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鄂尔多斯市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党委在推进“小个专”和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中,通过组织覆盖、服务赋能、治理融入三大路径,构建了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实现了组织发展与社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着重强调了“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鄂尔多斯市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党委在推进“小个专”和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中,通过组织覆盖、服务赋能、治理融入三大路径,构建了党建引领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创新模式,实现了组织发展与社会治理的耦合,鼓励更多主体参与到社会治理中。
【背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对改进党员教育培训方式方法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完善组织形式、丰富教学方式、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健全培训制度。鄂尔多斯市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党委,针对党员流动性大、相对分散等突出特点,存在工学矛盾突出、教育形式单一、学用结合不够等问题。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创新通过组织覆盖、服务赋能、治理融入三大路径,持续推动全市“小个专”和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员教育与经营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党员理论水平、党性修养、能力本领,在推动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做法】
一、推进组织覆盖,将更多的党团员和职工组织起来。
首先,主动担当,牵头建立了工作责任体系。发挥市场监管体制优势,借助已经形成的“小个专”党建体系和经验,将“小个专”党建和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指导站、联络站、暖心驿站纳入全市基层市场监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统筹推进。按照牌匾、制度、人员、设计统一,已经在全市72个市场监管所都建立了“三站一阵地”。
其次,灵活组建,扩大组织覆盖面。一是兜底摸排,做到目标明确。在全市开展了多轮对“小个专”和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团组织兜底摸排工作,建立了动态管理统计台账。召开了全市推进“小个专”和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两个覆盖”工作部署会,8月份召开了全市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团建“两个个覆盖”推进会,明确提出今年各旗区局必须实现兜底建支部,全部纳入党组织管理。二是新建组织。由市局牵头,市党工委批复,建立了网约配送员党委。本着能建尽建,采取单独建、联合建和建立团组织等形式,已经单独建立了3个网约配送员群体党支部、1个联合党支部。在推动美团、饿了吗等平台企业建立党支部的同时,把党建工作向外卖配送第三方企业、站点延伸。直属党委新成立3个党支部,涵盖物业、文化和行业协会。新成立团支部3个,新增团员74人。三是规范先行。紧密结合网约配送员群体实际,聚焦基层党建工作现实需求,配套制定下发了《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关于推进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鄂尔多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约配送员群体党组织工作基本规范(试行)》。对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进行总体规划,制定了实现路经、方法和步骤,为开展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四是示范引领。品牌引领,一支部一品牌,高高举起党建品牌大旗,发挥党建品牌引领力。党委创建了“暖城红骑”党建品牌,乌审旗创建了“草原红骑”党建品牌。示范引领,在乌审旗建立了专业市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网约配送员、园区5个党建示范点,组织各旗区分管领导、党建办主任、两优一先受表彰人员集中示范观摩,达到以学促建、以学促进的目标。
第三,扩大影响。牵头成立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联盟,将快递、物业、公交、汽车运输、出租车等行业党组织纳入联盟,实行资源共享、活动共办。将挂靠市场监管的行业新会纳入党组织建设,成立了鄂尔多斯市品牌建设标准化协会党支部、鄂尔多斯市品牌建设协会党支部,将药品学会、医疗器械学会党建纳入“小个专”党组织。
二、加强服务赋能,让更多的组织和党团员活动起来。
以服务为主线、教育培训为主导、激发活力为目标。打造了“四个课堂”、“三个活动场所”。
首先,打造分层式理论课堂,推动党员教育常态化。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非公党团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建立理论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有针对性地加强非公党团员理论武装。强化阵地建设。高标准建设智慧非公党群员教育中心,集学习、培训、演示、活动等功能于一体,可同时容纳60名学员参训;指导直属党组织都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形成上下贯通、全面覆盖的教育培训阵地网络体系。结合实际,每年制定实施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党员教育培训。针对非公企业领导人员党员、党务干部、党员骨干、新入党积极分子等不同群体,依托党校(党员教育中心)每年举办示范培训班,指导各级党组织分期分批对党员开展普遍轮训。共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示范培训班6期、直接培训党员1000余人次。
其次,打造开放式网络课堂,扩大党员教育覆盖面。根据“小个专”和网约配送员企业人员分布广、流动大的特点,打造线上教育培训载体,拓宽党员学习渠道,将党员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依托“鄂尔多斯市非公党团网”办公平台打造网络学院,设置“政策导航”、“公益培训”、“知识中心”、“他山之石”等板块。实时推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党内法规文件、当前形势热点、党史知识、专业技能知识等学习资料,让党员时时可学、处处能学。自主开发了“鄂尔多斯市非公党团员学习教育云平台”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要求各基层党团组织,实现参训线上报名、课后作业线上提交、结业测试线上开展,有效提高培训班组织管理效率。
