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是火马年?“四牛耕田、五人分饼、七龙治水”到底什么含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04:21 2

摘要:说起来,家里老人老早就开始唠叨2026年,说那年啥“四牛耕田、五人分饼、七龙治水”,听着就挺玄乎的。有没有点像老祖宗留下的谜语?其实吧,人都有点好奇,尤其一到换季收成的节骨眼儿,大家总想找点传统说法给新一年讨个彩头。2026年风雨顺不顺,收成靠不靠谱,这年景是

说起来,家里老人老早就开始唠叨2026年,说那年啥“四牛耕田、五人分饼、七龙治水”,听着就挺玄乎的。有没有点像老祖宗留下的谜语?其实吧,人都有点好奇,尤其一到换季收成的节骨眼儿,大家总想找点传统说法给新一年讨个彩头。2026年风雨顺不顺,收成靠不靠谱,这年景是不是跟古书上写的真有那么点关系?忍不住想追根问底,看看这背后的讲究到底有没有点意思。

话说回来,每当聊到这一类事,干支历这个东西还总能被翻出来。天干地支里那十天干、十二地支,按着固定算法一组一组地轮换着,一转就是六十年。2026年正好落在丙午,也就是火马年,红马年。有人还拿起计算器,直接2026÷12,余数10,不就马年呗。别看算账简单,确实和古人的算法一毛一样。反正这套办法,往下数下去,什么猴年、鸡年、狗年,全都能算出来,挺逗的。

再说说那些老书上的话,《地母经》就提过:“太岁丙午年,春夏多洪水。种植宜高地,低源遭水冲”。意思很明白,2026年春夏雨水可能就猛,地势低的地块容易泡水,种庄稼得往高处找。这话现在一听,咱也不能全信,毕竟科技发达气候变了许多,但古人的经验,有时候还真挺灵验的。只不过,现在谁还真靠几年一遇的《地母经》做预测呀,基本就是当个谈资,热闹热闹。

不过大家喜欢研究的可不止这一本古书,譬如《灶马头》,它讲一年中头一丑日在哪天,就是几牛耕田。还有啥几人分饼、几龙治水,听着就有意思。比如2026年,正月初四是乙丑日,那就是“四牛耕田”;初五是丙寅日,“五人分饼”;初七是辰日,也就是“七龙治水”。这些算来算去,其实都是把日子和生肖、天干地支对着扣,琢磨得还挺严谨。

讲到牛,农民最懂了,耕牛多,地里就少有荒废,播种时不缺劲头。但是2026年只有“四牛耕田”,12头牛算最多了,这次才四头,明显忙碌程度一般般,或许预示着天气没那么完美,但也不是特别糟心。再说分饼这事儿,五个人一张饼,这说明粮食虽然不算多到溢出来,但也不至于挨饿,属于正常年成。

要说最有趣的,还得是那“七龙治水”。民间讲究龙主降雨,龙多了雨就少,龙少了雨就大,2026年正好是七龙,不多不少。春天播种、夏天生长旺盛、到了秋收时最好天天晴天,大伙盼的就是这样。今年的数量刚好在中间,说不准还真能躲开极端天气。但你别觉得古人说龙真的在天上飞,完全是结合现实总结出来的规律哈。

平时农民最怕倒春寒、一场暴雨毁了一年的指望,这些老说法其实就是提醒大家多留个心眼儿。你瞅着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咱还是会听听老人念叨这些“口诀”,图个吉利也好,长个见识也罢。万一真应验了,朋友圈还能加点谈资。

要说2026年,到底是好运还是挑战,谁也不敢拍胸口保证。但一眨眼就要到来的这一年,估计大家还是希望风调雨顺、粮食满仓、生活顺顺利利。至于“四牛耕田、五人分饼、七龙治水”,你信不信由你,反正没人嫌收成太好,对吧?

来源:马铃薯是白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