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农业市场信息公司AgbioInvestor发布数据,因农产品价格下跌、库存正常化及极端天气的影响,2024年全球植保市场收缩6.3%,名义市值降至700.61亿美元,结束了连续3年的增长。其联合创始人Derek Oliphant博士判断,2025年全球植
近日,农业市场信息公司AgbioInvestor发布数据,因农产品价格下跌、库存正常化及极端天气的影响,2024年全球植保市场收缩6.3%,名义市值降至700.61亿美元,结束了连续3年的增长。其联合创始人Derek Oliphant博士判断,2025年全球植保市场有望迎来关键转折,并呈现新格局。
从区域上看,当前成熟市场承压,新兴市场潜力凸显。北美因种植成本高企与极端天气影响,2024年植保市值下跌5.5%至117亿美元;欧洲因主要作物种植面积下滑,植保产品销售额下降4.9%;在中南美地区,巴西受益于生物燃料需求与大豆扩种,2023年植保市值增长8.8%,但2024年因库存过剩回落7%;亚太市场中,印度潜力突出,中国农化品产能恢复加之供应正常化压低了全球价格,除草剂草甘膦的价格较峰值下降超40%。展望2025年,随着美国玉米和巴西大豆种植面积的增长,以及近年来推出的新有效成分的贡献,预计农化产品库存将正常化,价格趋稳,或出现短期复苏信号。
在价格竞争方面,全球70%的农化品依赖中国供应,2024年产能充分释放导致价格竞争白热化。随着10个总销售额超过37亿美元的核心活性成分专利将于2023—2027年陆续到期,其价格将在10年内腰斩,市场竞争将加剧。
在法规重塑方面,欧洲评审程序增加了持久性和毒性的权衡比重,美国也将采取更广泛的监管措施。诸多农药因含有全氟烷基物质将受到日趋严格的审查,部分有效成分,如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唑菌酰胺、氟虫腈、肟菌酯、联苯菊酯等,以及部分新有效成分,包括氯氟醚菌唑、氟噻唑吡乙酮、氟氯吡啶酸、三氟咪啶酰胺等,可能会因此受到威胁。此外,欧盟的农药再评估结论也将影响产品的竞争格局。如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杀虫剂螺虫乙酯和氟噻草胺的退市,将利好啶虫脒及其他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即将获得登记的环庚草醚与二氯异噁草酮,使绿麦隆、二甲戊灵和苄草丹等苗前除草剂面临威胁,还可能将除草剂市场从苗前市场转向苗后市场。
总之,全球作物保护市场正经历“冰火两重天”的转变。传统农化品深陷价格战与政策围剿,而生物制剂、数字技术与新兴市场成为破局关键。植保企业需以技术创新为矛、成本控制为盾,方能在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
转载请按以下格式注明:
作者:彭乐瑶
编辑:陈馨蕊
审核:翟怡婷
监制:郑红艳
来源:农资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