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陆鹏程恭绘近现代高僧法相(上篇)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10 08:56 1

摘要:华夏大地,山河锦绣,深山藏古刹,华都立庙门,香火氤氲,梵音缭绕。苍生寄理想于神圣佛殿,先贤创佛学于万卷经书。袈裟件件,颂经声声,高僧领衔弘扬法脉,倡导与人为善,传播慈悲为怀,惩恶扬善,澄清玉宇,劳苦功高,传世在册。众高僧毕生以住持正法,净化人间为己任,辛勤为法

笔墨功德绘高僧,禅心佛韵照丹青

华夏大地,山河锦绣,深山藏古刹,华都立庙门,香火氤氲,梵音缭绕。苍生寄理想于神圣佛殿,先贤创佛学于万卷经书。袈裟件件,颂经声声,高僧领衔弘扬法脉,倡导与人为善,传播慈悲为怀,惩恶扬善,澄清玉宇,劳苦功高,传世在册。众高僧毕生以住持正法,净化人间为己任,辛勤为法、诲人不倦,伴暮鼓晨钟之庄严,行弘法利生之大愿,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梵行高尚,缁素钦仰。为高僧造像,不仅是佛门弟子的愿望,亦是诸多文化人的殷殷期待。 画家陆鹏程受托绘近代大德高僧法相,计三十余帧。

鹏程兄勤于书画创作数十载,功底扎实、技法全面,颇具声望。他的作品入大展,收馆藏,当市礼送宝岛。此番沐手造像,心怀敬仰,神倍虔诚。诸高僧或庄严慈悲,或睿智深邃,或朴实无华,无不栩栩如生,神情兼备,令人见画如面无不肃然起敬。余以为此乃佛界与画坛共襄盛事,不计笔拙,谨识数言,聊表敬意。

贝新祯 谨识于索枯阁 二0二五年元月

(笔者系教育系统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陆鹏程

1951年2月出生于上海。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上海书画院画师

上海大初书画院画师、

上海水墨画院画师

上海杨沂荪书画协会理事

先后入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贵州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多次参加全国和上海市的美术书法作品展览;曾有作品被珠海古元美术馆、安吉吴昌硕纪念馆、美国阿拉巴马州州立大学图书馆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2019年作品《紫气东来》作为上海市人民政府礼品赠予台湾无党派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先生。

作品及简历被收入《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词典》、《中国现代美术家大辞典》等大型辞书和画册。

星云大师

本名陈显达,法号悟彻,出生于江苏江都,12岁在南京栖霞寺出家,1947年从焦山佛学院毕业,1949年迁居台湾,1967年在高雄开创佛光山。中国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临济宗第48代传人;当代著名的佛教大师、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曾任中国国民党党务顾问、中央常务委员。

星云大师在台湾期间,担任过《人生》杂志主编、“台湾佛教讲习会”教务主任等职务。他创立了寿山佛学院、佛光山文教基金会、《人间福报》等机构,出版了大量佛教典籍和学术刊物。此外,他还创办了多所学校和大学,包括美国西来大学、台湾南华大学等‌。

他创立的佛教团体——佛光山,以其弘扬人间佛教、推动社会公益和文化交流而闻名。星云大师的智慧不仅在于他的宗教信仰,更在于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他的许多教诲和理念,至今仍然激励着无数人追求更圆满的人生。

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即李叔同(1880年-1942年),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生于天津河东,祖籍山西洪洞,明初迁到天津,因其生母本为浙江平湖农家女,故后来李叔同奉母南迁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纪念其先母。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

太虚法师

太虚法师(1890-1947),中国近代高僧。俗姓吕,本名淦森,法名唯心,别号悲华。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人。光绪三十年(1904)于苏州平望小九华寺出家,同年依宁波天童寺寄禅和尚受具足戒。抗战胜利后,任中国佛教整理委员会主任。1947年病逝于上海玉佛寺。

太虚法师对法相唯识深有研究,并主张把唯识思想应用于现实社会。主要著作有《真现实论》《法相唯识学》《起信论研究》《整理僧伽制度论》《太虚大师寰游记》等,门人辑有《太虚大师全书》行世。

虚云法师

虚云法师(1840-1959),俗姓萧,湖南湘乡人,生于福建泉州。中国现代高僧,现代禅宗代表人物。1858年至福州涌泉鼓山寺依常开和尚出家,翌年依妙莲受具足戒,曾传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以一身而兼禅宗五宗法脉。1959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十二)示寂,世寿120岁,戒腊101。

他一生寻师访道,参禅见性;复兴名蓝古刹,倡导农禅道风;弘扬佛法,利济群生,深受佛教徒及社会人士的尊仰与钦敬。著有《楞严经玄要》《法华经略疏》《圆觉经玄义》《心经释》。后人辑有《虚云和尚法汇》《虚云和尚禅七开录》《虚云和尚全集》等。

