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们聊聊房子的事吧?”儿子小声试探着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谨慎。
爸,咱们聊聊房子的事吧?”儿子小声试探着开口,语气带着几分谨慎。
“爸,小苗也打算买套房,您看能不能……”女婿也凑上来,脸上挂着殷勤的笑容。
望着眼前这一儿一婿,我心里百味杂陈。
两个孩子都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买房对他们来说确实是头等大事。
我几乎没怎么犹豫,便一拍胸口说道:“好,你们一人八十万,爸马上去银行取钱!”
那时的我,以为自己做了个最明智的决定。
可如今躺在病床上,看着面前截然不同的两张脸,我心中满是酸楚。
我最终还是把他们俩同时叫到了病房,当着他们的面递出一份文件。
“爸,您不能这样!”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喊道……
我叫李正学,今年五十八岁,在这座三线城市拼搏了大半辈子。
从年轻时摆地摊起家,到后来办了个小厂,再到如今经营三家连锁店,总算混出了一点名堂。
妻子走得早,这些年我一边打拼事业,一边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李磊和女儿李苗拉扯大,如今两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
那天是周日,李磊带着媳妇小娟回家吃饭,李苗也牵着丈夫王航一起来了。
一家人围坐餐桌,屋里热气腾腾,气氛温馨。
“爸,您做的红烧肉真绝了!”王航边吃边竖起大拇指。
“就你会说好听的。”我笑着夹了块肉放到他碗里。
饭桌上其乐融融,笑声不断。
吃完饭,李磊忽然支吾着开口:“爸,有件事想和您商量一下。”
“什么事?直接说。”我放下手里的茶杯。
“我们打算买房。”
“买房?”我一愣,“你们不是还住在公司宿舍吗?”
“爸,我们结婚快两年了,总不能一直住宿舍。”小娟替他说了下去,语气中带着些许委屈。
“那你们看上哪儿了?”我问。
“市中心那个‘金桂花园’,位置挺好。我们中意的一套一百二十平,总价一百五十万。手里现在只有七十万,还差八十万。”李磊说得小心翼翼。
还没等我开口,李苗突然插话:“爸,真巧,我和王航最近也在看房。”
“对啊,爸,我们也想买房。”王航附和道,
“我们看上的是‘翠竹小区’,九十平,总价一百三十万。我们有五十万,还差八十万。”
小娟听后脸色微变,小声嘟囔:“怎么也差八十万?”
我看着儿女脸上的期盼,心头涌上一股暖意。这些年辛辛苦苦攒钱,就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帮上他们。
“没问题,”我一拍大腿,爽快地说,“一人八十万,我都出。明天我就去银行取钱。”
“爸,真的吗?”李苗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你爸什么时候骗过你们?”我笑着站起身,拍着胸口说,“就你们俩是我最亲的人,不帮你们还能帮谁?”
客厅里的气氛瞬间热烈起来。
“爸,您太好了!”李苗扑过来抱住我的胳膊。
王航也满脸激动:“爸,我王航一辈子记着您的恩情!”
李磊上前握住我的手:“爸,您这份心意,我一辈子都报答不完,一定好好孝顺您!”
看着孩子们眼里的感激,我心里暖洋洋的,觉得这钱花得值。
第二天一早,我便去了银行,把一百六十万现金取了出来,分成两份,仔细封好。
不到一小时,两个孩子就先后赶到了家里。
李磊接过那厚厚的一沓钱,激动得手直发抖:“爸,这辈子我一定加倍孝敬您!”
李苗一边抱着我的胳膊撒娇,一边甜甜地说:“爸,您真是天下最好的爸爸!”
王航眼圈泛红,声音哽咽:“爸,这份恩情我铭记一生!我保证,以后一定像亲儿子一样照顾您!”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个孩子都忙得不可开交——看房、签协议、跑贷款,每一步都马不停蹄。
他们三天两头给我打电话报喜讯,语气里满是兴奋。
我听着电话那头的笑声,心里跟着高兴。
一个月后,李磊迫不及待地来找我:“爸,房子定下来了!手续全办好了,下个月就能拿钥匙!”
没过两天,李苗也和王航一起上门:“爸,我们的房子也选好了!真得谢谢您!”
