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风采】峪口西营,武静心中的阿勒泰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10 09:56 1

摘要:西营村位于平谷区峪口镇中部,村域面积2.9平方公里,村内常住人口286户、891人,党员73名,村“两委”干部4名,挂职干部2名。果品产业是该村的主导产业,耕地1050亩,其中600余亩用于种植桃树。村集体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果农”的“三位一体”运行机制

第一书记 武静(北京国际科技合作中心八级职员)

西营村位于平谷区峪口镇中部,村域面积2.9平方公里,村内常住人口286户、891人,党员73名,村“两委”干部4名,挂职干部2名。果品产业是该村的主导产业,耕地1050亩,其中600余亩用于种植桃树。村集体探索“党支部+专业合作社+果农”的“三位一体”运行机制,大力推广有机富硒果品种植,建成未来果园,发展智慧农业,走出了一条科技富农、乡村振兴的新路。近年来,西营村先后获评“北京市接诉即办先进集体”“北京市农村工作先进村”等荣誉称号,并成功入选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去年1月,武静被派驻到西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积极融入村子,发挥个人优势,加大西营品牌打造宣传力度,推进电商直播助农兴农,以直播带货点燃了富民增收“新引擎”。“去爱,去生活,去寻觅一处心灵的安宁之所。”这是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原著中动人的精神内核。武静说:“在她心里,西营村就是她的‘阿勒泰’。”

武静参加团市委举办的“挺膺担当、青春有为”主题宣讲会,分享驻村经历

她说:“大自然有一种治愈的力量。”

“一开始其实有一些不适应,从国际科技合作到驻村第一书记,各方面差别都很大,甚至刚来那几天还会哭。渐渐地我融入了村里的生活,和村书记在田间地头走走,听听村委会大姐讲村里的故事,突然发现这样宁静的村庄,这样美好的大自然在旁,很多焦虑的问题不知不觉就被治愈了。”武静说。驻村期间,武静通过一幅幅驻村小画、游玩地图,一篇篇驻村笔记,一张张西营照片,一部部“大静来信了”短视频,一首首驻村歌曲,宣传西营村的好果品和好风光,展现新时代农村的新风貌。

设计制作西营村大桃推广海报

西营村国家数字桃园标准化示范区

她说:“因为来到这里,真正懂了《悯农》。”

西营作为北京市“盒马第一村”,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建成,每天都有桃子送往盒马超市、山姆超市,村域发展目前更聚焦于好果卖好价,不断冲击果品的价值顶峰。为推动更多果品走进城市消费者,武静积极推动村庄产业持续升级转型,对接邮政平台直播资源,推动平谷大桃直播溯源活动落地西营村,通过制作海报、直播、摆摊、开微店的4种方式“花式”卖果,共销售1500余箱优质好果,为村集体增加收入超10万元。直播卖果活动中,曾带领科技小院学生连续直播4小时,创下了单场直播26万人次观看、点赞数超30万的成绩,成为北京特色农产品消费季活动的典范。除此之外,武静还全程参与团市委村标设计工作,为村子注册“行在西营”商标,应用在她亲自设计制作的售果海报和首批2000张售后服务卡上,实现了产业联动,让村域果品链接了更多消费群体。

直播售卖果品

注册“行在西营”商标

设计制作的售后服务卡

她说:“我热爱这片土地,想尽己所能多干些事情。”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工作中我希望可以时刻保持新鲜感,不断学习新事物,接受新挑战。”武静参加北京卫视“我在北京过大年”活动,记录了村里过年的热闹场景,有2则短视频入选了优秀作品;参加平谷区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并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参加青年市集摆摊,开发“水果盲袋”提高家长孩子关注度;制作海报卖果,推出响亮的口号:“用一辈子,种好一颗桃”,现在已制作了超30张海报;落地村标设计成果,武静巧妙融入村庄建设,落地应用在未来果园、村内景观小品中。目前正不断推进村内墙体彩绘工作,不断为村庄建设增新色、添活力。其驻村成果被北京卫视早间新闻《未来果园的大桃熟了》、北京日报、环球网等多家媒体报道。2024年12月,她作为唯一的驻村第一书记,参加了团市委“挺膺担当、青春有为”宣讲会,向全市青年朋友汇报了自己的驻村工作体会和收获,吸引了更多青年朋友投身乡村振兴工作。

在青年集市上推介西营村农产品

为来访的巴西农场主代表团讲解

“我们的果园叫未来果园,位于农业中关村核心区,有30多种农业科技辅助种植。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付出,让西营被世界看到,让北京农业力量被世界看到!”武静利用自己英语专业优势,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国友人介绍道。这就是西营村的第一书记,用自己的方式讲好“西营故事”,讲述她“心中的阿勒泰”。

来源:平谷组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