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委员。

圆瑛法师

圆瑛法师(1878-1953),中国近代爱国高僧。俗姓吴,名宏悟,别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1929年与太虚共同发起成立中国佛教会,并连续数届当选主席。

抗日战争时期,住持上海圆明讲堂时,曾组织僧侣救护队,办难民收容所,并赴南洋募集经费援助抗战。1939年秋回国,在上海突遭日本宪兵逮捕,以“抗日救国”问罪。日本宪兵队曾企图诱迫其合作,但遭坚决拒绝。出狱后闭门注经讲学。1945年开办楞严专宗学院。1952年代表全国佛教徒出席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被推选为第一任会长。

来果法师

来果法师 俗姓刘,号净如,法名妙树。湖北黄冈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普陀山朝拜,遂私自出家,又至宝华山受具足戒。三十三年(1907),至金山寺参习,以悟为期,不悟誓不出禅堂。单念“念佛者是谁”之话头。次年九月二十六日晚,于第六支香后,闻开静声响,猛然省悟。往高旻寺,一任班首之后,隐居终南山湘子洞。1915年,再返高旻寺。该寺长老月祖令住持明志择期传法给来果。长老临终之际,执其手,坚命其发愿曰:“愿毕生为高旻尽职。”从此,来果矢志恢复高旻旧制。派人往东南亚募化,请得玉佛78尊、铜佛一尊。每谓高旻乃专主禅宗,所有住众,只许坐香,其他闭关、念佛七、持午、讲经、学社、学戒堂悉行禁止。并整治丛林规矩,制定《高旻寺规约》,申明任何人皆不可擅自更动。1953年11月示寂于上海。有《来果禅师语录》一册传世。

谛闲法师

谛闲法师(1858—1932)浙江黄岩人,号卓三。法师毕生辛勤弘法,诲人不倦,教通三藏,学究一乘,为天台泰斗。对近代佛教有扶衰起弊之功。且梵行高尚,弟子甚众。一生著述宏丰,主要有《圆觉经讲义》、《圆觉经亲闻记》、《大乘止观述记》、《教观纲宗讲义》、《金刚经新述》、《楞严经叙指味疏》、《始终心要略解》、《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等,后来由弟子倓虚等辑为《谛闲大师遗集》行世。

月霞法师

月霞法师 佛教学者、佛教教育家(1858—1917年),俗姓胡,原名显珠,字以行,和平乡贺桥(今武汉市新洲区)人,主讲华严经,曾在江苏、湖北创“僧教育会”多处,在南京创办僧立师范学堂,在上海创办上海华严大学。

月霞属曹洞正宗,素以重振古刹为怀,先后住持常熟兴福寺,安庆迎江寺,武昌普渡寺,东岩寺和汉口普光堂等寺院。宏法30余年,讲解大小经论百余部。晚年编有《维摩经讲义入》、《法界法源》等疏论,未竟者有《楞严经讲义》及《语录》等。承传弟子著名者有持松、性光,徒孙有妙真等。

圣严法师

圣严法师‌(1930—2009),俗名张保康,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他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师,日本立正大学博士,台湾法鼓山的创办人。圣严法师以中、日、英三种语言在亚洲、美洲和欧洲出版了近百种著作,其中《正信的佛教》发行量最多,达到近四百万册,而《信心铭》则被译成十种语言‌。

圣严法师于1943年在狼山广教禅寺出家,1949年前往台湾,并在服役十年后于1959年在东初老人座下再度剃度。1969年,他前往日本东京立正大学深造,六年后获得文学硕士及博士学位。1985年,他创办了中华佛学研究所,并在1989年创办法鼓山‌。

圣严法师不仅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广佛教文化,他的著作如《正信的佛教》《信心铭》等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深受读者欢迎。他被誉为“台湾第一高僧”,对台湾乃至全球的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守培法师

守培法师(1884-1955),法名印光,字守培,江苏泰县人。十岁时,随三乘和尚剃度出家。光绪末年,到镇江金山寺,从青权禅师参禅三载。1911年,至镇江超岸寺,成为圆觉老和尚的法子。1915年,继任超岸寺住持。1921年,他在超岸寺传戒,戒期圆满后退居,闭关自修。1925年,在超岸寺创办玉山佛学社,直到1937年停办。1941年,为三乘和尚守灵三年后,重返超岸寺,并往来镇江、上海之间,宣讲经论,法筵极盛。

他遗留的著作,有《大乘起信论妙心疏》、《楞严经妙心疏》、《唯识三十论释》、《唯识论新旧两译不同之意见》、《瑜伽真宗义品略解》、《不与万法为侣之禅宗论》等。

慈航法师

慈航法师(1893-1954)俗名艾继荣,闽北建宁县人,17岁在福建大金湖剃度出家,后追随太虚大师,于中国各地巡回弘法,后访南洋,宣传抗日国策;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为中国佛教在台湾的开展打下基础,对台湾佛教有着很深远的影响。1949年,受诬告以“匪谍罪”被台湾有关方面逮捕入狱。1954年在关房中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慈航法师金身供奉于台湾弥勒内院,为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之一。

