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美育!数字赋能红色文化育人路径研究获批立项!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16:02 1

摘要:根据《关于公布2025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立项结果的通知》,西安思源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教师刘莎主持申报的《数字赋能红色文化融入美育建设路经研究》获批2025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立项。该研究项目以科研创新为驱动,探索通过“数字

根据《关于公布2025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一般项目、青年项目立项结果的通知》,西安思源学院基础教育学院教师刘莎主持申报的《数字赋能红色文化融入美育建设路经研究》获批2025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立项。该研究项目以科研创新为驱动,探索通过“数字+文化+美育”深度融合模式,开展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育人路径研究,推进文化传承与“大思政”育人的融合创新,彰显了学校高水平教师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深化美育改革与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提供了理论支撑。

科研项目负责人刘莎(左二)与团队成员开展研讨活动

作为一所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高校,西安思源学院在周延波校长“科研兴校”理念的引领下,始终将科研创新作为驱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此次获批立项《数字赋能红色文化融入美育建设路径研究》项目,正是学校在红色文化育人研究领域“深耕细作”取得的又一成果。

“我国众多影响深远的革命历史与英雄事迹孕育构成了多样化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承载着丰富红色记忆、凝聚宝贵革命精神的文化瑰宝,正借助着数字技术焕发出新活力。”刘莎老师介绍,随着数字技术的迭代升级,红色文化教育已突破传统课堂局限,向沉浸式、交互式方向拓展。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让红色故事“可触可感”,革命精神“入脑入心”,也为学校探索“数字+红色文化+美育”育人新模式提供了契机。该项目紧扣数字技术赋能与美育创新两大核心需求,通过数字化手段激活红色文化资源,在探索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创新美育实践路径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科研项目团队开展交流研讨

目前,该项目的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为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美育教育融合注入了新活力。“我们团队不仅在理论层面构建了数字赋能红色文化融入美育的理论框架,深化了对两者关系的认知,还探索出红色文化数字化表达新模式,为美育教育提供了创新思路。同时,通过深入陕西延安等红色地区实地调研,成功构建了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库,涵盖革命文献、历史影像、红色文艺作品等,成为红色文化的数字宝藏。”刘莎介绍,项目团队还借助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精心设计了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课堂,进一步提升了教学效果。同期开发了红色文化美育教学案例库,为师生“教与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提及项目的应用前景,刘莎满怀信心地表示,项目研究一直有着清晰明确的应用方向。“在学校教育领域,项目研究成果将走进高校、中小学及幼儿园的美育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助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认同感,推动美育教育朝着现代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在社会美育方面,项目研究成果将用于红色文化展览、音乐会、戏剧演出等活动,为公众带来更具感染力的文化体验,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此外,项目还将与红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数字化文化体验,在传承红色文化的同时,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刘莎说到,开展数字赋能红色文化融入美育建设路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美育教育资源库,创新美育教学方式,拓展美育教学空间。她相信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这些研究及成果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为美育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及文化育人发挥重要作用。

科研项目负责人刘莎(左一)与团队成员交流研讨

在项目立项与推进过程中,学校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周延波校长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学校不仅为项目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和研究环境,还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科研处与所在学院也在项目申报的各个关键环节均给予了积极的协助与指导,为项目成功获批立项提供了有力支持。

“学校不仅为项目提供专项经费保障,开放提供实验室、设备和数据资源,保障项目的顺利进行,还为项目组建跨学科团队,积极提升项目团队的研究能力。同时通过制定科研激励政策,充分调动团队积极性,激发团队创新活力。”刘莎表示,不仅如此,针对红色文化资源分散、数字技术转化难等问题,学校还特别邀请了行业专家为项目方案提供指导。学校“资源+人才+机制”协同发力的模式,充分发挥了资源整合、人才汇聚和机制保障的优势,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全方位保障与支持。

基础教育学院院长张沁文(中)对项目研究工作作指导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基础教育学院院长张沁文教授对科研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他指导团队在项目研究中要把握好“技术赋能”与“价值引领”的关系,红色文化的数字化传承既要注重技术创新,更要坚守育人本质。他结合基础教育学院美育教学实践经验,指导科研团队将红色文化资源与美育课程有机融合,并关注红色文化数字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效果。这些指导意见为团队在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等方面提供了方向性指导,有效推进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坚持落实“五育并举”,积极推进红色文化传承与美育深度融合,为开展数字赋能红色文化育人路径研究奠定了基础。学校成立了美育教学部,推动美育基础课程实现全学段覆盖,课程内容专门设置有“红色艺术经典赏析”专题模块,通过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艺术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在艺术鉴赏中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

“红色文化是立德树人的宝贵资源,数字技术则是激活其时代价值的钥匙。”刘莎表示,“我们将继续深耕这一领域,让红色基因以更生动、更贴近青年的方式融入美育实践,为培养具有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贡献思源力量。”

来源:西安思源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