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贯彻落实《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探讨如何用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推出具有标杆意义的重点作品,9月14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网络作家“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主题创作”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为贯彻落实《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探讨如何用网络文学讲好中国故事,推出具有标杆意义的重点作品,9月14日,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网络作家“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主题创作”座谈会在西安召开。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单红出席;陕文投集团总经理孙昌博,陕西省社科院文学所所长、研究员刘宁,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高翔,陕西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风圣大鹏及陕西各地十几位网络作家代表参加。会议由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蔺晓东主持。
胡邦胜以“团结、创作、发展”三大方向,为陕西网络文学规划出清晰路径。网络文学是互联网时代代表性文化形态之一,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其提供了独特资源。陕西网络作家要凝聚合力,推动协会向西北乃至全国网络文学标杆目标迈进。在创作中,网络作家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陕西本土题材,推出更多彰显陕西特色、承载中华文化的优秀作品;同时,要着力构建 “创作-转化” 良性循环机制,推动优质网文向影视、游戏等多形态转化,实现内容价值最大化;要推进破圈发展,注重海外调研,加强选题规划,关注海外读者需求与新技术应用,打破传统类型局限。省作协与省网协要进一步增强引导与服务职能,通过组织培训、项目扶持、实地采风等多元化举措,帮助网络作家提升创作水平,突破圈层壁垒,拓展传播渠道,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艺术水准和传播力的精品力作,向世界讲好陕西故事与中国故事。
单红发布关于网络作家开展“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主题创作”的倡议。她谈到,此次座谈会既是对周秦汉唐文明璀璨魅力的深情致敬,更是以网络文学为桥梁,推动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实践。广大网络作家们应以历史真实性为骨,深入历史现场,挖掘陕西文化精髓,让笔下的作品成为链接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载体。网络作家要将“家国情怀”等精神内核转化为网络文学的鲜活叙事与生动表达,依托网络传播特性,创新故事叙写形式与呈现方式,主动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网络空间绽放更多光彩。下一步,陕西作协将正式启动“全国网络作家书写‘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主题创作计划”,全力为各位作家的创作提供支持与帮助。
孙昌博在发言中表示,当前网络文学已成为时代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不仅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更蕴含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陕文投打造的长安十二时辰就是从文学到影视,从影视转化为景区的服务的成功范例,实现了“文学-影视-文旅”的转化。期待在中国作协、省作协的引领下,与省网协建立起长期合作机制,挖掘优质网络文学作品,推动其向影视剧转化,助力陕西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刘宁分享了对陕西网络文艺文学发展样态的鲜活感受。她谈到,网络作家创作要打破固有观念,用现代思维关照传统,赋予作品新活力,将静态的文化资源激活,并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推动文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同时,要弘扬柳青精神,主动走出去,扎根现实、融入生活,接触鲜活实践与文艺新样态,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贡献力量,壮大“文学陕军”队伍。
风圣大鹏对中国作协、省作协长期以来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希望今后能够继续在创作扶持和题材引导方面获得更多帮助与指导,共同推动陕西网络文学实现健康、高质量发展。谈及个人创作,他提到自己多年来一直专注于玄幻、仙侠、历史及悬疑类题材,近期则更加聚焦于陕西本土历史传说故事,创作风格与题材选择发生了显著转变。目前,正筹备推出一部融合历史探秘、悬疑情节与架空元素的新作,深入挖掘陕西文化资源的叙事可能性。
交流环节,与会网络作家们分享了各自对下一部作品的创作构思,涉及题材广泛、类型多元,涵盖玄幻、仙侠、历史传奇、非遗传承、美食文化等多个领域。大家围绕如何挖掘陕西本土元素、融合现代叙事手法等方面展开探讨,既有对本土文化符号的深度挖掘思路,也有对现代叙事技巧的创新设想,力求让陕西故事以更鲜活的方式呈现。
责编@胡湫、晋寰
校对@康迪
审核@皮皮
核发@李佳
来源:独眼影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