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炎症会“唤醒”癌细胞!医生提醒:抗炎须注意这3点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6 14:04 1

摘要:但你可能不知道,长期反复的慢性炎症,其实像一个隐形的火药桶,一旦爆炸,可能会引出更大的问题,比如癌症这种“沉睡的猛兽”,会不会正是在炎症的催化下被“唤醒”的呢?

人们常把炎症当成小毛病,比如反复的咽喉肿痛、胃胀胃痛、皮肤发红发痒,觉得没啥大不了,吃点药就过去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长期反复的慢性炎症,其实像一个隐形的火药桶,一旦爆炸,可能会引出更大的问题,比如癌症这种“沉睡的猛兽”,会不会正是在炎症的催化下被“唤醒”的呢?

我们都知道,癌症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它是一步一步被“养”出来的。慢性炎症就像一个不肯走的邻居,天天在你身体里“点火”,细胞修修补补久了,修错了方向,就容易出变异。这时候,如果免疫系统没及时发现,就有可能演变成肿瘤。不是吓人,是真有依据。

举个例子,有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性,常年被胃痛困扰,自己以为是老毛病,吃几片胃药也就算了。直到某次体检,胃镜一查,竟然发现了胃癌早期

后来追溯病史,医生发现他有多年的胃炎史,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一直没治疗彻底。这种长期炎症刺激胃黏膜,早就埋下隐患。

不是说所有炎症都会变癌,但老是拖、老是反复,风险就在那里等着你。这个过程不快,但却很稳。比如肝炎拖成肝癌、胃炎拖成胃癌、宫颈炎拖成宫颈癌,这些都不是医学阴谋,而是实打实的临床现实

从机制上看,慢性炎症就像是身体在不停地修补损伤区域,修得次数多了,免疫系统也会“疲劳”

免疫细胞一旦识别错了敌我,就可能放过那些开始异常生长的细胞。而这些异常细胞,就是潜在的癌变种子。时间一久,就可能发芽、扩散、结果。

再说得通俗一点,你可以把慢性炎症想成一场烂尾工程,身体天天在修,但工人老换,图纸也老改,最后修出来的,不是个正经房子,而是一堆问题堆成的危房。这种“危房细胞”,就是癌变的温床。

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身体有炎症。有些炎症没啥感觉,比如脂肪肝、慢性乙肝、肠道炎症,这些都是“沉默”的炎症,平时不吭声,有事才吓人一跳

如果身体有莫名其妙的疲倦、食欲差、消瘦、时间长了总不见好,就别总想着“扛一扛”。可能不是小病,是身体在喊救命。

为了不让炎症坐大,抗炎这件事,得做对、做早、做稳。不少人一听“抗炎”,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吃消炎药”。但真要控制住炎症,光靠药是不够的,甚至有时候反而会误事。

第一点,别乱吃药。很多人炎症一上来,就跑去药店自己买点抗生素,吃个几天就停了。可是你知道吗?

不是所有炎症都靠抗生素解决,病毒感染、非感染性炎症、免疫性炎症,抗生素根本拦不住。有些药还会伤肝伤肾,你以为在灭火,其实是在添柴

第二点,炎症背后的“根”得处理。有个中年女性,反复尿路感染,老是靠抗生素过日子。后来仔细检查,才发现是泌尿系统有结石,根本问题没处理,炎症当然就反反复复。这种情况,药只能救一时,得把“火源”清干净才行。所以抗炎不是止痛,而是找根。

第三点,生活习惯是“隐形灭火器”。不少人饮食重油重盐,作息乱七八糟,烟酒不断,免疫系统天天被折腾,想不出问题都难。

特别是抽烟的人,肺部年年都在“冒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最后走向肺癌的路,都是被烟一口一口熏出来的。改变生活方式,是抗炎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我们经常讲“癌从口入”,其实很多炎症也从口入。像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口口传播,家里人共用餐具、不讲卫生,一个传一个。

肠道炎症也跟饮食密切相关,吃太多辛辣、刺激、油腻的东西,肠道天天受刺激,炎症自然难消饮食清淡、规律、少油少盐,也是抗炎的第一步

再说说体重这个事儿。肥胖本身就是一种“低度炎症状态”。脂肪不是没用的肉,而是会分泌炎性因子的“活跃组织”。

尤其是腹部肥胖的人,内脏脂肪堆得多,炎症水平也就高。这也是为啥肥胖人群更容易得癌。所以别小看减肥,不只是为了美,是在给身体降火

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也没炎症,身体挺好,怕啥癌?但问题是,有些炎症它“潜着”,不闹事儿的时候你察觉不到,一旦闹起来就堵不住。

比如肝炎病毒,有的人感染十几年才出问题;又比如慢性胃炎,不疼不痒,但一直在“磨”胃黏膜。等发现的时候,可能已经离癌变不远了

体检不是走过场,特别是那些有慢性病基础的人,定期检查炎症指标,像C反应蛋白、血沉、肝功能、肿瘤标志物,这些都能帮你提前发现身体有没有“暗火”在烧。早查、早治,才是真正的抗癌第一步

心理状态对炎症也有影响。长期处于高压、焦虑、失眠状态的人,体内压力激素水平高,免疫系统功能会下降,炎症也容易“趁虚而入”。所以别总熬夜、瞎想、独扛,该休息休息,该倾诉倾诉。身体和情绪,是互相牵扯的

还有人问,有没有什么吃的东西可以抗炎?答案是有,但别指望一口吃出健康。像富含Omega-3的鱼类、坚果、橄榄油、绿叶蔬菜、水果,这些都有一定抗炎作用。但前提是整体饮食结构好,不能一边吃三文鱼,一边喝可乐啃炸鸡,那就白搭了。

炎症不是“发烧、红肿、疼痛”那么简单。它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有什么地方长期在冒烟。

而癌细胞,往往就是在这种长期“烟雾缭绕”的环境里悄悄长大的。别等火烧眉毛才想救火,该灭的火,早点灭。

声明:本文为健康科普内容,部分故事情节为方便理解而虚构,信息参考了权威医学资料与专业知识,但不代表个体化诊疗建议。如您有健康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参考文献:

[1]陈继兴,赵文华.慢性炎症与肿瘤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29(1):48-52.

[2]李艳,刘建伟.慢性炎症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J].中国肿瘤临床,2023,50(4):190-194.

[3]王雪芬,韩雪.炎症性疾病的癌变机制及其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4,44(3):217-221.

来源:普外科秦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