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伊琍在《龙城》中饰演26岁的郑东霓,与自身实际年龄相差20岁,这一选择引发了广泛争议。为了贴近角色,她佩戴齐刘海假发,穿着夸张服装,并依赖重度美颜滤镜,但观众仍普遍认为其呈现效果与角色设定的青春奔放感存在显著差距。剧中,马伊琍需要称呼仅年长她两岁的刘琳为“三
马伊琍在《龙城》中饰演26岁的郑东霓,与自身实际年龄相差20岁,这一选择引发了广泛争议。为了贴近角色,她佩戴齐刘海假发,穿着夸张服装,并依赖重度美颜滤镜,但观众仍普遍认为其呈现效果与角色设定的青春奔放感存在显著差距。剧中,马伊琍需要称呼仅年长她两岁的刘琳为“三婶”,又与仅大四岁的节冰饰演父女辈角色,这种年龄错位的设定进一步放大了观众的违和感。
许多观众指出,尽管马伊琍试图通过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和丰富表情来诠释角色的张扬个性,但结果往往显得用力过猛,被批评为“挤眉弄眼”、“矫揉造作”,甚至有人调侃部分场景“像是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疯子”。与马伊琍同剧组的刘琳同样46岁,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表演路径。她全程素颜出镜,依靠细腻的眼神和精准的表情刻画人物内心,将“三婶”的温柔与坚韧演绎得淋漓尽致,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两人的表演方式形成鲜明对比,也让外界更加关注马伊琍在角色处理上的选择。
马伊琍并非首次面临演技质疑。此前在另一部作品中,她与papi酱饰演的精品店老板娘爆发争吵的一场戏,就被指情绪处理过于外放,追着对方大喊大叫的表演方式被部分观众认为“浮夸”,脱离了角色应有的状态,即便有胡歌搭档也未能完全挽救观众的观感。从《奋斗》中的夏琳,到《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马伊琍曾成功塑造多个深入人心的角色,并凭借精湛演技斩获白玉兰视后桂冠。正因如此,观众对其有着更高的期待,而她在《龙城》中的表现之所以引发如此大的反响,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高期待与实际观感落差所致。另一方面,同期热播的《繁花》则提供了另一种范例。唐嫣饰演的汪小姐和辛芷蕾诠释的李李,都成为了观众热议的焦点。
唐嫣通过细微的动作和眼神变化,层次分明地传递出角色内心的情感挣扎;辛芷蕾则完美拿捏了角色的冷艳神秘与内在脆弱。尤其是一场在男人车中假寐的戏份,两人在相似情境下演绎出截然不同的人物状态,均精准到位,被许多剧评人视为“演技炸裂”的示范。演员选择与自身年龄、特质不相符的角色,往往面临巨大风险。
类似的情况在娱乐圈并不少见,例如金巧巧早年因外形和频繁出演“公主”类角色被定型,她甚至曾坦言“我的长相不太适合演农村人”,但后来也在综艺中挑战了乡村教师角色,通过粗糙造型、方言台词和质朴的体态语言试图突破自我。杨幂尝试谍战剧《哈尔滨1944》时同样遭遇了转型质疑,表明即便经验丰富的演员,开拓新戏路也并非易事。这些案例都说明,演员的成功转型需要对角色的深入理解、扎实的表演功底,以及一定程度的市场机遇。
对于马伊琍而言,其在《龙城》中面临的争议,也折射出中年女演员普遍存在的困境市场给予她们的角色类型往往有限,迫使一些演员不得不“强行扮嫩”去争取更多元的机会。然而,观众显然更期待看到符合演员自身年龄与生命阅历、能够展现其当下状态与演技深度的角色。影视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是多方合力的结果,演员的表演只是其中之一。
剧本设定、导演要求、妆化造型、后期制作等环节,都可能影响观众对演员表现的评判。马伊琍在《龙城》中引发的讨论,或许也应放在更全面的制作背景下审视。观众和评论界对演员演技的评价标准并非一成不变,但核心始终是对“真实”的追求这种真实并非指外貌的年轻,而是情感的真挚、逻辑的自洽和与角色的契合度。当表演被认为脱离了“真实”,即便技术层面再熟练,也难以获得广泛认同。
来源:艾叔看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