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再强也难留!字节跳动狠心裁员百人的背后,是对人品的筛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6 14:01 1

摘要:字节跳动这几天辞退上百名员工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些员工被辞退并非因为能力不足,而是由于触及了公司的诚信底线。这一情况促使职场重新思考能力与人品的关系。

字节跳动这几天辞退上百名员工的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些员工被辞退并非因为能力不足,而是由于触及了公司的诚信底线。这一情况促使职场重新思考能力与人品的关系。

在被辞退的员工中,有18人因严重损害公司利益甚至涉嫌违法被处理,其中8人已被警方带走。这些问题显然不是能力不足导致的,而是个人品行出了偏差。

具体事例包括:有员工为获取报酬,向外部公司泄露商业机密;有实习生每天打13份员工餐、将公司物品大量带回家;还有离职人员匿名造谣、攻击前公司及员工。

这些行为看似是占小便宜或发泄情绪,实则反映出严重的职业操守问题。

公司对这类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例如,一名实习生因虚报500多元打车费和谎称事假而被拒绝转正;还有一名高薪员工因长期在社交平台诋毁公司、挑拨同事关系而被辞退。信任一旦被破坏,就很难重建,企业往往不愿承担这样的风险。

职场中,能力决定了你能走多快,但人品决定了你能走多远。再强的业务水平,若没有诚信作支撑,最终也难以获得长期发展。

如今不少企业在招聘时,不仅看重能力,更会评估员工的诚信和品行。能力再强,若人品有缺陷,也可能给公司带来风险。

刘强东曾表示,企业宁愿岗位空缺,也不愿任用能力强但品行不佳的员工,因为这类人对团队的负面影响往往大于贡献。

例如,某求职节目中的一位候选人,大学四年通过为某校招来45名新生,从而免除了自己的学费。但当被问及该校学历是否受教育部认可以及教学条件时,他才承认学校资质存疑、设施简陋,甚至曾因违规招生被通报。

尽管他个人能力出色,但有评委直接指出:在社会立足,应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

一个人若对亲友都不负责任,很难指望他对公司忠诚。正如李开复所说,人品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根本不应考虑录用。能力可以提升,但品德难以短期改变。雇佣一个缺乏诚信的人,无论能力多强,都可能为企业带来隐患。

好人品体现在日常的选择和行动中,它意味着有原则、守信用。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赵越曾观察过他教过的上千名企业家,发现那些看似精明算计的人,很多最终失败甚至入狱,而为人厚道的老实人,事业反而越做越稳。

这说明,聪明能带来短期利益,厚道才能支撑长远发展。

2000 年左右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以 250 万美元签约施瓦辛格担任代言人,广告计划投放两年并登陆央视黄金时段。但广告仅播出约两个月后,大量观众向电视台投诉,认为黄金时段不应播放外国人主演的广告,引发强烈舆论反响。

即使对方同意减免35%的费用,但段永平坚持支付了全额款项,他认为问题出在自己一方。他始终遵循一个原则:不对的事不做,不该赚的钱不赚。

这种诚信使他在日后创业时,许多旧伙伴都主动前来合作,因为他们信任他的为人。

人品是一种宝贵的“信任资产”,例如,某公司在面试时会问候选人掌握了前公司的哪些秘密。多数人尽力列举以展示价值,但少数人拒绝回答。

结果公司只录用了这些守口如瓶的人,因为能背叛前公司的人,也可能背叛新公司。

人品与诚信是立身之本,这一点在中国历史中早有印证。秦朝商鞅变法时,为推行新法,曾在城南立木,承诺将黄金赠与将木头搬到城北的人。

有人尝试后,果然获得赏金。这一举动树立了官府的公信力,使新法得以顺利实施。可见,守信不仅是个人的品德,更是治国理邦的基石。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开创贞观之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的用人原则。他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即便魏征的言辞时常尖锐,太宗仍予以包容和信任。

太宗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他看重的是臣子的忠诚与正直,而不仅仅是才能。这段历史表明,品德高尚的人能够赢得他人长久的信任与支持,从而成就更大的事业。

反观明朝严嵩,虽才华出众,官至首辅,却因贪权敛财、陷害忠良,最终被革职抄家,晚景凄凉。他的失败并非因为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品德的缺陷。历史一再证明,无论个人能力多强,若缺乏诚信与正直,终将难以持久。

现代职场中,能力是入门的基础,但真正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往往是他的品格。正如古代贤者所践行的那样,守信用、重道义,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合作,从而成就长远的事业。

来源:奇闻观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