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女还债”的他刷屏了!组建“抗癌爸爸”外卖大队,直播俯卧撑筹钱,看哭全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6 09:13 2

摘要:当他接到一个电话后,赶紧做了一碗面条,再卧两个荷包蛋,打包好准备送到医院病房。妻子贾清华问他:“这是给谁做的面条?”“是一个新病号,他妈妈一个人陪孩子看病,小孩要吃面条,我免费给他做碗送去。”“好的,那把其他病友的饭一块儿送过去吧。”

当一对父母失去孩子时,是沉溺于悲痛不能自拔还是为了让自己好过一些而刻意将其遗忘?

山东省菏泽市的张同川夫妇给出了另一个答案。他们选择驻守在医院附近,用帮助他人的方式“为女还债”。

他们一边经营餐馆,一边穿梭在医院各科室间,免费帮外地病友挂号、跑腿、送餐……将女儿在治病期间感受到的温暖,传递给更多同病相怜的陌生人。

张同川说:“我们做这些事,就是想让更多人记住,我的女儿张诗琪来过这个世界。”

01

穿梭医院,传递曾经的温暖

在山东省肿瘤医院附近,一家餐饮店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店主张同川(网上化名张军)穿梭其中,麻利地收拾着客人用过的碗筷。

当他接到一个电话后,赶紧做了一碗面条,再卧两个荷包蛋,打包好准备送到医院病房。妻子贾清华问他:“这是给谁做的面条?”“是一个新病号,他妈妈一个人陪孩子看病,小孩要吃面条,我免费给他做碗送去。”“好的,那把其他病友的饭一块儿送过去吧。”

刚送完餐,“能帮我去挂个号吗?我路远过不去。”“好的。”排在长长的挂号队伍里,张同川同时与视频电话里的一名男子沟通着。

男子有些着急,张同川安抚他:“你别着急,听我的,一步步来。”在张同川的引导和操作下,男子出示医保码、付款码……仅通过视频,这位身在陕西省的患儿家属顺利完成了异地挂号、缴费。

挂完号,张同川又为五六位外地病友办理了不同的业务。预约挂号、取单子、拿药,甚至涉及门诊交费,病患家属都会放心地让他来帮忙。

在医院忙活完,张同川马不停蹄地赶回店里择菜、炒菜。午后稍微休息一会儿,他把店交给妻子打理,又骑上电瓶车出去了,继续为外地病友办理各种业务。

张同川的手机里有一个“病友群”,他经常在群里说:“只要找到我,只要你要,只要我有,我会义无反顾给予你帮助。”所以,患儿家长有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张同川。

有时夜里,也有人找张同川帮忙。一天晚上10点多,一对从陕西省宝鸡市过来的父母向张同川求助。11岁的儿子猝然离世,他们希望孩子穿着新衣服走。

张同川问:“孩子平时喜欢什么样的衣服?”母亲回答:“宽松一点儿的运动装,比较潮的那种。”张同川承诺:“你们放心,跑遍济南,我也给你找到那种衣服,今天晚上一定把这件事情办好。”他骑着电动车跑了大半夜,最后为孩子准备了白色运动鞋、白棉外套和黑裤子的运动套装。

除了为病友家庭解决生活困难,张同川还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物资帮助。2025年2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为他颁发了正能量特别奖,奖金1万元。张同川和妻子商量:“我准备用这些奖金买一批物资,行吗?”妻子毫不犹豫地回答:“可以。”

他买了肥皂、消毒壶、口罩等日常用品,发给有需要的100个患儿家庭。一位妈妈领到物资后说:“做手术正好需要这个盆,太感谢你了。”张同川说:“虽然帮不了太多,但能省一点儿算一点儿。”

