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头雁”领航促新风 文明实践助振兴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22:30 1

摘要:9月15日,菏泽日报刊发《郓城:“头雁”领航促新风 文明实践助振兴》,报道我县以“头雁话新风·乡村谋振兴”展评活动为契机,汇聚村社党组织书记智慧,通过村规民约动态优化、党员干部带头践行“零彩礼”、组建“银龄红娘”“帮囍团”等志愿服务队,构建“一乡一婚介、一村一

9月15日,菏泽日报刊发《郓城:“头雁”领航促新风 文明实践助振兴》,报道我县以“头雁话新风·乡村谋振兴”展评活动为契机,汇聚村社党组织书记智慧,通过村规民约动态优化、党员干部带头践行“零彩礼”、组建“银龄红娘”“帮囍团”等志愿服务队,构建“一乡一婚介、一村一红娘”网络,创新“三治融合”模式,打造“缘来好郓”婚俗改革品牌,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撬动乡风文明“大变革”。

【菏泽日报原文】

“俺村每半年给村规民约‘体检’一次,让它始终接地气、真管用!”9月5日,在郓城县“头雁话新风·乡村谋振兴”展评活动现场,黄泥冈镇白垓村党支部书记滕仰振的分享赢得满堂喝彩。当天,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2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轮番登台,亮“家底”、晒“绝活”,用沾泥土、带露珠的基层实践,共话移风易俗新探索,共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今年3月,县领导把贺礼送到俺家,表扬我带头践行‘零彩礼’!咱党员干部就得冲在前做表率!”潘渡镇西孙庄村90后党支部书记孙淑娅结合自身经历,道出党员带头的责任担当。随官屯镇文昌苑社区党组织书记赵玉则分享了社区的创新做法:“我们组建了‘银龄红娘’志愿服务队,已促成23对新人的‘零彩礼、低彩礼’婚姻,还开发上线了‘文明随手拍’,现在群众都争着比孝心、比文明,风气一下就活了。”

“乡村要振兴,乡风必文明。”郓城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梁福标介绍,此次活动不仅是“头雁”展示风采的舞台,更是互学互鉴的平台。之后,该县将组织展评活动胜出的前十名“头雁”,深入各乡镇开展巡回宣讲、编排移风易俗小戏小剧进行展演,让“盆景”变“风景”,推动文明新风落地生根。

近年来,郓城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义务红娘代替职业媒人、用免费颁证代替婚宴仪式,构建起“一乡一婚介、一村一红娘”的志愿服务网络。目前,全县691个行政村已实现义务红娘队伍全覆盖,75名职业媒人主动“转型”,“喜事新办娶新娘,义务红娘来帮忙”成为群众口中的顺口溜。

今年七夕,郓城县婚姻登记处“缘来好郓”中式颁证大厅里,简约而不失庄重的仪式让新人赵世品、王文佳直呼“仪式感满满”。“零彩礼、低彩礼”既减轻家庭负担,又收获社会尊重。目前,全县已有200余对“零彩礼、低彩礼”新人享受到了免排队、免费颁证仪式、免费婚俗文化体验等礼遇,集体婚礼、极简婚礼等新风尚蔚然成风。

移风易俗,既要“软引导”,也需“硬约束”。郓城县建立党员干部带头机制,联合纪委出台文件,严禁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全县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村“两委”成员带头签订承诺书。同时,创新“三治融合”模式,以自治为基础、德治为引领、法治为保障,推动形成“彩礼有度、婚姻有法”的共识。今年以来,该县已开展移风易俗专题培训会、推进会100余场次,“新风入户”行动150余次,挖掘文明新风带头人900余名,培育文明家庭1000余户,法律宣传、援助进乡村千余场。

“婚前有引导、喜事简着办、婚后促和谐”,郓城县持续擦亮“缘来好郓”婚俗改革品牌。打造“婚前爱学堂”“梧桐树下”情感服务平台,成立“鹊桥工作站”,孵化“黄河畔·李集缘”“唐塔缘动力”等本土婚恋子品牌,为青年搭建文明交友“朋友圈”;组建“帮囍团”志愿服务队,为“零彩礼”新人提供全流程服务;依托“小红扣”“父母课堂”等品牌,提供婚后矛盾调解、家风建设等支持服务。

从“头雁”领航到群雁齐飞,从“一约两会”到“三治融合”,从“一纸承诺”到“万家行动”,郓城县正以移风易俗“小切口”撬动乡风文明“大变革”。郓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考勇表示,将对先进典型、优秀经验深度提炼、矩阵传播,持续放大“头雁效应”,让文明新风吹遍郓城大地,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更加强劲的精神文化动力。

来源:郓城县广播电视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