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柯克本能地伸手捂住脖子,身体摇晃了几下,台下原本专注聆听的人群瞬间陷入了极度混乱,尖叫、呼喊、四处奔逃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刚刚还秩序井然的演讲现场,眨眼间变成了人间炼狱。
9 月 10 日中午 12 时 10 分,一声尖锐的枪响,瞬间撕裂了犹他州奥勒姆市犹他山谷大学的宁静。
在户外演讲台上,身着白色圆领衫的查理・柯克正激情满满地分享着自己的政治见解,谁也没想到,一颗罪恶的子弹会在此时飞来。
柯克本能地伸手捂住脖子,身体摇晃了几下,台下原本专注聆听的人群瞬间陷入了极度混乱,尖叫、呼喊、四处奔逃的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刚刚还秩序井然的演讲现场,眨眼间变成了人间炼狱。
这个被鲜血染红的日子,让整个美国都为之震颤。
查理・柯克可不是一个普通人物,他是特朗普 “让美国再次伟大” 阵营里最有影响力的 “网红” 之一,是保守派非营利性组织 “美国转折点” 的联合创始人,这个组织的分支遍布全美超 3500 所校园,致力于在年轻群体中传播保守派思想,对美国政治生态的影响不容小觑。
消息飞速传开,3 小时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沉痛宣告柯克的死亡,并下令全国降半旗志哀,一直持续到 14 日傍晚 6 时。
犹他州州长斯潘塞・考克斯言辞笃定,将这起事件定性为 “政治暗杀”。一时间,美国各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此,各种猜测和议论甚嚣尘上。
执法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犹他州公共安全部门联合联邦调查局、当地警方全力展开调查。一开始,两名嫌疑人被拘留,但经过审讯后证实与枪击无关,又被释放。
联邦调查局局长卡什・帕特尔先是宣布嫌疑人落网,可随后又表示一名被调查人员接受询问后已被释放,调查依旧迷雾重重,枪手的真实身份和作案动机成了未解之谜。
在特朗普为盟友的离世悲痛不已时,他此前积极推动的俄乌和平进程,也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仿佛也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泥沼之中。
时间回溯到今年 4 月,特朗普雄心勃勃地提出了俄乌 “和平计划”,试图在这场持续已久的冲突中扮演 “和平缔造者” 的角色。
他宣称会在未来 3 天公布计划细节,消息一出,举世瞩目。《纽约邮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爆料,该计划内容可能包括派遣欧洲军队进入乌克兰执行拟议的停火协议,甚至在 “事实上” 承认克里米亚为俄领土。
当地时间 4 月 23 日,美国、欧盟以及乌克兰的外交官齐聚伦敦,就停火提案展开讨论。提案内容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包括美国政府承认克里米亚属于俄罗斯、冻结当前战线,以及最终解除俄罗斯制裁等。
这一提案刚一抛出,就遭到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坚决拒绝,原因是其中涉及领土问题以及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等内容,与乌克兰的核心利益相悖。
为了推动和平进程,特朗普积极奔走。4 月 26 日,他与泽连斯基在梵蒂冈城举行简短会晤,试图说服泽连斯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做出妥协。特朗普强调乌克兰的处境 “岌岌可危”,泽连斯基可以选择和平,否则再战三年可能会失去整个国家。
甚至在 4 月 27 日,特朗普宣称泽连斯基愿放弃克里米亚,作为达成和平协议的一部分。但泽连斯基随后明确表示,媒体所传播的美国相关计划并非正式提议,倘若有正式提议,乌克兰会立即以正式提议的形式做出回应。
他还强调,一旦和平计划涉及克里米亚以及乌克兰的主权领土,那么这一形式就会转变为延长冲突,乌克兰不愿在不停火的情况下承受其他条件施加的压力。
到了 8 月,特朗普在白宫与欧洲领导人会晤后,信心满满地宣布已开始安排普京与泽连斯基会晤。可俄方随后态度降温,称俄乌首脑会晤短期内难以实现。
进入 9 月,局势愈发紧张。9 月 4 日,泽连斯基在巴黎出席支持乌克兰 “志愿联盟” 线上会议,收获了以欧洲国家为主的 26 国承诺向乌克兰部署地面、海上或空中部队作为 “保障部队”。
9 月 6 日晚至 7 日凌晨,俄罗斯向乌克兰发动了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空中攻势。乌方还表示,使用国产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时,无需与美国进行协商。
9 月 5 日,泽连斯基更是放出狠话,“我的国家每天被炸,要谈就来基辅”,再次拒绝了普京提议在莫斯科举行双边会晤的设想,并表示其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推迟会晤。
如今,特朗普盟友查理・柯克的意外身亡,让他在政治阵营中失去了一位重要伙伴,其内心的悲痛和愤怒可想而知,这也必然会分散他大量的精力和注意力。
国外,俄乌和谈在重重矛盾和分歧面前陷入僵局,他所期望的和平愿景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
特朗普还能顾得上斡旋俄乌冲突吗?他是否还有足够的心力和智慧,在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国内政治压力之间找到平衡,推动俄乌走向和平?
未来,我们只能拭目以待,看特朗普将如何应对这棘手的局面,而俄乌冲突又将何去何从。
文/编辑:财迷
来源:靳律法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