第三,打造沉浸式红色课堂,增强党员教育感染力。坚持把辖区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教育引导党员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与鄂尔多斯市文化产业园、鄂尔多斯市书画院、鄂尔多斯市党员教育中心、乌兰夫纪念馆、康巴什党员教育馆、苏泊汗大草原、百年大道、拯蓉职业学校等建立了党员实训基地,依托这些基地场、馆、廊等形成多类型多层次红色教育阵地矩阵。依托主题党日、培训班现场教学等,就近就便选择红色教育路线,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教育,在实地实景体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第四打造便捷式微课堂,提升党员教育融合度。立足党员身处工作一线、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等实际,把“教室”、“课堂”搬到工地现场,推动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融合,提升党员教育实效。开展现场微党课。组织实施“党课进基层”活动,党委成员示范带头,深入各直属党组织、旗区党组织和党建联系点,为一线党员讲党课10余场,带动各级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深入项目现场讲党课4000余场次。开展岗位微实践。把党员教育培训融入施工生产各个环节,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在急难险重项目和施工生产关键卡控点成立党员突击队,围绕技术攻关、科研创新等重点任务,建立由党员牵头负责的科技创新工作室,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攻坚克难,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努力建设“三个活动场所”,整合社会资源,精心打造集党建引领、贴心服务、权益保障于一体的暖新驿站64个。将职工服务中心、文化活动阵地、职工之家等主动融入党团支部、党小组和暖新驿站中,提供“6+X”服务(饮水热餐、充电雨具、急救药品、政策咨询、车辆维修、图书借阅+个性化服务),发挥党团员活动、就业服务、生活便利、文化交流四大功能,增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幸福感、归属感,实现“关心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组织开展关心关爱行动,组织对网约配送员群体中生活困难党员进行慰问;组织开展了对外卖员的关爱行动,为140名外卖员送去了皮衣、皮裤、充电宝、暖水瓶。组织开展了微心愿征集活动,联合市党工委、市团委、市妇联,开展了“圆梦微心愿,温暖城市摆渡人”公益活动发布会,对238名网约配送员送上了微心愿;联合市党工委、市团委、市妇联组织开展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集体过三八节活动;乌审旗网约配送员党支部开展了“艾叶飘香 粽情暖新”主题关爱活动。市个私党委在6月份组织开展了关心关爱党员五个一活动。在全市外卖员群体中开展了“那些被外卖小哥点亮瞬间”寻找活动,3名外卖小哥的事迹得到宣传。
三、推进治理融入,将党团组织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
“小个专”及网约配送员群体孵化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充满着现代化意味。从工作人群来看,其就业群体相较于传统的工作人群,具备灵活性强、流动性高等特点。由于群体异质性高,组织内部不稳定,其组织架构也相对模糊。从工作方式来看,现代化的数字技术驱动了互联网平台的多样化发展,如何组织好,利用好新组织的新力量,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实现组织发展与社会治理的耦合,是鼓励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突破口。我们从社会治理视角切入,从政治引领、理论延展、实践指向、精神凝聚四个维度对社会治理产生影响。
一是加强政治引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贯彻执行为目标,通过坚持不懈开展理论学习、业务培训、党员教育和组织活动,将党的思想、党的政策融入日常,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主题教育活动。
二是积极探索丰富非公党建路径,为加强非公党建进行理论实践。我们在全区系统带头制定了“小个专”党建和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的各项制度、规范,并通过自身实践不断完善和修正,指导各地推广,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区系统非公党建负责人培训班、全区非公团建推进会、全区“小个专”和网约配送员党建现场观摩培训班,并在《实践》、《中国市场监管报》等报刊杂志上宣传,丰富理论和实践成果。
三是实践指向直面问题。开展广泛的调研和问题征集,通过发挥机关工委管行政单位党建优势,对征集到的问题,召集12个相关的行政部门业务科长面对面答复。使网约配送员群体中存在的社保、场地、安保、住房等十个方面问题件件得到回应。引导他们参与到抗击疫情、十个全覆盖、乡村振兴、环境卫生整治、扶贫慰问、养老助学等社会活动中,发挥“小个专”和网约配送员群体应有的作用。
四是精神凝聚。积极表彰奖励“小个专”和网约配送员群体中的优秀者,推荐两代表一委员,给予他们政治待遇,鼓励他们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为非公企业搭建展示的舞台,如伊旗个私党委、乌审旗绿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分别在参加所在旗“两企三新”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发展“比武争星”大赛中,荣获了一等奖;
【启示】
(一)开展“小个专”和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员教育要把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市场监督管理局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党委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贯穿到课程开发、阵地建设、线上线下培训等各方面,着力提升党员政治理论水平。这启示我们,新经济组织、新业态群体党员教育要把政治理论教育摆在首位,推动党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基本精神、实践要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开展“小个专”和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员教育要把创新创造作为关键抓手。市个体私营经济组织党委立足新业态新经济组织党员特点,创新服务导向,以“暖心驿站”为载体,解决新就业群体实际困难,增强组织吸引力。以技术赋能,运用数字平台实现治理精细化,提升参与便捷性。通过角色转化,组建志愿服务队、流动网格员等机制,将配送员转化为基层治理“合伙人”。靠体系化推进,通过“五个一”工程构建全链条党建生态,形成“党建强、治理优、服务暖”格局。靠资源整合,党建联盟打破行业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治理。不断提升教育质效、扩大工作覆盖,推动党员教育走深走实。这启示我们,开展新经济组织党员教育要把握党员队伍特点、时代发展特征、形势任务要求,积极运用新观念新技术新手段,以内容、方式、载体等创新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三)开展“小个专”和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员教育要把实绩实效作为检验标准。市个私党委在打造“四个课堂”、“三个活动场所”过程中,始终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任务,通过加强专业技能知识教育、开展岗位实践活动等,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这启示我们,开展新经济组织党员教育要坚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党员围绕中心大局,立足岗位职责,丰富专业知识,锤炼能力本领,勇于担当作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市个私党委的实践与探索,为其他地区和行业党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党建引领需紧扣新就业群体需求,以服务聚人心、以技术提效能、以机制促融入,最终实现组织建设与基层治理的“双向奔赴”。
来源:心语伊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