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想起那些网上育儿专家们倡导的"世界那么大,带孩子去看看",想起自己曾经在朋友圈分享的那些精美旅行照片,想起小宇在旅途中那些她以为是快乐的笑容...
李梅坐在医院的走廊里,双手紧紧握着那张诊断书,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
走廊里来来往往的人群,没有人注意到这个37岁女人近乎崩溃的表情。
"如果我没有带他去那次旅行就好了..."
她在心中一遍遍地重复着这句话,声音哽咽得说不出来。
作为一名有着十五年教龄的小学语文老师,李梅一直相信自己懂教育、懂孩子。
她精心规划的这次云南之行,本该是给8岁儿子小宇最完美的成长体验。
然而现在,一切都变了。
那张薄薄的诊断书上,几个简单的医学术语,彻底击碎了这个母亲的世界。
她想起那些网上育儿专家们倡导的"世界那么大,带孩子去看看",想起自己曾经在朋友圈分享的那些精美旅行照片,想起小宇在旅途中那些她以为是快乐的笑容...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她宁愿从来没有踏出过家门。
01
三个月前,李梅还沉浸在即将到来的暑假规划中。
"妈妈,我们班的张浩去了马尔代夫,他说那里的海特别蓝。"8岁的小宇放学回家,兴奋地跟李梅分享着同学们的假期见闻。
李梅放下手中的作业,看着儿子那双清澈的大眼睛,心中涌起一阵温柔。作为单亲妈妈,她总想给孩子最好的。丈夫三年前因为车祸去世后,她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生活虽然辛苦,但看到小宇健康快乐地成长,她觉得一切都值得。
"那你想去哪里呢?"李梅摸摸儿子的头。
"我想去看雪山!电视上说云南有很高很高的雪山,还有蓝蓝的湖水。"小宇的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
李梅心动了。她也想带孩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这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而且,作为老师的她深知旅行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培养独立性。
当天晚上,李梅在网上搜索了大量关于亲子旅行的文章。"旅行是最好的教育"、"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童年"......这些标题让她更加坚定了决心。
02
接下来的一个月,李梅开始精心策划这次云南之行。她买了好几本旅行攻略,在网上查看了无数游记,甚至加入了几个亲子旅行的微信群。
"大理古城适合带孩子吗?""丽江的海拔会不会让孩子不舒服?""香格里拉那边现在天气怎么样?"李梅在群里不停地询问,生怕有什么地方考虑不周。
群里的家长们都很热心,纷纷分享着自己的经验:
"我们去年带女儿去的,孩子可喜欢了,回来后整个人都变得更独立了。"
"一定要去洱海,那里特别适合拍照,我家儿子现在还念念不忘呢。"
"记得带防晒霜,高原紫外线强。还有,可以给孩子准备个小背包,让他自己背,培养责任感。"
这些建议让李梅更加兴奋。她开始列清单:防晒用品、常用药品、换洗衣物、孩子的玩具书籍......每一样都仔细考虑,生怕遗漏什么。
小宇也被妈妈的热情感染了,天天问什么时候出发,还主动要求妈妈教他云南的地理知识。李梅看着儿子认真学习地图的样子,心中充满了期待。
03
7月中旬,母子俩终于踏上了前往云南的飞机。
"妈妈,我们真的要坐三个小时的飞机呀!"小宇趴在舷窗边,激动地看着窗外的白云。
李梅笑着点点头,心中涌起一阵成就感。这是小宇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离开生活的城市,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行。她相信这次旅行会成为儿子成长路上的重要里程碑。
到达昆明后,李梅按照攻略安排,先带小宇在市区适应了一天,然后乘火车前往大理。火车上,小宇兴奋得睡不着觉,不停地问这问那。
"妈妈,为什么山这么高?"
"妈妈,那个湖叫什么名字?"
"妈妈,我们明天真的能看到洱海吗?"
李梅一一耐心解答,心中满是幸福。这不正是她想要的吗?孩子对世界充满好奇,主动思考和提问,这比在教室里死记硬背要好太多了。
04
在大理的前两天,一切都很顺利。
他们住在古城附近的客栈里,每天早上在鸟鸣声中醒来,然后出门探索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古城。小宇对什么都很好奇,看到白族的传统建筑会仔细观察,听到当地人说白族话会模仿几句,在古城的小巷里跑来跑去,脸上总是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李梅拿起手机,拍下了无数张照片:小宇在洱海边捡石头、在古城里吃烤乳扇、在客栈里认真写旅行日记......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孩子的快乐时光。
她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世界那么大,要带孩子去看看。看到小宇这么快乐,觉得这次旅行太值得了!#亲子旅行# #成长在路上#"
很快,朋友圈下面就有了许多点赞和评论:
"李老师真是个好妈妈!"