倓虚法师

倓虚法师(1875—1963)中年出家,随近代天台宗高僧谛闲法师修学,在兴办佛教教育,建设佛教道场方面有突出贡献。1925年,谛闲老和尚向倓虚传天台宗第44代法卷,倓虚法师成为天台宗第44代传人。

倓虚法师一生对佛教最大的贡献,是复兴东北佛教,使东北缁素两众闻知正法。蒋维乔居士曾说:“天台一宗盛弘于北方,此乃智者大师创教以来所未有也。”

倓虚法师是近代佛教的教育家,著述甚多,主要的有《金刚经讲义》、《心经义疏》、《心经讲义》、《大乘起信论讲义》、《天台传佛心记释要》、《始终心要义记》、《普贤行愿品随闻记》、《楞严经讲义》、《影尘回忆录》等,后来为弟子辑为《湛山大师法汇》行世。

巨赞法师

巨赞法师(1908~1984年),著名佛教领袖、学者。江苏江阴县要塞镇贯庄村人。俗姓潘,名楚桐,字琴朴。民国二十年(1931)于杭州灵隐寺出家,法名传戒,字定慧,后改名巨赞。曾主编狮子吼月刊,出版佛学书刊,创办佛教学院等,并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等职。1984年圆寂于北京,世寿七十七。巨赞法师,是二十世纪后叶,中国有名的佛教领袖之一,同时也是佛教的有名学者。一九四二年,巨赞法师应邀到桂平西山龙华寺任住持,一面弘传佛教,一面仍从事抗日活动。民国28年(1939)秋,于圣化寺成立“南岳佛道教救难协会”。周恩来总理曾亲笔为巨赞法师题词:“上马杀敌,下马念佛”。

一九四四年,日军大举进攻,连陷长沙、衡阳、柳州,浔贵亦岌岌可危,他不得不离开桂平,避往北流,任教于战时迁校北流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授课之余从事著述。《新佛教概论》一书,即撰著于此时。

明旸法师与性海法师

明旸法师 (1916年~2002年7月23日),爱国高僧,中国当代十大高僧之一。系福建闽侯(福州市)人,俗家姓陈,名心涛,号俊豪,情满怀。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于十岁时随母听圆瑛大师讲《仁王护国般若经》,时年虽小,但已有所悟,便向大师要求出家,大师未许,直至十三岁落发出家。著有《圆瑛大师年谱》《佛法概要》等书。曾任全国第八届政协常委,中国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佛教协会副原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北京广济寺、上海龙华寺、宁波天童寺、福州西禅寺方丈,上海圆明讲堂主持。于2002年7月23日在上海龙华寺圆寂。

性海法师

性海法师,温州永嘉集勝禅寺住持

觉光法师

觉光法师(1919~2014.11)

原中国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

法号觉光法师,辽宁营口人。1919年生。学法于浙江宁波观宗寺弘法学院。1938年到香港,长宗为第四十六代教观住持。曾任香港佛教弘法部主任,创办香海正觉莲社,香港佛教月刊。觉光长老长期担任多项要职,曾任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港事顾问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他早年筹组香港佛教联合会(佛联),领导佛联数十载,为社会提供医疗、教育、幼儿及安老服务,建树良多。2013年,香港佛教联合会会长释觉光法师获颁大紫荆勋章。2014年11月16日,觉光长老示寂。

一诚法师

一诚法师(1926~2017)

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

当代高僧。俗姓周,名云生,湖南望城人。1949年6月在望城县黄金园乡洗心禅寺剃度出家,法号一诚,字悟圆。

一诚法师主张大力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加强中国佛教自身建设;培养爱国爱教的僧才队伍;继续加强佛教信仰和道风建设;开展同港澳佛教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等华人佛教界的联谊工作,加强交往与合作,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友谊;坚决反对和抵制邪教对佛教的伤害。曾主持完成《云居山新志》的编纂。

印顺法师

印顺法师(1906年3月12日-2005年6月4日),僧人、佛学家。俗名张鹿芹,浙江杭州府海宁(今属嘉兴)人,中国近代著名佛教思想家,解行并重的大修行僧。曾以《中国禅宗史》一书,获颁日本大正大学的正式博士学位,为台湾比丘界首位博士。毕生推行人间佛教,为佛教,为众生。他也是慈济证严法师的依止师。为了纪念印顺法师,新竹市政府将曲溪里的南松桥,改称为“印顺桥”。

印顺法师一生讲学不辍,撰写、编纂作品四十余种,计八百万言,陆续结集为《妙云集》(24册)、《华雨集》(5册)及《印度佛教思想史》、《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等专著行世,其学术水准受到海内外佛教界、学术界肯定。印顺法师一生倡导和阐发“人间佛教”思想,对当代汉传佛教界尤其是台湾佛教界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来源:北京墨真传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