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芸:创新引领未来,AI赋能智慧医院建设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10 09:26 2

摘要:“作为广东深圳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参与者,很荣幸见证了深圳卫生的大发展,从那时一家宝安县人民医院到目前三级医院56家,社康中心约970家。”4月9日,在“聚力创新激活新质力,共筑高质量发展新篇”2025健康中国·医院院长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原院长陈芸在接受

“作为广东深圳医疗卫生体系发展的参与者,很荣幸见证了深圳卫生的大发展,从那时一家宝安县人民医院到目前三级医院56家,社康中心约970家。”4月9日,在“聚力创新激活新质力,共筑高质量发展新篇”2025健康中国·医院院长研讨会上,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原院长陈芸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

4月9日,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原院长陈芸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专访。主办方供图

在过去三十余年中,深圳的医疗发展模式从最初的为五万人基本医疗服务,逐渐演进为近2000万人群提供医疗与健康管理服务。自1996年起,深圳率先在全国推出包括医院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在内的二元化大卫生健康管理模式,成为国内区域医疗卫生的一大亮点。

“社康模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也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陈芸介绍,目前深圳每2万人口就有一个社康中心,能够提供上门服务,并人人配有健康管理档案,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以宝安区为代表的区域卫生已可提供社康智能体,形成了高效便捷的新型医疗模式。具体表达在社会场景中,专家诊疗助手为全科医生提供诊疗方案推荐,一键触发上级专家会诊;居民通过家庭健康管家实时监测体征数据,AI预警异常并联动家庭医生,构建“预防-筛查-诊疗-康复-管理”全周期服务网络,有效促进了大湾区区域医疗与新质力结合的高质量发展。

在大湾区医疗发展与大健康规划上,陈芸认为,与其他区域医疗不同,大湾区正在探索一条国际化、智能化的高水平医疗大健康发展道路,随着深港通的开放,国际化大健康生态圈逐渐在形成。展望未来,陈芸建议关注和推动医疗-康养-大健康-大数据的融合,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地区基础医疗、养老服务便捷化数智化,相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龄化社会需求将成必然。

“高质量的医疗服务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新质生产力与医院发展和养老服务等息息相关。希望未来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智慧医院建设,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诊断、管理乃至物流等多个环节,提高医疗效率和服务质量;利用AI技术和细胞生物技术等最新成果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满足银发经济时代的来临。”陈芸表示。

责编:齐钰

主编:杨小明

校对:乔靖芳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