"小宇好幸福,这样的童年太棒了!"
"我也想带我家孩子去旅行了。"
看到这些评论,李梅心中更加得意。她觉得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对的,这样的旅行经历确实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05
第三天,他们计划前往洱海边的一个小渔村。
清晨,母子俩租了一辆电动车,沿着环海公路慢慢骑行。晨光洒在洱海上,波光粼粼,远山如黛,景色美得让人心醉。
"妈妈,这里好漂亮!"小宇坐在后座上,小手指着远方的山峦。
"是啊,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李梅深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小宇,你看,这比在城市里每天看高楼大厦有意思多了吧?"
小宇用力点点头,然后突然问:"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回家呢?我想一直住在这里。"
李梅笑了,她理解孩子的这种想法。在这样美丽的地方,谁不想永远留下来呢?
到达渔村后,他们找了一家湖边的餐厅吃午饭。小宇第一次吃到刚从洱海里捞上来的鲜鱼,兴奋得不得了。
"妈妈,这鱼好好吃!比家里的鱼好吃多了!"
"那是因为这是野生的鱼,生长在干净的湖水里。"李梅趁机给儿子普及环保知识,"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这样才能有这么美的湖水和新鲜的鱼。"
小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继续专心吃鱼。
吃完午饭,他们在湖边的沙滩上玩了一会儿。小宇堆沙堡,李梅在旁边拍照。看着儿子专注投入的样子,她觉得这就是最完美的亲子时光。
06
然而,就在这个下午,事情开始有了变化。
回客栈的路上,小宇开始显得有些疲倦。起初,李梅以为只是玩累了,没有太在意。但到了傍晚,小宇开始说头疼。
"妈妈,我头好晕。"小宇躺在床上,小脸有些苍白。
李梅摸摸儿子的额头,没有发烧,就以为是坐车太久或者太累了。她给小宇按摩了一下太阳穴,让他早点休息。
"明天我们就不出门了,在客栈里好好休息一天。"李梅温柔地说。
小宇点点头,很快就睡着了。李梅看着儿子安静的睡容,心中稍微放心了一些。她想,可能是行程安排得太紧了,孩子需要适应一下。
第二天早上,小宇的精神似乎好了一些,但还是显得有些倦怠。李梅决定取消原定的行程,在客栈附近逛逛就好。
"妈妈,我不想出去了,能不能在房间里呆着?"小宇坐在床上,表情有些萎靡。
这让李梅有些担心。平时活泼好动的儿子,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安静?她以为是水土不服,买了一些肠胃药给小宇吃。
07
接下来的两天,小宇的状态时好时坏。有时候会突然变得很兴奋,拉着李梅要出去玩;有时候又会莫名其妙地哭闹,说什么都不愿意出门。
李梅开始觉得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是哪里不对。她带小宇去了当地的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没什么大问题,可能是环境变化引起的轻微适应不良,建议多休息,多喝水。
听到医生这么说,李梅稍微安心了一些。她决定提前结束大理的行程,带小宇到丽江,希望换个环境能让孩子好一些。
在前往丽江的大巴车上,小宇又开始头疼。这一次疼得更厉害,他紧紧抱着李梅的手,小脸扭曲着,看起来很痛苦。
"妈妈,我头好疼,好疼......"小宇的声音带着哭腔。
车上的其他乘客投来关切的目光,有人建议李梅带孩子下车看医生。但此时大巴已经在山路上行驶,距离最近的医院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李梅抱紧儿子,心中开始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这不像是普通的水土不服或者疲劳,小宇的反应太异常了。
08
到达丽江后,李梅立即带小宇去了当地最好的医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让李梅到办公室单独谈话。
"孩子的情况可能比较复杂,我们建议转到省里的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医生指着CT片上的几个阴影,"这里有一些不太正常的地方,需要做更详细的检查才能确定。"
李梅感觉天旋地转,她紧紧抓住医生的手:"医生,我孩子到底怎么了?"
"现在还不能确定,但是......"医生停顿了一下,"有可能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症状。具体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检查。"
颅内压增高?李梅的脑子一片空白。她想不明白,好好的孩子怎么会突然出现这样的问题?