张同川这么轻描淡写说出的小事,却闪烁着温暖的光辉。这是一位父亲“替女报恩”的特殊方式。

02

泉城记忆,爱与希望的起点

张同川一家的幸福生活是在6年前戛然而止的。一天,4岁半的女儿张诗琪要去幼儿园,却因突发腿疼,连路都走不了。张同川和妻子带着女儿看了好几家医院,最终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四期高危。

这种病被称为“儿童癌王”,症状是腿疼、反复发烧,治疗费用高但治愈率低。女儿还这么小,她的人生不能没有开花就已凋零。他们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为女儿医治。

2019年冬至,张同川抱着女儿来到山东省肿瘤医院。第一次肿瘤切除治疗很顺利。2021年冬天,张诗琪的病情复发。有亲戚劝张同川夫妇:“别治了,到时候人财两空。”这些话听起来比刀剑还伤人,张同川坚定地说:“此生不负我女儿。她喊我们爸爸妈妈,我们就得对她负责,那是血脉上的契约。”他们抱着孩子又来到了济南。

让张同川感动的是,在和疾病的抗争中,女儿有着超越年龄的坚强。第一次做骨穿的时候,五六个成年人都按不住女儿,锥心刺骨地疼。到了后期,张同川一个人陪着她,她都可以咬牙坚持下来。

有一次,诗琪看到爸爸累得瘫坐在椅子上,便抚摸着他的头,心疼地说:“爸爸,你怎么这么多白头发,是不是给我看病愁的?爸爸,别给我看病了,我不想你这么累。”“没事,爸爸是超人。再说了,有这么多好心人帮助咱们,爸爸不怕。只要你能看好病,有你在,咱们就有一个完整的家!”

张同川一家既经历了磨难,也感受到了济南的温暖。初到这座陌生的城市时,他们举目无亲,有好心人帮他们挂号、指路,甚至悄悄垫付医药费。

这如同恶魔一般的疾病很快花光了他们的积蓄,他们不得不四处借钱。有不愿留下姓名的爱心人士加了张同川的微信,转完账后,只留下一句“加油”,就把他给删了。一家幼儿园举办爱心健跑节,参加跑步的家长踊跃为他们捐款……

大量的爱心汇集而来,张同川用女儿的病历本记录着治疗期间收到的163笔陌生人捐款。“治病花了100多万元。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单靠我们家的经济条件,肯定坚持不了那么长时间。”

还有人帮助诗琪圆梦。听说诗琪想看看美人鱼,一位淄博的小姐姐便放下工作来到济南,学习美人鱼的动作和表演,然后穿着美人鱼的衣裙突然出现在诗琪眼前。

诗琪兴奋地说:“你好漂亮啊,美人鱼!”“因为你的勇敢,所以美人鱼在海里听到了你的召唤。”小姐姐为诗琪跳了一支舞,给她送了一份礼物,还亲手为她戴上了海洋手链。临别前,小姐姐鼓励诗琪:“希望你早日康复,不要放弃任何希望。”

诗琪的病情还是在不断恶化。最后,她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录下告别视频。她说:“谢谢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阿姨们!谢谢帮助过我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希望很多小朋友快快好起来!大家再见,记得想我呀!”过完8岁生日没几天,诗琪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张同川和妻子都在痛苦中度过。张同川甚至痛恨过这个世界:“为什么偏偏是我的孩子患上这种病,为什么偏偏她没能活下来?”他整日浑浑噩噩,时常觉得生活失去了方向。

这时,曾帮助过他们的幼儿园园长对他说:“大家都没有忘记琪琪,她希望爸爸活成她想要的样子。”那一刻,张同川耳边响起女儿临终前稚气的叮咛,脑海里浮现出女儿生前得到帮助时那些暖心的画面。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那些雪中送炭的情意要怎么还呢?只有自己坚强起来,才能替女儿“报恩”。

也许,真正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学会带着一颗温暖的心继续生活。很快,张同川开始戒烟戒酒,刮了胡子,理了发。他和妻子一起作出决定:回济南,把女儿当初感受到的温暖传递出去

