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现实主义题材影视作品以其贴近生活、引人深思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近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山东省广播电视局指导,国内头部短剧制作团队听花岛出品的法治温情题材短剧《法官的荣耀》,正式宣布定档4月11日,将在红果短剧免费首播,同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现实主义题材影视作品以其贴近生活、引人深思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近日,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山东省广播电视局指导,国内头部短剧制作团队听花岛出品的法治温情题材短剧《法官的荣耀》,正式宣布定档4月11日,将在红果短剧免费首播,同时登录抖音听花岛剧场、央视频、澎湃新闻、山东卫视、东方卫视等平台,为观众带来一场关于法律与人性深刻探讨的视觉盛宴。
《法官的荣耀》以基层法官的工作日常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林子涵(刘美含饰)的成长轨迹,展现了新时代基层法官的使命与担当。林子涵大学毕业后,选择以乡村法官助理的身份,踏入基层法治工作一线,协助老法官张志民(霍青饰)处理各种案件,逐步成长为一名满怀信念感的法官。剧中,两位主角穿梭于田间地头,以“流动法庭”的形式,将法律的公平正义带到百姓心间,生动诠释了“把法律带到田间地头,把公平带到百姓心间”的主题。
该剧精心挑选了五个现实题材故事,包括村民村长争牛、老人赡养、孤女抚养、售卖假烟、反家暴和妇女权益等,这些故事不仅贴近农村生活,而且呼应了社会热点话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剧集多方位呈现了法律的温度以及法官和村民的温度,让观众在紧张激烈的剧情中,感受到法律的力量与人性的光辉。
在《法官的荣耀》中,法律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被赋予了温度和情感。剧中的法官们,既严格依法裁判,又兼顾情理,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等因素,展现了新时代法官的人文关怀。例如,在第一集中,村民老李头因牛犊子被村长占用而告上法庭,林子涵和张法官通过耐心调解,帮助老李头夺回牛犊,既保护了其合法财产,又维护了其在村里的面子。张法官的“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件小事,可对村民来说,那就是生计,那就是世世代代的荣辱”这一席话,更是深刻体现了基层法官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法官的荣耀》在创作过程中,克服了现实主义题材微短剧的创作难度,力求在文艺创作中还原法律条文和司法程序的准确性。为此,主创团队多次深入山东省沂源县人民法院东里法庭进行采风,了解干警们的工作现状,积累丰富的素材。剧中的两位法官形象,取材于真实的基层法治队伍,反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这些真实的细节,为剧本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剧情更加真实可信,有助于普法宣传。
此外,该剧在拍摄过程中,全程在山东省沂源县实地取景,群演由当地村民参与演出,既还原了乡村的风土人情,又充分展示了基层法官的真实工作环境。剧中村民的对话以当地方言为主,既展现了村民的朴实,又增强了剧集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法官的荣耀》以当代年轻人林子涵的视角切入,让观众能够“平视”地走进法治故事中,体会到“法”的尺度和温度。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可以跟随林子涵的成长轨迹,深入了解基层法官的工作和生活,感受他们在法律与人性之间的艰难抉择和无私奉献。同时,剧中还着力表现了乡村、村民的良善底色,展现了普通人的温暖和人间真情。这些普通村民身上闪烁的道德微光,与法官的专业坚守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法治建设的生动画卷。
作为国内头部精品短剧厂牌,听花岛一直致力于打造兼具表达、创新、美学的精品短剧。《法官的荣耀》作为其又一力作,不仅延续了听花岛一贯的情怀与担当,更在题材选择和创作手法上进行了大胆创新。该剧通过“平视”的创作手法,呈现法官和村民的双向影响和双向奔赴,让观众在感受法律尺度与法官温度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法治观念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值得一提的是,《法官的荣耀》在拍摄过程中,注重视听语言与主题表达的深度融合。背在法官背上的国徽、几把木椅组成的流动法庭等极具特色的视听元素,不仅增强了剧集的艺术感染力,更深刻表达了“把法律带到田间地头,把公平带到百姓心间”的主题。
随着《法官的荣耀》的定档播出,这部充满现实主义情怀与法治精神的短剧,必将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反响。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部“有温度的现实主义短剧”,在4月11日为我们带来一场关于法律与人性的深刻思考。
来源:周口广电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