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高产的第一步,在于实现 “一播出全苗”。整齐健壮的幼苗不仅能减少补种成本,更能为后期密植增产、穗粒饱满奠定基础。从种子到土壤,从播种到镇压,每个环节都需精准把控,以下为关键技术要点。
玉米高产的第一步,在于实现 “一播出全苗”。整齐健壮的幼苗不仅能减少补种成本,更能为后期密植增产、穗粒饱满奠定基础。从种子到土壤,从播种到镇压,每个环节都需精准把控,以下为关键技术要点。
一、精选良种,打好基础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的品种是前提。优先挑选纯度≥98%、发芽率≥95% 的包衣种子,包衣剂中的杀菌剂、杀虫剂与微量元素可有效防控苗期病虫害,提升种子活力。例如,在锈病高发区选择抗病品种,盐碱地选用耐盐品种,确保种子先天优势。
二、精细整地,创造苗床
深耕与耙耱是核心。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 25-30 厘米,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播前浅耙 2-3 次,清除残茬与坷垃,使耕层土壤细碎、平整,达到 “上虚下实”。若土壤墒情不足,可提前浇底水造墒,确保播种时土壤含水量维持在 65%-70%,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水分。
三、科学播种,精准到位
1. 适期播种
依据地温确定播期,5 厘米土层稳定通过 10℃时即可播种。春玉米可覆盖地膜提早 7-10 天播种,延长生育期;夏玉米抢时早播,利用雨前墒情提升出苗率。
2. 控制深度
播种深度 3-5 厘米为宜,黏土稍浅,沙土略深。过深易闷种烂芽,过浅则易受旱落干。机械播种需调试好播深控制器,确保播深一致。
3. 合理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调整播量,大穗型品种亩播 4000-4500 粒,耐密型品种增至 5000-5500 粒。采用宽窄行或等行距播种,保证种子分布均匀,避免缺苗断垄。
四、镇压保墒,促根稳苗
播种后及时镇压,使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防止悬空风干。土壤墒情好时轻压,墒情差则重压。镇压后可形成 “V” 型垄沟,利于集雨保墒,促进根系下扎。
五、防害护苗,查漏补缺
播后喷施封闭除草剂时,严格控制药量与喷施均匀度,避免药害伤苗。出苗后 3-5 叶期及时查苗,对缺苗断垄处用催芽种子补种或带土移栽,确保亩株数达标。
结语
玉米一播出全苗是系统工程,需将选种、整地、播种、镇压等环节环环相扣。通过精准把控每个细节,既能降低后期补苗成本,又能为群体增产创造条件。种植户可结合当地气候、土壤实际,灵活调整技术参数,为玉米高产筑牢根基。
来源:天山植保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