“爸,等装修结束,您就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吧。”李苗说这话时格外认真。
“对啊爸,您年纪大了,该有人在身边照顾。”王航也点头附和。
看着女儿和女婿满脸真心实意,我心里涌上一阵暖流,觉得这些年的辛苦都值了。
接下来的几个月,两个孩子忙着新家的装修。
期间,他们总是抽空来看我,每次到家里都带些吃的喝的,还顺便陪我聊聊天。
等到房子装完后,兄妹俩先后请我去做客。
我先去了李磊的新家。那套房子位置好、面积大,装修也很讲究。
“爸,中午就在这儿吃吧,我特意做了您最爱吃的红烧肉。”小娟热情地招呼我。
第二天,我又去了李苗家。虽然她家的房子小一些,但布置得格外温馨。
“爸,我刚炖好糖醋排骨,一会儿就能吃。”王航从厨房走出来,脸上挂着笑容。
看着孩子们如此用心,我心里满是欣慰。
日子一天天过去,兄妹俩都搬进了自己的新房子。
刚开始,他们常常回来看我,家里总是热热闹闹。
可慢慢地,我注意到一些细微的变化。
李磊和小娟来得越来越少了,从每周一次,变成两周一次,再后来,一个月也就见一两次面。
每次来也都是匆匆忙忙,坐不了多久就要离开。
“爸,公司最近特别忙,项目太多,实在走不开。”
“爸,我们这阵子加班挺多的,下次再好好陪您。”
他们的理由五花八门,但见面的次数明显少了。
相比之下,李苗和王航还是常常过来看我。
即便忙得不可开交,他们几乎每周都会抽空过来,带着熬好的汤或者一些我爱吃的小菜。
“爸,我们来看您啦!”
“爸,我给您炖了汤,快趁热喝。”
兄妹俩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一回,我感冒了,头晕乏力,连下床都不太想动。
我拿起电话拨给李磊:“李磊,我有点感冒,难受得厉害,你能过来一下吗?”我声音沙哑又虚弱。
“爸,您多喝点热水,好好休息吧。我们这几天太忙了,等周末我一定过去看您。”李磊在电话那头说得轻描淡写。
挂了电话,我又拨通了李苗的号码。
“爸,您怎么了?”听出我声音不对,她瞬间紧张起来。
“有点感冒,不太舒服。”
“您别动,我马上过去!”李苗没多问一句话。
不到半个小时,李苗和王航就带着一位医生朋友匆匆赶到家里。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轮流照顾我,忙前忙后,直到我完全康复。
而李磊,只是在我病好之后,象征性地打了个电话:“爸,好点了吗?”
半年过去,两个孩子的态度差异愈发明显。
李磊和小娟搬进新房后,仿佛把我这个老父亲忘在了脑后。
除了春节、节日偶尔露面,平日几乎不曾上门。
就算来了,也是坐不到半小时便找借口离开。
尤其是小娟的转变,让我心寒。
当初筹钱买房时,她对我客客气气,如今房子到手,她的态度判若两人。
有一次,我去了他们家吃饭,刚一进门,小娟只是淡淡地说了句:“爸,来了啊。”语气冷淡得像在接待客人。
那顿饭吃得我心里堵得慌。
反观李苗和王航,每次去他们家,我都能感受到热情的温度。
“爸!您来了!正好我们还在想您呢!”
