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跑”到“领跑”——贵茶集团开拓抹茶产业新版图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9 20:38 1

摘要:梵净山下,春色漫卷。在铜仁市江口县坝盘镇挂扣村九龙山生态茶叶基地,茶农王夕顺与同伴手牵遮阴网分站两侧同步前进,为嫩芽初绽的茶树覆上一层“防晒衣”。“遮阴是生产抹茶的关键一步,必须谨慎对待。”王夕顺说。

梵净山下,春色漫卷。在铜仁市江口县坝盘镇挂扣村九龙山生态茶叶基地,茶农王夕顺与同伴手牵遮阴网分站两侧同步前进,为嫩芽初绽的茶树覆上一层“防晒衣”。“遮阴是生产抹茶的关键一步,必须谨慎对待。”王夕顺说。

十年前,这里还守着传统名茶老手艺;十年后,铜仁抹茶香飘全球四十国。今年开年,贵茶集团36吨欧标抹茶启航北美,创下出口新纪录。从深山茶园到国际餐桌,从技术突围到文化破圈,这抹“贵州绿”如何改写茶业版图?记者深入探访,揭秘背后的创新密码与共富故事。

生态筑基 科技破局

“高海拔、低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是贵州抹茶的天然优势。”贵州贵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茶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蒙祖德说。2013年,一次合作商的偶然询单,揭开了贵州绿茶的“第二生命”——全省700万亩茶园中,近80%的茶树品种适合制作抹茶;机械化采摘使鲜叶下树率大幅提升,茶农亩产综合收益显著提高。

“生态优势+科技助力,让我们从追标准变成别人的参照标准。”在江口县“世界抹茶超级工厂”内,蒙祖德看着轰鸣的球磨机感慨。这座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正利用平均目数1000目的超微颗粒技术,将贵州茶的“鲜”与“绿”锁入粉末。

今年2月,36吨符合欧盟500项检测标准的抹茶从这里发往北美,目数远超国标要求。蒙祖德透露,秘诀在于全产业链技术革新:茶园遮阴覆盖精准,蒸汽杀青留翠保鲜,低温研磨锁藏本香。目前,贵茶已手握13项专利,参与或主导制定《贵州抹茶》等12项地方或行业标准,其产品通过HACCP、FSSC22000等认证。

市场用数据回应创新。2024年,贵茶集团综合产值达4.38亿元,其中抹茶贡献3.02亿元,线上销售暴增300%。截至目前,贵茶产品已出口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与日本泉盛集团、海底捞、益禾堂等国内外头部企业达成合作。

绿链延伸 乡村蝶变

凤冈县茶农徐洪平的账本,记录着产业变革的力量:加入“贵茶联盟”后,务工工资收入4万元,种植茶叶收入4.5万元,家庭年收入从万元左右增至8.5万元。“联盟统一提供技术,鲜叶收购价比市场高。”徐洪平说。

这份“共富账本”背后,是“龙头企业+联盟+农户”的产业生态强力支撑。2015年,贵茶集团成立“贵茶联盟”,联合全省22个县(市、区)61家茶企,建成14万亩欧盟标准茶园,实行“五统一”管理,全链条把控,带动超10万茶农增收,涉茶人员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

“抹茶销路越来越广,我们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江口县种植大户陈春莲经营着500余亩茶园,一年里,仅工资支出就有100余万元,这不仅让周边村民有了稳定收入,也让她的事业越做越红火。

产业链下游,抹茶产业发展影响不断外溢。本土包装企业成功研发避光铝箔袋,解决储存和运输品质损耗问题;地方小吃创新产品,抹茶面条、抹茶米豆腐等身价翻倍;茅台有机肥成为茶园专用肥料,既保证了茶叶品质,又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促进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传统新生 品牌破圈

“抱着试试的态度来,结果完全没踩雷。”在贵阳市南明区贵茶潮饮烘焙概念店,广州游客李春艳端着抹茶甜品打卡拍照。店内,年轻人既能详细了解贵州抹茶文化,又能把欧标抹茶、贵茶礼盒等文创伴手礼带回家。

品牌新生的核心,是传统与潮流的碰撞。贵茶集团将非遗苗绣、蜡染等元素融入包装设计,研发“抹茶+地方食材”创新口味;在短视频平台,“抹茶的100种吃法”话题吸引数十万网友参与。在梵净山抹茶大会上,抹茶米豆腐、抹茶酸奶等创意小吃,让参观客商感叹:“抹茶还能这样做!”

文化叙事推动产业升级。2024年,“贵州抹茶”借势全网爆火的“农业大摸底”强势出圈,相关话题播放量超2亿次。贵茶集团趁热打铁,推出抹茶衍生品达30余款,抹茶冰淇淋、抹茶生椰、抹茶拿铁成网红产品,抹茶果子、抹茶月饼等爆款通过电商销往全国。

数据显示,2024年贵茶集团抹茶销量突破1200吨,同比增长20%,市场需求呈井喷之势。

从深山默默耕耘到全球市场叱咤风云,贵州抹茶用十年完成了一场绿色跃迁。当贵州的茶香飘进纽约咖啡馆、东京茶寮、迪拜集市,世界正通过这一抹东方绿意,看见中国茶业的创新魄力与乡村温度。未来,随着10万亩抹茶基地的建成与千吨级智能工厂的升级,“贵州绿”的故事,注定更加馥郁悠长。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钟明秀

编辑 张云开

二审 梁圣

三审 刘皓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