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小金在某直播平台购买了一款监控摄像头,直播中主播宣称该产品“不需 Wi-Fi,插电即用”,并暗示可“免费试用”,吸引大量消费者下单。然而,消费者在试用后发现,该摄像头需额外收取流量费用。经查,商家实际销售两种型号:流量款(需支付流量费)和 Wi-Fi 款
声称“免费”,实则需要“扣费”
直播间买的监控摄像头
到底有啥猫腻?
消委说法
“福利”诱人,“坑”却不少?
少看一眼都可能“被忽悠增加支出”?
消费者小金近日
就遇到了这样的坑
↓↓↓
案例
近日,小金在某直播平台购买了一款监控摄像头,直播中主播宣称该产品 “不需 Wi-Fi,插电即用”,并暗示可 “免费试用”,吸引大量消费者下单。然而,消费者在试用后发现,该摄像头 需额外收取流量费用。经查,商家实际销售两种型号:流量款(需支付流量费)和 Wi-Fi 款(无需流量费)。商品页面 虽标注了流量资费,但主播在直播中全程未提及该费用,导致消费者误以为所有型号均无需联网成本。消费者认为商家存在误导性宣传,要求退货或免除流量费用。
律师点评
佛山市消委会律师专家顾问团唐达律师表示: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信息 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本案中,即使商品页面标注了流量资费,但直播作为主要销售场景,主播 有义务口头提示关键限制条件,否则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
👉直播营销平台及商家应确保直播内容与商品详情页信息一致,不得隐瞒或淡化影响购买决策的重要信息。 商家未要求主播在直播中明确区分两种型号的差异,且未对流量费用进行充分说明,应承担相应责任。消费者有权以“重大误解”或“虚假宣传”为由要求解除合同、退货退款。
消费提示
消费者在直播购物时, 应要求主播明确商品的核心功能、使用限制及附加费用,并保存直播录屏作为证据。若商品详情页与直播宣传内容存在矛盾,或遭遇误导性宣传时, 可与商家沟通并保留沟通记录,协商不成可向直播平台投诉,或向市场监管部门、消委会申请调解,必要时通过诉讼维权。
法律法规
01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第二十条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02
《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来源:两广大地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