他们总是笑脸相迎,家里也总是为我准备着可口的饭菜,让我倍感亲切。
可在李磊家,冷漠和敷衍成了常态。
更让我寒心的,是后面接连发生的几件小事。
一次,家里的热水器坏了,我打电话请李磊帮忙。他淡淡地说:“我也不会修,您还是找个维修师傅吧。”
无奈之下,我又给李苗打了电话。
没过多久,他们就赶来,不仅联系了维修工,还全程陪着,直到问题解决。
还有一次,我在家不小心摔了一跤,手臂擦破了皮。
我第一时间给李磊打了电话,他说自己在外地出差,让我简单处理一下。
可第二天,我在街上碰见他的同事才知道,他前一晚其实在本地,还参加了朋友的聚会。
我又打电话给李苗,她和王航立刻赶来,还带了医药箱,细心地帮我清理伤口、上药。
同样是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同样为了他们的房子掏出八十万,可如今的冷暖差距,却让我心里五味杂陈。
让我心寒至极的是那个春节。
李磊打电话过来说:“爸,今年小娟她家人非让我们过去吃年夜饭,这次就不回去了。”
“那至少初一回来给我拜个年吧?”我忍不住问。
“初一还得去小娟姑姑家……这几天都排满了,等过完年我们再来看您。”
听到这话,我心里顿时空落落的。
李苗却笑着说:“爸,年夜饭当然要和您一起吃!菜都买好了,就等您了。”
除夕那晚,李苗和王航陪着我在家包饺子,看春晚,屋子里暖融融的。
直到初三,李磊夫妇才抽空来了一趟,坐不到一个小时便匆匆离开。
那个春节,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两个孩子之间态度的天壤之别。
春节一过,我的身体状况便亮起了红灯,经常胸闷、气短,还伴随着心慌。
有天早晨起床后,我觉得胸口像被压了块巨石,连呼吸都困难。
我急忙拨通了李磊的电话:“李磊,我胸口闷得厉害,你能过来一下吗?”
“爸,您先坐下休息,我一会儿就过去。”电话那头的声音听上去平静。
我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见到人影,只好再次打过去。
“爸,我们在外面有事,要不您先叫120?”李磊的声音依旧不紧不慢。
那一刻,我的心彻底凉了。
我颤着手拨给李苗。
“爸!别动,我们马上到!”李苗急得声音发抖。
不到二十分钟,李苗和王航就冲进家门,把我扶下楼,飞快赶到医院。
在医院,医生建议我立即住院观察:“病人年纪偏大,这些症状很可能是心脏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办理住院手续时,王航替我联系了李磊:“李磊,爸住院了,你们快来。”
可他们依然迟迟未到,直到三个小时后,李磊和小娟才慢悠悠地走进病房。
那一晚,李苗和王航守在病房,几乎彻夜未眠。
第二天,检查报告出来时,医生的神情格外凝重。
“病人的心脏情况不容乐观,有几根血管堵塞严重,必须做搭桥手术。”
“手术费用大概多少?”小娟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大概十五万。”医生平静地说。
话音一落,病房里一片死寂。
李磊脸色瞬间煞白,小娟垂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李苗眼眶红了,王航神色凝重,却没有半点犹豫或为难。
“那……如果不做呢?”李磊迟疑地开口。
“保守治疗意义不大,随时可能发生急性心梗,到时会更危险。”医生说完便离开了病房。
房间里只剩我们几个人,沉默压得人透不过气。
第二天上午,李磊和小娟又走进了病房。
“爸,关于手术的事,我们昨晚讨论了很久……”李磊吞吞吐吐地开口。
“手术费用实在太高了。”小娟接话,神情有些为难,“我们刚买了房,手头真的紧张。”
“我们想……能不能先保守治疗?”
听到这话,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磊,你忘了我给过你们八十万买房吗?”
“可是那钱都花在房子上了啊,现在每个月还得还七千多房贷呢。”李磊低声辩解。
“所以,你们的意思是,不愿意出钱给我做手术?”我直截了当地问。
病房里瞬间安静下来,他们都没再开口。
就在这时,李苗和王航推门进来了。
“爸,我们商量好了,这笔手术费我们来承担。”李苗说得斩钉截铁。
“你们能拿得出十五万?”小娟忍不住质疑。
