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春华镇:机械化赋能“春畴第一行”,春耕跑出“加速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17:12 2

摘要:春潮涌动,农事正忙。4月7日,长沙县春华镇粮食生产“四高”万亩示范片稻田里,数台高速插秧机、抛秧机往来穿梭,嫩绿秧苗从机械臂中有序抛落,整齐扎根沃土。随着这场“春畴第一行”启动,春华镇正式拉开了春耕生产的大幕,一幅机械化、智能化的现代农耕画卷在田野间徐徐展开。

春潮涌动,农事正忙。4月7日,长沙县春华镇粮食生产“四高”万亩示范片稻田里,数台高速插秧机、抛秧机往来穿梭,嫩绿秧苗从机械臂中有序抛落,整齐扎根沃土。随着这场“春畴第一行”启动,春华镇正式拉开了春耕生产的大幕,一幅机械化、智能化的现代农耕画卷在田野间徐徐展开。

“春畴第一行”,开启春耕新篇章​

“开秧门咯!”一声嘹亮的吆喝,拉开了春华镇2025年春耕机插秧、机抛秧作业的序幕。在春华镇粮食生产“四高”示范片区,种粮大户柳涛驾驶着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高速插秧机,仅1小时就完成了8亩稻田的秧苗栽插。“机械化插秧效率高,秧苗行距、深度更精准,成活率比人工插秧提高20%以上!”柳涛抹了把汗,脸上洋溢着笑意。

作为长沙县粮食主产镇之一,春华镇今年计划早稻种植面积达4.02万亩,其中机械化栽插(抛)面积占比超35%。镇党委副书记刘海俊介绍,与传统人工插秧相比,机械化作业可节省劳动力成本100元/亩,秧苗返青快、分蘖早,预计亩均增产50公斤,为全年粮食丰产筑牢根基。​

科技赋能“智慧春耕”,农机唱响“主角”​

在春华镇智能化育秧工厂内,一条全自动育秧流水线正满负荷运转。铺土、洒水、播种、覆土……一盘盘标准化秧盘经流水线制作完成,随后被送入智能化温控大棚进行暗化催芽。“我们采用‘工厂化育秧+机械化移栽’模式,秧苗整齐健壮,插秧机‘吃得饱’‘干得好’!”负责人钟伟指着棚内绿油油的秧苗介绍,今年合作社已为周边农户提供代育秧服务14万盘,可满足4500亩稻田的机插需求。

田间地头,各类“黑科技”大显身手。搭载智能终端的插秧机、配备多光谱传感器的植保无人机、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的物联网设备……春华镇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深度融入春耕生产,构建起“天、地、人、机”协同作业的智慧农业体系。“过去插秧靠弯腰,现在插秧看屏幕!”龙王庙村民龙平鄂感慨道,今年他流转的200亩稻田全部采用订单式农机服务,手机下单就能预约专业团队完成耕种管收全流程。​

政策护航“稳粮仓”,服务下沉“到田头”​

为保障春耕生产,春华镇打出政策服务“组合拳”。一方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对购买高速插秧机、抛秧机的农户给予30%的财政补助,并组织农机合作社开展“共享农机”“跨区作业”等服务,降低散户用机成本;另一方面,组建由农技专家、党员干部、农机能手构成的“春耕服务队”,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设备检修、供需对接等“一站式”帮扶。​

“多亏政府帮忙协调,我的插秧机故障当天就修好了!”种粮大户龙伟义的1台高速插秧机在作业首日突发故障,镇农机专干接到求助后,立即联系厂家技术员现场抢修,确保不误农时。据悉,春耕期间春华镇已开展农机检修培训5场次,排查整改隐患50处,为全镇200台(套)农机具系上“保险绳”。​

万象“耕”新向未来,乡村振兴绘新景​

从“面朝黄土”到“农机轰鸣”,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春华镇的春耕图景,折射出农业现代化的坚定步伐。镇党委书记屈小青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装备升级和农技推广应用,打造“育秧工厂+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全链条服务体系,让“科技范”十足的春耕生产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春华镇的广袤沃野上,机械化的“春耕交响曲”正激昂奏响,孕育着又一个丰收的希望。

本文来自【星沙融媒】,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