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行动见成效① | 和美乡村入画来!茂名文明乡风涵养浓浓乡愁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0 11:22 1

摘要:我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发挥典型镇村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乡风文明与环境整治深度融合,打造和美宜居宜业乡村,让文明之风浸润百姓心田,焕发全新文明气象。

鲜花盛开的柏油环村路

小而美的乡村公园

靓丽整齐的村居民房✨

孝老爱亲的文明乡风

……

四月花开

和美乡村入画来

越来越多的美丽乡村在

我市涌现

美丽的电白黄岭南清村。

高州市泗水镇滩底村村容村貌面貌一新。

我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发挥典型镇村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乡风文明与环境整治深度融合,打造和美宜居宜业乡村,让文明之风浸润百姓心田,焕发全新文明气象。

▲4月9日《茂名日报》03版报道截图

这一年来,我市始终把“百千万工程”作为牵引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抓紧抓实,尤其紧抓乡村建设,优化提升乡村空间布局和风貌品质,推动“一处美”向“全域美”转变,以人居环境改善促进农村优化发展。越来越多的“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为乡村振兴和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俯瞰公馆墟。

“环境好了,年轻人多了,圩镇有了精气神。”近日,记者到茂南区公馆镇走访,该镇工作人员一边介绍“七个一”建设成果,一边感叹该镇显著变化:整洁宽敞的街道、热闹繁华的商铺、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居民们……公馆镇持续深入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全面提升镇容镇貌,成功建设美丽河道和绿美生态小公园,以点带面,打造圩镇靓丽风景线,促进人居环境品质不断提档升级,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茂南区公馆镇十万七村的村道黑底化后,村容村貌大大改善。

记者来到高州市泗水镇,四月的古荔园,荔枝花灿烂绽放,彩虹村道环绕如链,一栋栋农家小楼错落有致,漫步其中让人格外舒服惬意。该镇对大联滩底村中庭院群落进行了“微改造、精提升”,完成了150多栋农房风貌的全面提升。同时,开展“1+4”组合行动,动员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五个一”美丽庭院建设,打造出100多个美丽庭院。

“每天都有游客来,有的来直播,有的来拍剧,有的来体验民宿,非常热闹。”村民何叔告诉记者,村中有酒馆、民宿、特产店、美食店,村民们的收入也切切实实增加了。

据介绍,滩底村已建成经济型庭院50多个,去年举办短剧邀请大赛,吸引20余家剧组进驻并拍摄采风。2024年,滩底村庭院经济年营收突破1000万元,为村集体增收45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超5万元。

泗水镇滩底村彩虹村道环绕全村。

去年,我市发挥典型镇村示范引领作用,升级圩镇农贸市场100个,应用新模式提升农房风貌,新建成“美丽庭院”1.6万户。新改建农村公路902公里,美丽宜居村占比达77.7%。实施26项“小切口”改革,农房管控机制入选省集成式改革案例,赛事经济、庭院经济和短剧经济欣欣向荣。

深入推进绿美茂名生态建设,是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牵引,是关系茂名长远发展和民生福祉的重要工程。和美乡村更少不了那一抹“绿美底色”。

村文化广场的绿化树木经过精心修剪养护,红的黄的粉的朱瑾把笔直的村道打造成一条“花路”,丰谷园里的茄子硕果累累正待采摘,“康圃”里种满了果树,有嘉宝果、香水柠檬、黄皮、黄晶果、荔枝、龙眼等,散步的老人随手摘一颗熟透的嘉宝果品尝……在我市新农村精品村示范点十万七村,村民真正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伸手摘果、弯腰摘菜,该村的“含绿量”让记者惊讶不已。

该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文介绍说,2024年十万七村通过“以绿养业、以业哺绿”模式,在村中废墟、荒地、边角地建设了5个小花园,鼓励村民在庭院地、低洼地、闲置地等广泛种植经济果树,实现了乡村绿化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这也是茂南区持续推进“四旁五边”绿化提升,通过开展“美丽庭院”创建评比活动,精心打造绿美庭院示范点的成功典范。

茂南区公馆镇十万七村委干部向记者介绍该村乡村美化建设情况。

近来还有一条“花路”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就在电白区黄岭镇南清村。该镇通过栽种乔木黄金熊猫、宫粉紫荆、桂花近3000株,灌木火山榕、杜鹃球、翠萝莉、红继球、黄金叶等近22万株的适宜苗木,打造了一条长达10公里的绿美公路示范带,以“一路繁花”的浪漫身姿,成为市民家门口新的“诗与远方”。曾经的南清村因矿山开采留下了4个深达数十米的废弃矿坑。近年通过生态修复,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更成为生态价值转化的典范。

电白区黄岭镇南清村推动“环浮山岭产业带”建设。

2024年,全市参与义务植树60多万人次,种植苗木70多万株,打造年例林、喜事林、人大林等主题林161个,绿美生态已成为茂名人民幸福生活的“标配”。

除了多添绿,我市还深入推进农村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保障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密闭运输等流程,实现分类收集处置全覆盖;提高污水接户率,建立圩镇生活污水处理长效机制,2024年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5.8%;提高各典型镇公共厕所覆盖率,改善人居环境。

深耕文化沃土才能开出文明花。去年以来,我市聚焦群众日常需求,常态化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惠民、移风易俗等文明实践活动,“村晚”“村BA”遍地开花,李花旅游文化节、化橘红赏花活动、戏曲进乡村、山地自行车公开赛等活动赛事接连举办,不断激发基层文化活力,丰富乡村文旅业态,让农民腰包和精神一起“富”起来。

乡镇非遗巡游。(资料图)

今年春节期间,我市各县市积极响应“植树过年例”的倡议,乡村周边“年例林”“青年林”一片片。在新坡镇大塘村村委会环村路南段路旁,“家风林”里的200多棵黄花风铃树苗伴着家训牌正茁壮成长。新坡镇以年例期为契机,创新性地开展了“非遗+好家风”做年例扬家风树新风活动,让传统年例与好家风同频共振,在民俗活动中传承精神力量。

茂南区新坡镇开展种植家风林活动。

针对文明陋习,我市深入实施《茂名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鼓励各村委完善村规民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理事会等机构,积极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推动乡风文明发展和文化繁荣。目前,全市1907条村(社区)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建立“积分超市”超500个,近两年评选“好媳妇”“好邻居”“星级文明户”超6万户,积极推动基层治理与道德建设相结合。

来源:茂名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