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又到了农耕的季节。村里的农民伯伯都在春耕备耕忙中,田间地头大家都是那么的忙碌。早春播种下的稻苗已经长势喜人,在微风中轻轻吹拂下,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十分壮观。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又到了农耕的季节。村里的农民伯伯都在春耕备耕忙中,田间地头大家都是那么的忙碌。早春播种下的稻苗已经长势喜人,在微风中轻轻吹拂下,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十分壮观。
稻苗长势喜人,田边上的野草也不甘示弱,它们也都冒出了嫩苗。为了不影响稻苗的生长,农民伯伯都会把这些野草除掉,但有一种野草却除外,它就是农村老人常说的“通鼻草”。
之所以称为“通鼻草”,这主要是根据它的功效而得名的,因其有通鼻窍的功效,自古以来就是民间常用的鼻炎良药,对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鼻塞不通等症状均有作用,咱老百姓有鼻炎就找它。
想必很多人都猜到了,这种“通鼻草”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鹅不食草。在古书中就有记载:“此草鹅皆不食,故得名鹅不食草”。另外,鹅仔草、鹅仔不食草、球子草、鹅不食、地胡椒等都是它的别名。
鹅不食草是菊科石胡荽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世界各省均有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贵州、江西、湖北等省区,喜欢生长在田边、沟边、井边、墙角等阴湿处。
认识鹅不食草的人都知道,它是一种矮小的草本,高只有10厘米左右,茎常被散或匍匐状生长,基部分枝,单叶互生,呈倒卵形至倒三角状矩圆形,叶子虽长得细小,但是数量很多,看上去密密麻麻的一大片。
鹅不食草一般在春末夏初时节开花,其顶端的头状花序也是长得细小,但呈扁球形,整体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小球,而且数量也是很多,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于是有“球子草”的别称。
鹅不食草虽长得矮小,但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野草,其全株自带一种独特的臭味,这种臭味连鹅都不喜欢,但正是因为它这种独特的气味有通鼻窍的作用,取鲜草捣烂塞鼻即可,对鼻炎、鼻塞都有好处,于是被称为“通鼻草”。
鹅不食草全草均可入药,其药用价值很高,除了有通鼻窍的功效,还有散瘀消肿、祛风利湿、止咳解毒的功效,对风寒感冒、咳嗽痰多、百日咳、疟疾、风湿痹痛、肝炎、骨折、跌打扭伤、疮痛肿毒等多种病症均有作用。
正所谓“识得为宝、不识为草”,没想到这种长得细细小小的鹅不食草竟然还有这么大的作用。在过去缺医少药的年代,曾帮助过很多人,时至今日仍然在民间流传,大家一定要认识它。
各位朋友,你们家乡有这种鹅不食草吗?它是藏在田边的“通鼻草”,闻之有臭味,价值却很高,老百姓有鼻炎就找它。鹅不食草以前在农村还是很常见的,如今因除草剂的滥用也变得越来越少了。若你在家乡遇见,还请好好珍惜。
备注:
1、本文属于科普文章,不构成用药建议,请遵医嘱!
2、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记得给我一个免费的赞和在看吧,感谢大家的支持!
来源:营养师何海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