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巾帼风采】邓艳丽和她的“巾帼炊事班”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9 18:21 1

摘要:邓艳丽怀揣着对餐饮事业的热忱踏入餐饮服务行业,一干便是28年。现任射阳县养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她,从初入行业的基层服务者,逐步蜕变为深耕适老化餐饮领域的文化创新者。

邓艳丽怀揣着对餐饮事业的热忱踏入餐饮服务行业,一干便是28年。现任射阳县养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她,从初入行业的基层服务者,逐步蜕变为深耕适老化餐饮领域的文化创新者。

养老机构的“巾帼炊事班”不应局限于传统后勤保障角色,而应成为守护长者健康的“营养枢纽”、联结代际情感的“温暖桥梁”、传承地域文化的“生活舞台”。秉承这一理念,在 邓艳丽的带领下, 射阳县养老中心先后 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江苏省五级养老机构”等12项省、市级荣誉。

每一餐都是“营养处方”

邓艳丽将现代营养学与适老化需求深度融合,主导建立“营养师+中医师+养老护理员”三方协同机制。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老人,推出减盐、油、糖,增膳食纤维、优质蛋白、微量元素的“三减三增”套餐。

射阳县养老中心还与县人民医院深度合作,建立“食物处方”机制,为术后老人定制“高钙骨汤馄饨”,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设计 包含甜菜根粉米饭、菠菜汁饺子等特色餐食的“色彩刺激餐”,使该类老人日均进食量提升20%。

在 邓艳丽的推动下, 射阳县民政系统养老机构28家食堂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42个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食材溯源、烹饪加工等28个关键环节,2024年食材抽检合格率达100%,成为全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A级”示范单位。 凭借在老年营养膳食领域的突出贡献,邓艳丽获得“江苏餐饮服务大师”称号。

做“有故事”的三餐

在邓艳丽眼中,餐饮服务是打开长者心扉的“金钥匙”。她带领团队将地域文化、生活记忆融入餐桌,打造“有故事的三餐”。这些创新实践,让射阳养老中心的餐饮服务超越了“吃饱吃好”,成为长者重建社会联结、重获生活尊严的重要载体。

依托射阳“中国海鲜之乡”“菊花之乡”优势, 射阳县养老中心推出“黄沙港海鲜宴”“洋马菊花宴”等特色套餐,将本地食材转化为旅居养老的“味觉名片”,助力中心入选“长三角旅居养老地”。

不仅如此,邓艳丽还带领团队创新设立了“记忆味道日”,每周三由老人票选“年代菜”——从20世纪60年代的改良版“酱油拌饭”(胚芽米+低盐酱油)到20世纪80年代的“麦乳精蛋糕”(减糖配方+乳清蛋白),每道菜附上手写故事卡,串联起长者的青春记忆。同时, 营造“节气家宴”“寿星厨房”等场景,组织老人一起包饺子、写家书,每月为寿星定制长寿面并播放子女祝福视频,让餐桌成为代际沟通的温暖枢纽。

献给夕阳红的温暖答卷

邓艳丽始终以市场化思维推动适老化餐饮破圈,优先聘用农村留守妇女、下岗女工,开设老年膳食制作、营养配餐等技能培训,助力更多女性就业增收、实现自身价值;发起“社区奶奶厨师”计划,邀请退休女性复原“手擀长寿面”“古法蒸糕”等家乡味,既保留温情又通过现代工艺提升健康标准。在她的努力推动下,“适老化餐饮服务体系”获评“江苏省养老服务优秀案例”,成为长三角地区12个复制推广项目之一。

邓艳丽团队常态化开展“爱心餐券”计划,联合企业、慈善组织捐赠餐食,2024年累计送餐10万份,让民生服务既有“温度”更具“可持续性”。

二十八载深耕,在邓艳丽看来,最大的成就莫过于看见老人们用餐时的笑容——那些因“记忆中的味道”湿润的眼眶,因“定制化关怀”舒展的眉头,因“被尊重被需要”扬起的嘴角,这正是邓艳丽和她的“巾帼炊事班”献给夕阳红最温暖的答卷。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