少走弯路...
现在不是“大而全”的时代了,反而那些盯着“小领域”的品牌活得更滋润,尤其运动用品这块特别明显。
比如匹克,以前咱们知道它做运动鞋,现在人家开始琢磨运动手环、游泳装备这些以前没碰过的领域。
而且不是瞎折腾,是想找那些在小领域钻得深、愿意长期做的人合作,还得懂用户到底要啥。
他们也知道,一下子扎进特别专业的领域不现实,毕竟大家对匹克的印象还没到“专业级”,所以打算先从普通消费者入手,站稳了再往专业方向靠。
还有个叫凯乐石的户外品牌,老板说今年户外市场增速是慢了点,但整体还说得过去,就是抢存量的人多了,得找新机会。
以前他们主要做海外市场,现在国内市场涨得比预想中快,反而成了重点。
他特别提到“越野跑”,就是咱们说的“跑山”,这玩意在全球都火,尤其是跑山鞋,现在正抢传统徒步鞋的市场。
其实这道理咱们也懂,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做事,太大众化的领域竞争太激烈,反而盯着某类人的特定需求,做得精一点,反而更容易成。
以前咱们买东西,都看性价比,现在不一样了,更多人看“买得顺不顺心”。
有个叫做茉莉奶白的奶茶品牌,他们联合创始人就说,现在是“心”价比的时代。
啥意思?比如买杯奶茶,不只是要喝着安全、原料健康,还要包装好不好看、品牌给人的感觉舒不舒服、喝的时候有没有好心情,这些都算。
还有做潮玩的,有人问他们怎么总能出爆款,他们说就三点:选对路、沉下心、常更新。
他们还说,现在潮玩拼的不是谁的玩具做得精致,是能不能跟用户产生情绪共鸣,要学会用 IP传递情绪,再把产品做好,才能走得远。
这点其实我们老百姓更有体会,比如买件衣服,不是越便宜越好,也不是质量好就行,要是穿上显精神、看着顺眼,甚至能让自己心情好,多花点钱也愿意。
而且现在卖东西的渠道变了,倒逼那些做产品、做供应链的人也得跟着调整,不然货都卖不出去。
好望水的老板说,现在很多超市都在改,比如山姆、胖东来,货架摆的东西、服务方式都不一样了,这就逼着经销商和品牌方跟上这种变化。
还有做宠物生意的,今年抖音开始能直播卖活体宠物了,但以前这行业特别传统,因为信息不透明,说的是健康的宠物,寄过来可能有问题,还有 买回去没几天就生病的。
他们老板说,现在消费者买宠物,不只是要一只活的,更想要有长期售后的,比如能保证健康,有问题能解决。
毕竟宠物跟别的东西不一样,买回去是当“家人”的,要是没保障,钱花了还伤心。
其实这也提醒咱们,不管是买宠物这种特殊商品,还是平常买吃的用的,渠道变了,咱们对“靠谱”的要求也高了,而那些能跟上这种变化的品牌,才能留住人。
其实这些企业家聊的,说到底就是消费越来越“实在”了,没有啥高大上的道理,都是咱们生活里能感受到的变化。
不管是自己花钱,还是想做点小生意,照着这几个方向琢磨,至少不会被那些虚头巴脑的潮流带偏,想清楚了,就不容易踩坑。
来源:文渊的历史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