当天晚上,她带着小宇连夜乘飞机返回了家所在的城市,直奔市里最好的儿童医院。
09
接下来的几天,李梅陪着小宇做了一系列复杂的检查:核磁共振、脑电图、血液检查......每一项检查的结果出来,都让李梅的心情更加沉重。
小宇的状态也越来越差。他经常说头疼,有时候还会恶心呕吐,整个人变得很虚弱。更让李梅担心的是,小宇开始出现一些奇怪的行为:有时候会突然发呆,叫他半天都没有反应;有时候会无缘无故地哭泣,问他为什么哭也说不清楚。
"妈妈,我是不是生病了?"小宇躺在病床上,用那双还是很清澈但已经失去光彩的眼睛看着李梅。
李梅强忍着眼泪,温柔地摸摸儿子的头:"没事的,宝贝,医生很快就会让你好起来的。"
但她的心里,恐惧正在一点点蔓延。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主治医生叫李梅到办公室。
医生的表情很严肃,桌上放着厚厚的一摞检查报告。李梅的心跳得很快,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李女士,根据所有的检查结果,我们基本确定了小宇的病情。"医生缓缓开口,"他患的是颅内良性肿瘤,位置比较特殊,压迫了一些重要的神经组织。"
李梅的脑子"嗡"的一声,感觉整个世界都静止了。
"肿瘤?"她的声音颤抖着,"医生,你是不是搞错了?我儿子才8岁,平时身体很好的,怎么可能......"
"我知道这很难接受,但这就是检查的结果。"医生的声音很温和,但每个字都像锤子一样砸在李梅的心上,"不过,这是良性肿瘤,通过手术是可以治愈的。只是......"
"只是什么?"李梅急切地问。
"只是这个肿瘤的位置比较特殊,手术有一定的风险。而且,从肿瘤的生长情况来看,它应该存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只是最近才开始出现明显症状。"
李梅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医生的话在她耳边回响着。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声音颤抖地问:"医生,这个病...跟我们最近去旅行有关系吗?"
医生摇摇头:"肿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因为旅行引起的。但是......"他停顿了一下,"高原环境可能会加重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让病情提前暴露出来。如果不是这次旅行,可能还要过一段时间才会发现。"
李梅愣住了。原来,是这次旅行让小宇的病情提前暴露了。
如果她没有带孩子去云南,如果没有去那些高海拔的地方...
10
李梅机械地从医生办公室走出来,脑子里一片混乱。
她想起小宇在洱海边快乐地堆沙堡,想起他在古城里兴奋地追着鸽子跑,想起他坐在电动车后座上指着远山说"好漂亮"的样子......
原来,那些她以为的快乐时光,其实是孩子在痛苦中的强撑。原来,那些她认为的成长体验,实际上是在加重孩子的病情。
她走到病房门口,透过玻璃窗看到小宇正在病床上安静地睡着,小脸因为痛苦而显得苍白。护士正在给他调节输液速度,动作很轻很轻,生怕吵醒这个可怜的孩子。
李梅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她想起网上那些关于亲子旅行的文章,想起朋友圈里其他家长们的炫耀,想起自己曾经的得意和骄傲......
如果,如果她没有被那些"旅行是最好的教育"的观念洗脑,如果她没有盲目跟风带孩子去旅行,小宇是不是就不会承受这些痛苦?
她颤抖着手打开手机,看到自己之前发的那条朋友圈:那些精美的照片,那些充满自豪的文字,现在看来都是那么的刺眼。评论区里还有新的留言:
"李老师,小宇现在还好吗?什么时候回来呀?"
"孩子在外面玩得开心吗?多发点照片呀!"
李梅想要回复,但手指却怎么也按不下去。她该怎么告诉这些朋友,她引以为傲的这次旅行,实际上成了孩子的噩梦?
突然,病房里传来小宇痛苦的呻吟声。
李梅赶紧擦干眼泪冲进去,看到儿子紧紧皱着眉头,小手无助地抓着床单。
"妈妈......头好疼......"小宇的声音很虚弱。
李梅握住儿子的小手,心如刀绞。
这一刻,她忽然明白了什么叫做后悔。如果时光能够倒流,她宁愿......
11
李梅握着小宇的手,心中五味杂陈。
她想起这些天来儿子的种种异常表现,那些她当时以为是水土不服或者疲劳的症状,原来都是病情的征兆。
"妈妈,我们还要在医院住多久呀?"小宇虚弱地问。
"很快就能回家了,宝贝。"李梅强忍着眼泪,轻抚着儿子的头发,"医生说你很勇敢,是个小英雄。"
然而,接下来小宇所说的话,让李梅的身体瞬间就像如坠冰窟般的颤抖不已...
来源:贝妈谈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