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泰来县迎来了水稻春播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水稻春播工作高效、优质开展,泰来县大力推行浸种与包衣两种播种方式,争分夺秒地开展春耕生产, 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一幅充满希望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泰来县迎来了水稻春播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水稻春播工作高效、优质开展,泰来县大力推行浸种与包衣两种播种方式,争分夺秒地开展春耕生产, 田间地头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一幅充满希望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大早,大兴镇五桥水稻种植园区就热闹起来,种子运送车缓缓驶进了催芽车间,种植户们把一袋袋的种子送到车间内,源源不断地放进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浸种池内,池中饱满的稻种被清水温柔包裹,它们即将在这片“摇篮”里开启新生之旅,一旁的温度、湿度调控设备有序运行,环境参数被精准调控,管道里传出水流的声音,仿佛在演奏着一首农业生产的“交响曲”,经过浸种催芽的种子,可以提前成熟,有助于实现稻米的增产增收。
大兴镇农业站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浸种,种子可以吸收足够的水分,提高发芽的整齐度和均匀度。发芽后幼苗生长健壮,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分,增强对病虫害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浸种时我们还在水中加入了适量的杀虫剂,杀死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的病菌和虫卵,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减少农药的使用,有利于生产出绿色的泰来大米。
离开智能化的催芽车间,只见一栋栋育秧大棚整齐排列着,大兴镇五桥水稻种植园区的种植户们正在大棚内忙着摆盘、覆土、下籽。今年种植150亩水稻的孙海君就是其中一员,清理大棚,整理纱网,为接下来催芽后播种做准备。
大兴镇五桥水稻种植园区种植户 孙海君:今年和大家一起种植早稻品种,在园区的智能车间里催芽之后再进行摆盘播籽,出芽率能达到95%以上,预计一亩地能收1200到1300斤左右,让我们今年种植水稻有了保证,今年一定是个大丰收年。
与此同时,种子包衣后直接播种技术在水稻春播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今年盛凤明种植300 亩水稻,都采用包衣技术,现已经进入播种阶段。
大兴镇青岗村村民 盛凤明:包衣后的种子直接播种,操作简单,省时省力,不受气温影响,方便管理。今年我们播种与去年相比提前3到5天,成熟期也将提前一个星期左右。
泰来县作为优质稻米主产区,今年在备春耕生产中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推进,适时启动浸种催芽生产环节,为后续的插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抢占新米上市下好“先手棋”。
大兴镇副镇长介绍:今年我们水稻种植通过浸种、包衣两种方式开展春播生产,大约5月初进行插秧工作,预计新米将在9月初上市,比往年至少提前5天。双项举措可以实现早播种、早收获,新米早上市能给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目前,泰来县200万亩水稻春播生产正在有条不紊推进,浸种与包衣两种方式齐头并进,为这片广袤的土地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
农业农村局种植股股长介绍:今年,我们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力推动种质资源研发和品牌宣传推广,提升“泰来大米”品牌价值。3月下旬开始,我县200万亩水稻生产进入春耕育秧,5月初进行插秧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
来源:北国媒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