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已欠物业管理费超过26761.93元,请尽快缴费!”小区门禁大声播报业主欠费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6 09:48 1

摘要:“您已欠物业管理费超过 26761.93 元,请尽快缴费!” 这话要是在自家小区门口被大声播报,换谁不得原地抠出三室一厅?9 月 14 号那天,广州花都区炭步镇好美华庭小区的业主们,算是彻底体会到了啥叫 “公开处刑”—— 只要欠着物业费,不管是刷卡走路进小区,

“您已欠物业管理费超过 26761.93 元,请尽快缴费!” 这话要是在自家小区门口被大声播报,换谁不得原地抠出三室一厅?9 月 14 号那天,广州花都区炭步镇好美华庭小区的业主们,算是彻底体会到了啥叫 “公开处刑”—— 只要欠着物业费,不管是刷卡走路进小区,还是开车刷车牌进门,门禁系统就跟装了 “大喇叭” 似的,把欠费金额喊得全小区都听见。这物业到底是催费还是故意丢人?业主们气得直跺脚,可物业那边却硬气得很:这方法我们就用到底!

事儿得从小区换门禁说起。业主们说,之前小区的门禁虽说不算多先进,但用着也顺手,可前段时间,物业公司没跟业主们商量一句,就偷偷把门禁系统给换了。等大家发现的时候,新门禁不仅多了刷车牌的功能,还藏了个 “大招”—— 欠物业费的业主一进门,系统就自动播报欠费信息,连小数点后两位都不带差的。

“我那天开车送孩子上学,刚到小区门口,机器就喊‘您已欠物业费 18652.37 元’,旁边好几户邻居都在门口等着开门,全扭头看我,孩子还问我‘爸爸,咱们家为啥欠这么多钱呀’,我当时脸都红到脖子根了!” 业主李先生说起这事儿就一肚子火,他说自己不是故意欠物业费,实在是物业做得太让人寒心。

小区里像李先生这样的业主不少,粗略算下来,欠缴物业费的业主超百户,欠缴金额少则几千,多则像开头那位业主一样,欠了两万六千多。为啥大家宁愿被 “公开处刑” 也不缴费?业主们掰着手指头数物业的 “罪状”:首当其冲的就是消防系统,去年有业主发现小区楼道里的灭火器过期了,跟物业反映了好几次,到现在都没换新的;还有小区里的健身器材,坏了大半年,物业也不管修,孩子们想玩都只能看着;更让人气愤的是,物业收了物业费,却从来没公示过钱花在哪儿了,业主们要求看资金使用明细,物业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一会儿说 “正在整理”,一会儿说 “涉密不能看”。

“不是我们故意赖账,是物业先没尽到责任!” 业主王阿姨拿着手机里的照片给记者看,照片里小区绿化带的草长得比人还高,垃圾桶旁边堆着好几天的垃圾没人清,“就这服务水平,还好意思催我们缴费?还搞个大喇叭广播,这不是故意让我们难堪吗?”

其实早在今年 8 月份,就有业主忍不了,把这事投诉到了 12345 政务服务热线。花都区炭步镇人民政府很快就介入了,还给物业公司发了整改通知,明确要求物业得把小区管理做好,比如赶紧修消防设施、公示资金使用情况,催费也得用文明的方式,比如私下打电话或者发微信,不能用这种伤业主面子的方法。

本以为有了政府的整改通知,物业能收敛点,可没想到,物业工作人员当着记者的面,态度还挺强硬:“我们这么做也是为了让业主尽快缴费,不然小区的管理经费跟不上,最后受影响的还是业主。” 至于为啥不按政府要求改,工作人员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撂下一句 “我们会继续用门禁播报的方法催费”。

记者也联系了花都区炭步镇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已经把这事向上级反映了,现在还在跟进,会尽量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解决。可业主们却不抱太大希望,“之前也反映过好几次问题,物业都没当回事,这次要是政府不硬气点,估计还是白搭。”

这事传到网上,网友们也吵翻了天。有网友站业主:“物业这招也太损了,催费可以,但不能侵犯业主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啊!先把自己的服务做好,业主自然会缴费。” 也有网友理解物业:“物业费收不上来,小区管理确实难搞,但是方法用错了,只会把业主推得更远。” 还有网友吐槽:“我们小区也这样,物业只会催费,啥实事都不干,真希望有关部门能好好管管。”

说到底,物业和业主本应该是 “一家人”,物业提供服务,业主缴纳费用,相辅相成。可现在不少小区,物业把自己当成 “管理者”,而不是 “服务者”,服务不到位还想硬催费,甚至用这种 “公开处刑” 的方式伤业主的心;有些业主也因为对物业不满,就用欠缴物业费的方式对抗,最后陷入 “物业服务差→业主不缴费→物业更没钱提升服务→业主更不愿缴费” 的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个循环,关键还是得靠 “沟通” 和 “规范”。物业得明白,服务才是根本,把小区管理好,把资金使用情况公开透明,让业主觉得 “钱花得值”,自然不会故意欠缴;业主也得知道,物业费是小区正常运转的保障,有不满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沟通,或者走法律途径解决,一味欠缴也不是办法。

而政府部门更得发挥好监管作用,对物业的违规行为及时纠正,给业主和物业搭建一个公平沟通的平台,这样才能让小区真正变成大家舒心的 “家”。毕竟,谁也不想每天回家的时候,都被门禁系统当众 “点名” 吧?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来源:鹤城晚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