“想办法。”王航一脸坚定,“卖车也好,借钱也罢,总之要治好爸的病。”
听着女儿和女婿的话,我眼眶有些发热。
同样是亲骨肉,同样为他们掏了八十万买房,如今面对我的病情,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第二天下午,我让护士分别给李磊和王航打电话,让他们一起过来医院。
“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说。”
一个小时后,李磊和小娟、李苗和王航,都围在病床边,神情各异,气氛凝重。
“我这一辈子经历了不少风浪,但这场病,让我彻底看清了很多事。”我慢慢开口。
“去年给你们每人八十万买房的时候,你们都说会记得我的恩情,好好孝顺我。”
听到这里,李磊和小娟悄悄垂下了头。
“可现在,我病了,需要手术,十五万的费用,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但这是一个态度。”
“李磊、小娟,你们说没钱,要我先保守治疗。而李苗和王航,却愿意卖车借钱也要治我的病。”
“同样是我的孩子,同样拿了钱,如今的表现却天差地别!”我看着李磊,语气沉重,“你们,让我太失望了。”
我缓缓从枕头下抽出一个文件袋:“这是昨天律师送来的。”
看到文件袋的瞬间,四人脸色都变得紧张起来。
“这是我的遗嘱,还有财产分配协议。”我把文件递过去。
李磊和小娟扫了两眼,脸色瞬间惨白。
“爸,您不能这样!”李磊急了,声音发抖。
“爸,这不行啊!”小娟也急得喊出声。
李苗和王航看过后,也愣住了。
“爸,这东西我们不能要。”李苗红着眼睛说。
病房里的气氛瞬间凝固,空气仿佛都压得人喘不过气。
“李苗,王航,你们不用推辞,这是我思考了很久的决定。”我声音沙哑,却坚定,
“钱是身外之物,人心才最重要。你们的真心,我都看在眼里。”
“爸,我们真的没想过要这些。”李苗的泪水已经打湿了眼眶,“只要您平安健康,什么都比不上这个重要。”
王航也连连点头:“是啊爸,钱可以再赚,您才是家里的根。”
李磊脸色铁青,嘴唇哆嗦着,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小娟低着头,眼神闪烁不定,似乎想辩解什么,却又说不出口。
“爸,我们……我们最近确实压力太大了,房贷、车贷,还有工作上的事……”李磊声音颤抖着,“不是我们不孝顺,只是……”
“够了。”我抬起手,打断了他的话,
“房子是你们要买的,钱是我出的,我从没说过要你们还。可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看你们平时的行动。”
病房陷入了漫长的沉默,只有仪器轻微的滴答声。
李苗抿着嘴,轻轻握住了我的手,温热的触感让我心里一酸。
王航默默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坚定的神情。
“爸,我们马上去办手续,先安排手术。”李苗哽咽着说,“钱的事您别操心,我们会想办法。”
“嗯,我相信你们。”我用力点点头。
护士推门进来,告诉我们可以先去缴费做术前准备。
王航立刻起身去办手续,李苗陪在我身边,不停地帮我整理枕头,安慰我不要担心。
“爸,您养了我们这么多年,现在该我们照顾您了。”李苗柔声说。
我的眼眶再次湿润。
回头看见李磊呆呆站在角落里,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的眼神让我心里五味杂陈,但我没有再多说什么。
晚上,手术的具体时间定了下来,李苗和王航忙前忙后,帮我准备一切需要的物品,而李磊和小娟只是沉默地坐在一边。
那一刻,我心里已经有了决定,这个家,谁真心待我,谁只是表面文章,都已经看得一清二楚。
手术那天一早,我被推进了手术室。
戴上氧气罩的那一刻,我的心异常平静,反倒是李苗紧紧握着我的手不肯松开,眼泪不断滑落。
“爸,放心,我们就在外面等您。”王航安慰地拍了拍她的肩。
我朝他们露出一丝笑容,随后手术室的门缓缓关上。
手术持续了四个多小时。
李苗和王航一直守在门口,紧张得一句话都不敢说。
李磊和小娟坐在长椅上玩手机,看起来无聊又焦躁。
“哥,手机能不能先放下?爸还在里面呢!”李苗终于忍不住了。
李磊抬了抬头,脸色难看,却没吭声。小娟轻轻拉了拉他,让他不要说话。
当医生推着我出来时,李苗第一个冲上前:“医生,手术怎么样?”
