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9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国务会议上做出强硬表态,将首尔明洞地区发生的反华集会定性为“纯属胡闹和蓄意挑衅行为”,明确指示相关部门研究制裁方案。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9月9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国务会议上做出强硬表态,将首尔明洞地区发生的反华集会定性为“纯属胡闹和蓄意挑衅行为”,明确指示相关部门研究制裁方案。
这一表态距离他访美遭遇冷待仅过去两周时间。
图| 韩国驻中国大使卢载宪
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连串动作标志着李在明政府对华政策的显著转变,背后既有经济现实考量,也有外交平衡的需要。
8月25日,李在明访问美国,希望与特朗普政府巩固同盟关系并探讨经贸合作。然而,这次访问却成了一场外交滑铁卢。
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美国白宫进行会晤
据韩国媒体报道,美方接机人员级别仅为中层官员,这种接待规格远低于常规外交礼仪。
更让韩方难堪的是,特朗普当着李在明的面提出想见朝鲜领导人,完全没有顾及韩国作为当事方的敏感立场。
经贸谈判则更加艰难。美国要求韩国承诺3500亿美元定向投资,聚焦造船、半导体、核能、二次电池等领域,同时还要求采购100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
图| 美国储油罐
作为交换,美国仅同意将韩国出口关税从25%降至15%。
相比之下,美日协议中日本承诺了5500亿美元投资,但因日本拥有货币互换政策和日元是国际储备货币,能够从容应对。
面对美国的苛刻要求,李在明意识到需要重新评估外交策略。
图| 韩国总统李在明在总统府举行的内阁会议上发言
经济数据支持这一转向,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3600亿美元,远超美韩贸易额。
韩国观光公社发布的2024年数据显示,全年访韩全球游客1637万人次中,中国游客达460万人次,占比28.1%,是韩国旅游市场的支柱群体。
反华集会多集中在明洞等游客密集区,极右翼团体不仅高喊侮辱性口号,还与当地商户发生摩擦,直接影响中国游客赴韩意愿。
图| 韩国首尔,游客参观青瓦台
李在明在国务会议上坦言,“如果我去到某个国家,被指指点点,那我想我不会再去那个国家了,还会到处宣传不要去那个国家”。
这句话道破了韩国旅游业面临的现实风险。
9月9日,李在明在龙山总统府主持国务会议时,对首尔明洞地区发生的反华集会提出了严厉批评。他明确表示,这类集会已经“脱离了言论自由的范畴,纯属胡闹和蓄意挑衅行为”。
图| 韩国总统李在明主持召开内阁会议
这已经不是李在明第一次就反华集会表态。
早在8月12日的国务会议上,他就曾指出此类事件会对韩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造成负面影响,要求彻底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再次发生。
韩国行政安全部长官尹昊重在9月9日的会议上汇报说,已经加强了驻地外交机构周围的警卫,并对集会主谋发出了警告。
图| 韩国总统李在明视察韩国韩华集团收购的造船厂
但李在明对此并不满意,要求更加积极地考虑制裁措施。
首尔南大门警察署于9月12日发布通知,禁止个别民间团体在首尔明洞一带举行所谓“反华”集会。
警方不仅禁止在中国大使馆100米范围内举行集会或游行,还完全禁止相关团体进入明洞步行街活动。
与此同时,警方还发布“禁止引发摩擦行为”等限制性通知,禁止示威者在集会或游行期间,通过辱骂、殴打等方式与游客等发生不必要的摩擦。
这一举措得到明洞商圈商户的积极回应。
图| 韩国首尔,新年前夕,明洞人山人海
明洞观光特区协议会已于11日正式致函警方,要求全面禁止在明洞举行的抗议活动。该协议会由约100名明洞商户组成,表示“抗议活动正在对当地游客和商业区造成严重损害”。
协议会指出,访问首尔的外国游客中,85.9%的人都会去明洞,晚上狭窄的小巷里会有约180个摊贩摆摊。
图| 韩国首尔,明洞大街
数百名抗议者同时穿过狭窄的街道,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而且抗议期间,他们还会使用辱骂性语言,让所有外国游客都感到害怕,同时损害国家声誉。
商户代表表示,本月底韩国将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免签政策,但情况持续恶化令人担心;现在警方出手,“感觉稍微放心了些”。
就在李在明批评反华集会的两天后,即9月11日,韩国媒体曝出了已故总统卢泰愚之子卢载宪被提名为新任驻华大使的消息。
韩总统办公室证实,提名手续已经完成,下一步将提交议会审议。
卢载宪的背景引起了特别关注。他的父亲卢泰愚是1992年中韩建交的关键推手,曾在任内实现了中韩关系正常化。
图| 韩国驻中国大使卢载宪
卢泰愚生前曾坦言自己的祖籍在中国山东,自称是“山东人”。
卢载宪本人也长期致力于中韩友好交流,从2016年起就担任成都市国际顾问,期间促成多家韩国半导体企业与成都高新区合作,推动了中韩联合研发中心的落地。
他还曾效仿父亲前往山东临淄祭祖,在当地举办中韩文化交流论坛,拉近民间距离。
图|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
对于韩方的行动,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早在8月14日就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注意到韩方日前举行的国务会议强调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针对外国人的歧视和暴力行为,其中提到了有关涉华游行问题。
戴兵大使对韩方高层予以重视并将采取措施表示赞赏。他强调,“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中韩加强友好合作符合双方利益,也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期待”。
图| 中国驻韩国大使戴兵
9月11日,戴兵在韩国国会会见了韩国执政党共同民主党新任党首郑清来。
郑清来表示,“韩中是分不开的近邻,两国文化、经济联系紧密”。他还期待中国领导人来韩出席庆州APEC会议并访韩,引领韩中关系实现更大发展。
李在明最近的行动反映了他的平衡之道。他一边派特使朴炳锡访华,释放想稳住关系的信号,同时还亲自访问美国,满足美方的部分要求。
图| 韩国总统李在明总统在青瓦台迎宾馆举行就职百日记者会
在处理对华关系时,他似乎也采取了相对保守的策略,在安全领域配合美国,但在经济领域继续保持与中国的合作。
就像免签政策,虽然看起来是对中国保持了开放,但其实有很多限制只针对团体游客,必须通过指定旅行社安排,且同一航班进出,最长停留15天。
未来,韩国可能会在部分高科技领域配合美方的限制措施,但在大众消费和服务领域,仍会保持与中国的往来。
参考资料:
1.《最新表态!李在明怒批反华集会:纯属“闹事”》2025-09-09 21:14 | 来源:环球网
2.《韩国警方禁止“反华”右翼团体靠近中国使馆,当地商户“松了口气”》2025-09-13 14:56 | 来源:上观新闻
3.《韩国政府确认:本月底起对中国团体游客试行免签》2025-09-08 12:40 | 来源:参考消息
4.《韩国媒体:韩方将调查其公民在美被拘留期间人权遭侵害事件》2025-09-14 21:21 | 来源:环球网
来源:未央文史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