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类孩子会被矮小盯上!如果是你家孩子,做好这8点,追高还不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17:00 1

摘要:现在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变好了,为啥矮小的孩子却越来越多了?长个子是个长期、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多观察,早干预。只要重视的早,干预的早,长高的方法还是很多的,多数孩子都能达到理想身高。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医生朋友蒋大夫。

现在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变好了,为啥矮小的孩子却越来越多了?长个子是个长期、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把功夫下在平时,多观察,早干预。只要重视的早,干预的早,长高的方法还是很多的,多数孩子都能达到理想身高。

那我们平时要观察的是孩子的哪些方面呢?

在门诊这么多年,哪些孩子难长高,在他的生长过程中都是有迹可循的,如果孩子有下面5种表现,很可能长不高,可不能不当回事了。

不爱吃饭

有些孩子食欲差,吃得少,从来就不主动吃饭,这类孩子多是脾胃问题导致的,长期下去,营养摄入不足,个头和体重都会比同龄人增长缓慢。

不做运动

不爱运动的孩子,很容易个子矮小。孩子很少运动,运动量不达标,会影响生长激素的释放,也可能导致骨骼和肌肉发育不良,很影响长个。

睡眠不好

如果孩子入睡难,睡不安稳,睡眠质量很差,夜间频繁醒,盗汗,甚至会出现夜惊的现象,就会影响夜间生长激素高峰期的顺利到来,势必要影响长个。

体重超标

体重偏胖的孩子,容易导致骨龄偏大。脂肪里的芳香化酶,会让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容易让骨龄变化过快。

青春期之前,孩子一年体重长个4到5斤左右就可以了,可以让孩子先长个。我接诊过的,有些偏胖20斤,30斤的孩子,骨龄就是很容易偏大的。

生长迟缓

如果孩子长期比同龄孩子矮,或者和同龄人相比,身高差距超过5cm以上,那就需要注意了。家长要定期给孩子测骨龄,每月给孩子记录一下身高,绘制好生长曲线图,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否则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身高就落后一大截了。

像去年6月10号,我接诊了一个11岁的男孩,身高1米51,但是骨龄偏大近2岁,评估身高按照骨龄看,只在166左右的生长曲线上,偏矮很多了,但不到矮小症的水平。

这个孩子就是长速持续缓慢,近两年,平均每个月只长高0.5公分左右,开始也没有重视,直到突然发现的时候,已经矮了一大截了,骨龄也已经偏大2岁了。

加上他有哮喘,近一年半一直在做雾化,从小胃口不好,吃饭少,吸收差。睡觉晚,睡不安稳。妈妈说很发愁,忍不住说他两句吧,脾气还大,动不动就生气。

像这个孩子青春期了,骨龄还大,在调理体质少生病、改善胃口帮助吸收,改善睡眠的同时,还要控制骨龄,为他争取更大的生长空间。

给他开了健脾贴和氨基丁酸,调理脾胃和睡眠,维生素AD和钙吃上健脾贴用到8月份,胃口已经有明显改善,增加了中药颗粒控制骨龄。

到今年2月13号,8个月左右,身高已经160.7公分了,长了9.7公分,骨龄控制的也很好,整体干预效果非常好,接下来继续努力,争取在孩子彻底不长前,达到最好身高。

另外我也叮嘱家长,继续按照我交代的好的生活习惯去监督孩子,不要懈怠,一定能有个不错的终身高。

如果你家孩子也是身高落后长得慢,不想打生长激素,那么平时就也要做好下面这几点:

补充氨基丁酸

氨基丁酸可以改善孩子睡眠,有睡眠不好的孩子,可以睡前冲一包氨基丁酸喝,好吸收。睡眠好了生长激素才会加倍分泌。

养好脾胃

孩子能不能长高,除了遗传因素外,关键还要看脾胃的吸收功能,这会影响孩子胃口、睡眠、情绪等多方面,不管哪一方面,都会影响长个。脾胃好的孩子吸收效率高,长个也快,还不容易生病。

用好穴位按摩+健脾贴

孩子脾胃不好的孩子,年龄小的,多做做推拿,像足三里、涌泉穴、身柱等穴位,也可以捏捏脊,能够消积健脾助长。有健脾贴的,直接贴敷穴位,效果更明显,也更安全高效,让孩子脾胃强健,吸收效率拉满。

控制体重

长个期间,孩子体重不能胖,瘦点的孩子更利于长高。所以不要让孩子暴饮暴食或吃热量高的食物,容易导致体重大,骨龄大。

如果孩子已经骨龄大了,先按照骨龄看看目前身高怎么样,如果骨龄大身高也高,就不用过度焦虑。但如果骨龄大身高也不高,就要抓紧干预了,控骨龄加提高长速要同时进行,现在控骨龄有很多好方法,只要发现的及时,也都有机会追上来。

平时多晒太阳,身体可以自行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吸收,能帮助孩子骨骼发育。

规律作息

为孩子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早睡早起,晚上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尽量让孩子在22:00前睡觉,养成好的睡眠习惯。

注意饮食

均衡搭配每餐,少量肉类+适量蔬菜+水果。每餐吃七八分饱就可以,适当饿一下反而有助于生长激素分泌。

适当运动能刺激软骨发育,尤其是纵向跳跃类运动,可以让孩子多摸高跳,多跳绳、打篮球。

我正在进行春季长高计划,帮孩子调好脾胃,促进长个。有需要的告诉我。

我还是那句话,孩子身高偏矮长得慢,真正需要打生长激素的还是少数,我们很多时候都可以通过简单、安全的方法解决问题,让孩子自然健康的长高个。

来源:儿科长高蒋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