“很顺利,血管已经搭好,不过病人年纪偏大,需要细心照顾和后续康复。”医生耐心解释。
李苗和王航这才松了口气,忙着跟医生确认注意事项。李磊则只是象征性地问了几句,随后就低下头刷起了信息。
接下来的日子,我住在医院接受恢复治疗。
李苗和王航几乎每天都过来,不是帮我按摩腿脚,就是给我带新鲜饭菜。夜里,他们也会轮流陪床守夜。
李磊和小娟来得少了,即便来了,也只是坐一会儿就走,偶尔还抱怨医院的味道不好闻,让人待不下去。
“爸,您快点好起来吧,医院待久了可真闷。”小娟有一次还笑着说。
我只是淡淡地应了一声,心里却有种说不出的酸楚。
几周后,我的身体终于好转,可以出院。
那天,王航提前来了医院,把手续都办妥,还专门租了一辆车方便我回家。
李苗一路小心扶着我,一刻不敢松手。
回到家,我坐在熟悉的沙发上,看着眼前忙前忙后的女儿女婿,心中百感交集。
李磊夫妻虽然也来了,但只象征性地说了几句关心的话,便急着走了。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把那份遗嘱重新拿了出来,认真地看了几遍,眼神逐渐坚定。
“人老了,最重要的是心安。”我喃喃自语。
窗外的夜色很深,我的心却无比清晰——这个家,谁真心对我好,谁只是口头孝顺,都已经分得明明白白。
出院后,我的身体逐渐恢复,但心里的那道坎却始终难以跨过去。
李苗和王航几乎把我接到了他们家,每天都有人照顾我,连夜里起夜,他们都抢着帮我扶一把。
反观李磊和小娟,自从我回家后,只来了两次,每次都是坐半个小时便找理由离开。
那天,小娟还半开玩笑地说:“爸,您身体挺硬朗的,真不容易啊。”
我笑了笑,没有接话,心里却像被针扎了一样。
几个月后,我彻底做了决定。
“爸,您身体好多了吧?要不要搬来我们家住?我们好照顾您。”李苗再次提起。
“好。”我点点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坚定。
那天晚上,我把李磊和李苗兄妹叫到身边,把那份遗嘱重新递给他们。
“爸,这事……您真的决定好了?”李磊的声音有些发抖,脸色难看。
“我想得很清楚了。”我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当初给你们每人八十万买房,是因为你们是我亲生的孩子。但这场病,让我看清了什么是亲情。
李苗、王航,这些天是你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花钱花力气从没皱过眉头。”
“爸,我们做这些都是应该的。”李苗眼眶泛红。
“可有的人,嘴上说着孝顺,真正需要帮忙时,却总有忙不完的工作和应酬。”
我顿了顿,看向李磊,“我不是计较钱,只是心寒。”
李磊沉默不语,小娟抿着嘴唇,脸上写满了尴尬和后悔。
“遗嘱我已经签了。”我缓缓说道,
“名下三家店和一套老房子留给李苗和王航,钱也分一半给他们。我不会让你们手里一分钱没有,但该是谁付出,就该有谁得到回报。”
李磊的眼眶瞬间泛红,嗓子哽得说不出话。小娟低下头,指甲抠着裤缝。
“爸,我……我错了。”李磊的声音终于颤抖着响了起来,“我不该那样对您,我……”
“知道错了就好。”我叹了口气,眼里却没有多余的责备,
“我老了,想的不是钱,是心安。等你们有了孩子,就会明白父母想要的,其实只是孩子的一点真心。”
李磊抹了把脸,低声说:“爸,放心,我会改的。”
从那天起,李磊夫妇的态度明显变了。
虽然一开始有些生硬,但他们真的开始常来看我了,偶尔还主动给我带点吃的喝的。
李苗劝我:“爸,哥嫂可能也有难处,咱别太计较了。”
我只是笑笑:“我没有怪谁,只是想让你们明白,亲情不能只是说说。”
一年后,我把店铺交给王航打理,李苗帮忙管账,我则彻底退下来,安心颐养天年。
每逢周末,李磊也会带着小娟和孩子过来,帮我收拾院子,陪我聊聊天。
那天夕阳下,一家人围坐在老屋的小院里喝茶,孩子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我看着他们,心里终于踏实了。
“爸,辛苦您了。”李苗轻声说。
“爸,这些年我们做得不好。”李磊也低声道歉。
我摆了摆手,笑着说:“只要一家人团圆,什么都不重要了。”
风轻轻吹过,院子里弥漫着饭菜香气,我抬头看着天边的晚霞,心中释怀。
这一生,我拼尽全力养大了两个孩子,如今终于明白:钱财都是身外物,真正能留下来的,是那些陪你度过风雨、真心守护的情感。
而那份遗嘱,静静地锁在柜子里,提醒着他们:亲情,要靠心意去经营,不是靠金钱去衡量。
来源:聪明高山S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