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三月十三晴,春耕不用停”,今日三月十三,晴天有何预兆?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10 09:12 1

摘要:随着农历三月十三的到来,清明节气也就即将过半,此时大地回暖,气温回升,降雨也开始增多,是庄稼生长的关键期。而根据古人经验,这天是晴是雨将影响这一年的庄稼收成。因为俗话说“清明要晴,谷雨要雨”,清明节是春季耕种的重要时期,天气晴朗有利于土壤温度快速回升,促进种子

导读:老话“三月十三晴,春耕不用停”,今日三月十三,晴天有何预兆?

随着农历三月十三的到来,清明节气也就即将过半,此时大地回暖,气温回升,降雨也开始增多,是庄稼生长的关键期。而根据古人经验,这天是晴是雨将影响这一年的庄稼收成。因为俗话说“清明要晴,谷雨要雨”,清明节是春季耕种的重要时期,天气晴朗有利于土壤温度快速回升,促进种子萌发和春播顺利进行;而谷雨时节则需要雨水,因为此时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而农历三月十三这天,处在清明和谷雨之间,为此这天的天气变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此外,民间还一直有“三月十三晴,春耕不用停”的说法。那么这句话是何意?今日三月十三,晴天有何预兆?看看古人怎么说。

首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三月十三这天是个大晴天,那么接下来的春耕活动,就需要抓紧进行了,赶早不赶晚,避免遇到不好的天气,导致春耕出现延误,耽误庄稼收成。

这是因为这个时节,地气往上返,土壤里的寒气被春阳逼退,冬小麦返青拔节,春玉米要抢墒下种。而且老辈人发现,若此时连续阴雨,地温升得慢,种子容易烂在地里;要是刮北风,还可能带来“倒春寒”,刚冒头的嫩苗都得遭殃。而如果三月十三是个大晴天,就像给土地盖了床暖烘烘的棉被,地温蹭蹭往上蹿,有利于庄稼播种和作物返青。

而对于这一说法而言,并非毫无依据,因为老祖宗早已留下了很多农谚,都能解释这一观点,具体如下:

三月十三晒破瓦,秋后粮仓堆不下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如果在农历三月十三这一天阳光非常强烈,导致瓦片都被晒裂了,那么到了秋天粮食会丰收到粮仓都装不下。‌

具体来说,三月十三通常是清明与谷雨之间的日子,是春耕的好时节。如果这一天阳光较好,那么就预示着温度回升较快,对于作物的播种来说比较有利,而且也有利于作物出苗。相反,如果此时出现阴雨天,那么就会导致播种延误,这样就会误了农时,不利于庄稼收成。因此,这个时间出现晴天是庄稼丰收的预兆。

日晒三月又十三,缸里瓮里都是面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在农历三月十三这一天,如果天气晴朗、阳光充足,那么预示着夏季小麦会获得丰收,缸里和瓮里都会装满小麦面粉。

这是因为如果三月十三天气晴朗,那么预示这段时间气温逐渐回升,而阳光和温度的逐步提升可以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尤其是晴朗的天气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光合作用能够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养分的积累,从而有利于庄稼的茁壮成长‌。这样小麦等作物最终就会丰收‌。

三月十三风和雨,富人卖马穷卖女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在农历三月十三这一天,如果天气不好,出现风雨交加的天气,预示着接下来的年景可能会不好,农民的收成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经济状况恶化,不得不想办法生存。

这是因为清明节气的时间里,如果出现大风和降雨天气,那么就可能会导致低温出现,而低温会加剧倒春寒现象的出现,而倒春寒天气就会对庄稼生长造成影响,严重的就会导致庄稼颗粒无收,而在古代,粮食收成不佳,就会导致挨饿,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卖掉家中的人或者物。

看得出,三月十三这天的天气,对于农事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总之,今天就是三月十三了,是晴是雨大家也都看到了。而有兴趣的朋友就可以根据农谚来预测接下来的庄稼收成了。当然,我们也要知道,农谚不具有科学性,而且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建议大家理性看待。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三月十三天气的讲究了。话说,你觉得农谚有道理吗?你认为今年年景如何?可以留言、评论,跟大家说说你对此的看法。

来源:CL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