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4日闭幕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60余项合作意向、240亿元签约总额刷新纪录,更以“每月17日超级文旅日”的创新机制,为文旅市场注入持久动能。这场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会玩”的博览会,正以“项目+活动”双轮驱动,勾勒出湖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9月14日闭幕的2025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上,60余项合作意向、240亿元签约总额刷新纪录,更以“每月17日超级文旅日”的创新机制,为文旅市场注入持久动能。这场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会玩”的博览会,正以“项目+活动”双轮驱动,勾勒出湖北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
240亿投资潮:新兴赛道成资本“香饽饽”
“三天签下240亿,相当于每天‘种’下一座大型文旅综合体。”博览会组委会负责人用形象的比喻,描述此次签约的“含金量”。近30个重点项目中,国际游客互送计划吸引新加坡、韩国等10国旅游机构入驻;数字演艺领域,武汉光谷与腾讯联合打造的“元宇宙剧场”落地,游客可“穿越”至三国战场;康养度假板块,咸宁温泉小镇与瑞士医疗集团达成技术合作,推出“中医+抗衰老”定制疗程。
“过去文旅项目同质化严重,现在资本更看重‘独门绝技’。”参与签约的某投资集团负责人透露,他们斥资15亿元打造的“夜游长江”项目,将运用全息投影技术重现楚文化盛景,预计年接待量超200万人次。数据显示,本次签约中科技赋能类项目占比达40%,夜游经济、主题IP开发等新兴领域投资额同比增长65%。
月月有惊喜:“超级文旅日”打造消费新IP
如果说签约数据展现了湖北文旅的“硬实力”,那么“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的启动则彰显了“软创新”。湖北省文旅厅宣布,将每月17日定为固定消费日,通过“主题轮换+全域联动”模式,让文旅优惠从“短期促销”变为“长期狂欢”。
首场活动在武汉东湖畔拉开帷幕,80家文旅企业集体“放价”:黄鹤楼门票买一送一,神农架民宿套餐直降50%,《楚辞》主题光影秀免费开放。更有趣的是“文旅盲盒”活动——游客花费9.9元即可随机获得恩施大峡谷缆车票、赤壁古战场汉服体验等惊喜权益。“这种不确定性的快乐,让年轻人直呼‘上头’。”现场排队的游客小李笑着说。
据测算,首日活动带动全省文旅消费超1.2亿元,其中35岁以下游客占比达68%。“我们要把17日变成湖北人的‘快乐密码’。”省文旅厅市场处处长表示,未来每月将围绕非遗传承、户外运动、亲子研学等主题变换玩法,并联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展“云游湖北”直播。
长效机制:从“展会经济”到“生态经济”
博览会不仅是一场交易盛宴,更构建起文旅发展的“湖北模式”。在“文旅+科技”展区,AI导游机器人、VR非遗工坊等黑科技吸引大量体验者;在“文旅+乡村”板块,恩施土家吊脚楼模型与民宿预订系统结合,实现“展品即商品”的转化。
“我们正在打破‘展会结束即散场’的魔咒。”组委会负责人介绍,通过搭建“鄂文旅”数字平台,参展商可长期展示项目,游客能一键获取全省优惠信息。数据显示,平台上线首日访问量突破500万人次,预约未来活动的用户占比达34%。
业内专家指出,湖北此举实现了“三个转变”:从项目招商向生态构建转变,从短期刺激向长效运营转变,从政府主导向市场驱动转变。“当每月17日成为全国游客期待的‘湖北时间’,这片土地的文旅竞争力将实现质的飞跃。”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评价道。
暮色中的长江灯光秀渐次亮起,240亿投资背后的产业版图正在铺展,每月17日的消费狂欢即将续写新篇。从“九省通衢”到“文旅枢纽”,湖北正以创新为笔,在长江经济带上绘就一幅“诗与远方”交融的壮美画卷。
来源:三农乡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