03

外卖大队,爸爸的生命接力

来济南不久,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张同川和贾清华在医院附近开了家以做把子肉为主的餐饮店。小店不仅为夫妻俩提供了避风港,也支撑起了这个小家,让他们能够有精力和资金去为病友们做更多事。

在陪女儿治病期间,为了补贴家用,张同川一直做外卖员。久而久之,他结识了不少因孩子住院而做外卖员的父亲。为了让这些患儿父亲不再遇到他经历过的困难,2024年4月,张同川成立了外卖大队。

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光头的爸爸”。因为孩子治疗期间,头发都因化疗掉光了。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几乎掏空了积蓄,希望多挣点儿钱,为孩子搏一条生路。

一开始,张同川会带着他们跑几单,把自己跑外卖的经验倾囊相授。之后,他们在工作中遇到什么事,他都会帮忙解决。不断有骑手随着孩子治疗告一段落或转院而离开,也有新的病友家属不断加入进来。

来自河南省周口市的昊昊爸爸,在病友群里看到张同川发布的骑手招募信息,加入了外卖大队。他说:“包括电动车和电池怎么租用,怎么取餐、送餐,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处理,都是他教我们的。”

对于昊昊爸爸这些“小光头爸爸”外卖员来说,张同川的餐饮小店像一个临时的家。饿了,自己打饭吃;渴了,自己倒水喝;困了,就在这里眯一会儿……有时候,张同川会喊他们聚餐,交流孩子的病情,一起加油打气。

过了几个月,张同川看到有人通过在直播间里做俯卧撑、折返跑等动作获得网友打赏。于是,他也利用自己的抖音账号带着这群父亲做起了直播,补贴治病花销。此后,每天晚上7点30分左右,在距离山东省肿瘤医院不远的一处大院里,“陪宝宝打怪兽的爸爸们”开始直播。

外卖大队一共20多个人,大家轮班来,每次4个人。直播内容很简单,张同川做“讲解员”,向观众讲解他们谋生的故事。每当有人打赏,4个爸爸跟着旋律做蹲起、俯卧撑或跳一段舞等。姿势不优美也不专业,但直播间里每次都有成百上千的观众如约而至。有人打赏后要求他们休息下,也有好心人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捐款捐物。

除了在物质上帮助患儿家庭,张同川一直想着怎么让孩子享受童年的快乐。“既然改变不了结果,何不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2025年春天,张同川和几位公益人士共同开启“你我同行,为宝宝圆梦”的活动。他们包车带患病的孩子们去春游,割韭菜、摘黄色的西红柿;他们包场带孩子们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我命由我不由天”激发了孩子们与病魔作斗争的勇气……

张同川长期投身公益活动,餐馆的生意多少会受到影响,但妻子未曾抱怨过一句。她知道,丈夫帮助的不是别人,而是当年那个无助的自己。诗琪刚确诊时,基本没有什么药物,也没有好的治疗方案。现在,免疫治疗提出来了,一系列新药也出来了,这种病不再令人束手无策。所以,只要让孩子多活一天,坚持到特效药的出现,就能如诗琪希望的那样,让“很多小朋友好起来”。

在报恩路上,张同川已经走了将近两年,帮助200多个患儿家庭解决困难。善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网友@晴天妈妈说:“看着5岁的女儿化疗,本来想带着她跳楼,刷到张大哥视频后决定再挺一挺。”

如今,肿瘤医院周边已经形成一种特殊的生态圈:康复患儿的家长回来当义工,临终患者的家属捐赠未拆封药品,连外卖小哥都自愿当起“救命闪送员”。张同川这份不计回报的爱心,就像温暖的火炬,经无数人手手相传越燃越旺。

张同川说:“不知道从哪天起,我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那一束光,感觉有我在,大家心里会很踏实。既然他们需要,我就在这儿待着。”

来源:婚姻与家庭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