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不是吴医生伸手帮忙,我那天还不知道要在路边坐多久!”近日,市民周老伯手持一封感谢信来到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心想找到当时帮助他的医生并当面表达谢意。经核实,助人为乐的正是口腔科主治医师吴群飞。
近日
苏州两位医务人员的善举
悄然温暖人心
路遇老人摔倒
苏州医生暖心救助
“要不是吴医生伸手帮忙,我那天还不知道要在路边坐多久!”近日,市民周老伯手持一封感谢信来到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心想找到当时帮助他的医生并当面表达谢意。经核实,助人为乐的正是口腔科主治医师吴群飞。
上月某天,吴群飞在下班途中发现一位老人不慎跌倒在人行道边,随身的购物袋翻倒在侧,老人坐在地上多次试图起身却未能成功,脸上满是焦急与无助。“您别急,我来帮您!”吴群飞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快步上前,一边轻声安抚老人情绪,一边仔细查看老人的身体状况。在确认老人没有外伤、意识清晰后,吴医生才慢慢将他搀扶至安全区域休息。帮老人捡起散落在地上的物品、反复叮嘱其注意安全后,吴群飞才放心离开。
吴群飞表示:“作为一名医务人员,看到有人需要帮助,伸出援手是本能,我当时真的没多想。这只是举手之劳,也是我身为医务人员应该做的事。”
动车突发出血险情
苏州医生施救化危局
近日,苏州开往北京南的D10次动车组列车3号车厢,发生一起旅客外伤紧急情况:一名60岁左右男性旅客在使用剃须刀时不慎划伤手指,手指末端被削去一小块组织,伤口创面较大。特殊的是,该旅客患有脑梗死后遗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凝血功能受影响,伤口出血难以控制。
苏州高新区阳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顾晨枫当时正乘坐该列车,听到乘务组寻找具备医疗资质乘客的广播后迅速赶赴现场。顾晨枫首先快速查看伤口,立即进行按压,同时详细询问病史和受伤经过,按照规范医疗流程开展处置,最终帮旅客止住出血,包扎妥善。旅客及列车长多次紧握顾医生的手表达感谢,现场紧张氛围得以缓解。
新闻多一点
动车上这起紧急处置案例
为我们敲响“科学应对外伤”的警钟
——掌握基础止血知识
关键时刻既能自救,也能救人
常见外伤类型
常见“小伤口”却是“大麻烦”,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感染,严重时直接威胁生命。
日常生活中,外伤主要分为四类,处理方式各有讲究:
1.切割伤(最常见)
如菜刀、玻璃、剃须刀等利器划伤,伤口边缘整齐,深度因致伤物而异。若伤及血管(尤其是动脉),可能喷射状出血;若伤及肌腱或神经,可能影响肢体活动(如手指无法弯曲)。
2.擦伤
皮肤与粗糙表面摩擦导致(如摔倒蹭破膝盖、手肘),伤口表浅,仅伤及表皮层,常伴少量渗血或组织液。
3.刺伤
尖锐物体(如钉子、针、植物刺)刺入体内,伤口小但深,易残留异物,且可能带入细菌(如破伤风杆菌)。
4.撕裂伤
被动物咬伤、剧烈拉扯(如衣物勾住皮肤)等导致的撕裂伤,伤口边缘不整齐,出血较多,易感染。
科学止血法:分情况处理
止血是外伤急救的第一步,方法不当可能加重损伤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四种科学止血法,需根据伤口类型灵活选择:
1.直接压迫止血法
——“万能基础法”
适用场景:所有小到中等程度的出血(切割伤、擦伤、轻度撕裂伤)。
操作步骤:
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纸巾(无异物)直接按压伤口,力度适中(以能止血又不压碎骨头为准)。
保持按压5-10分钟(期间不要频繁掀开查看,否则会破坏凝血块,延长出血时间)。
若血液渗透敷料,不要移除原有纱布,直接叠加新的敷料继续按压。
2.指压动脉止血法
——“紧急止血法”
适用场景:动脉出血(血液呈喷射状,颜色鲜红),如手指、手臂、脚踝等部位的动脉损伤。
操作步骤:
找到受伤部位近心端的动脉(靠近心脏的一侧),用拇指或食指用力按压,阻断血流。
常见动脉按压点举例:
手指出血:按压“指根两侧”(指动脉)
手臂前臂出血:按压“上臂内侧肱二头肌沟”(肱动脉)
大腿出血:按压“腹股沟中点”(股动脉)
以上案例中,因伤者服用抗凝药,单纯直接压迫效果有限,顾医生结合指压动脉止血法(按压指根两侧指动脉),通过双重控制加速止血。
注意:此方法仅为临时止血,需在按压后尽快用纱布包扎,并送医处理。
3.加压包扎止血法
——“巩固止血法”
适用场景:小动脉或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缓慢流出),或直接压迫后仍有渗血的伤口。
操作步骤:
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再用绷带或干净布条环形加压缠绕(松紧以能止血但不阻断血液循环为准)。
包扎后检查远端肢体(如手指、脚趾)是否发紫、麻木,若出现需调整松紧度。
4.止血带止血法
——“最后防线”
适用场景:四肢大动脉出血(如大腿、上臂),且其他方法无法止血时(如严重撕裂伤、动脉破裂)。
操作步骤:
选择宽布条(避免细绳勒伤皮肤)作为止血带,绑在伤口近心端(如大腿出血绑在大腿根部)。
记录绑止血带的时间(每1小时放松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松开时需用指压法暂时止血,避免再次出血。
注意:止血带仅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不可用于颈部、躯干(可能损伤重要器官),该类出血情况需紧急送医!
温馨提示:
这些止血“土方法”,千万别试
用嘴吸伤口:口腔细菌可能导致感染,尤其破伤风杆菌可能通过伤口侵入;
自行撒粉末(如烟灰、面粉、香灰等)止血:异物可能残留伤口,增加感染风险,还会影响医生判断;
涂牙膏/酱油:无科学依据,可能刺激伤口或导致色素沉着。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