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科普月是中国一项重要的全国性科普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根据2024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项活动从原有的"科普日"扩展而来,首届活动将于2025年9月举行。
全国科普月是中国一项重要的全国性科普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根据2024年12月25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项活动从原有的"科普日"扩展而来,首届活动将于2025年9月举行。
一、全国科普月核心信息
二、全国科普月主要活动
全国科普月期间,你会遇到这些精彩活动:
1. 前沿科技体验:一大批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园区、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将面向公众开放。你可以亲身感受"未来已来"。
2. 趣味科普活动:活动形式非常有趣,包括科普剧、游园会、科学运动会、打卡探馆等,让科普"嗨"起来。全国百家科技场馆会持续举行"科学之夜",还有200多场科学大师剧火热上演。
3. 重点人群关怀:各地会结合开学季、农民丰收节等节点,开展"开学第一课"科普进校园、农技协联合行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流动科普百县千车万里行"、"科普边疆行"等活动将深入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促进科普普惠基层。
4. 科学家精神弘扬:结合重要历史节点(如抗战胜利80周年),打造"抗日战争中的中国科学家"等主题科普,弘扬科学家精神。
三、全国科普月的意义
全国科普月的设立和开展,体现了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眼光:
1.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2024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5.37%,比2020年(10.56%)有显著提升,并提前完成了2025年阶段发展目标。这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了更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2. 营造创新氛围:通过广泛开展科普活动,能够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3. 服务国家战略:我国正处在加速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成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科普工作有助于培育更多创新人才,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四、如何参与全国科普月
如果你想参与全国科普月活动,可以:
1. 关注官方信息:留意中国科协、各地科协、科技馆、博物馆等机构发布的活动预告和报名信息。
2. 利用数字平台:例如江苏省推出了数字科普地图,手指轻点即可了解全省数百家科普教育基地的位置与介绍。
3. 走进开放场所:积极参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设立的开放日、体验日活动。
4. 参与线上线下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科普讲座、展览、研学等活动。
全国科普月是你接触科学、感受科学魅力的好机会。希望你能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有所收获,一起感受科学的力量!
来源:信行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