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动力锂电池模组与PACK装配是锂电池制造的核心环节,其工艺精度与质量一致性直接影响电池系统的性能与安全性。制造执行系统(MES)作为数字化生产的核心载体,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工艺过程控制与质量追溯管理,实现从电芯分选到PACK总成的全流程精益管控。合肥迈斯软件从
动力锂电池模组与PACK装配是锂电池制造的核心环节,其工艺精度与质量一致性直接影响电池系统的性能与安全性。制造执行系统(MES)作为数字化生产的核心载体,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工艺过程控制与质量追溯管理,实现从电芯分选到PACK总成的全流程精益管控。合肥迈斯软件从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数据流整合等维度,剖析MES在动力锂电池装配线的关键技术应用。
一、动力锂电池装配线工艺特性与MES需求分析
1、装配线核心工艺节点
模组装配段:
电芯分选(OCV、IR参数分组)
堆叠对齐(±0.5mm定位精度)
激光焊接(熔深≥0.8mm,气孔率<3%)
绝缘检测(耐压测试≥3000V/10s)
PACK总成段:
模组串联(螺栓扭矩±5%控制)
电气连接(Busbar焊接电阻≤0.1mΩ)
气密性检测(泄漏率≤1Pa/min)
EOL测试(SOC校准误差±2%)
2、 MAISSE©MES系统核心需求
工艺防错:防止电芯混批、焊接参数超差等操作失误;
过程追溯:实现单体电芯→模组→PACK的完整数据链贯通;
设备协同:调度AGV、拧紧轴、测试设备等硬件联动;
质量闭环:自动拦截不良品并触发返修工单。
二、 MAISSE©MES系统架构设计与功能模块
1、系统层级架构
设备层:集成PLC、传感器、扫码枪等设备,实时采集焊接电流(200-400A)、拧紧扭矩(8-12N·m)等300+类参数;
边缘层:部署工控机进行数据预处理(如滤波去噪),响应延迟<50ms;
服务层:基于微服务架构开发工单管理、工艺下发、SPC分析等20+个功能模块;
应用层:提供Web端与移动端看板,展示生产节拍(如45s/模组)、设备OEE(目标≥85%)等指标。
2、关键功能模块详解
工单执行管理:
自动解析ERP下发的工单,生成工序作业指导书(含3D动画演示);
动态调整生产优先级(如紧急订单插单响应时间<5分钟)。
物料追溯系统:
通过DPM码绑定电芯批次、模组序列号及PACK编号;
正向追溯(PACK→电芯供应商)与反向追溯(缺陷电芯→关联模组)效率≤10秒。
工艺参数管控:
工艺版本在线更新(新旧版本切换无感过渡);
焊接参数防呆校验(激光功率超限±10W自动锁机)。
三、生产过程数据流整合与质量控制
1、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
高频数据流:
采集焊接过程波形数据(采样率1kHz),识别虚焊、爆点等缺陷;
存储关键参数原始值(如温度传感器数据保留小数点后1位)。
数据融合分析:
关联电芯分选数据与模组性能,建立一致性预测模型(R²≥0.9);
通过CPK分析定位瓶颈工序(目标CPK≥1.33)。
2、质量管控机制
在线检测闭环:
绝缘测试NG自动触发等离子清洗→复测流程;
气密性不良品自动分流至负压修复工位。
过程能力监控:
统计焊接合格率(目标≥99.5%)与设备MTBF(目标≥2000h);
自动生成8D报告模板(含鱼骨图、5Why分析引导字段)。
四、 MAISSE©MES系统集成与协同优化
1、多系统接口开发
与ERP集成:同步BOM清单、生产计划及库存状态;
与WMS联动:按工单需求精准配送物料(AGV调度误差≤2分钟);
与PLM对接:获取工艺图纸与测试标准(版本变更自动提醒)。
2、动态优化能力
工艺参数自学习:
基于历史数据优化激光焊接参数(频率200-500Hz自适应调节);
根据环境温湿度动态调整固化炉温度设定值(±3℃补偿)。
资源调度优化:
通过遗传算法计算最优设备排程(资源利用率提升15%-20%);
预测性维护触发备件申领(故障前48小时预警)。
五、实施难点与关键技术突破
1、异构设备协议解析
开发OPC UA/Modbus双协议转换器,兼容50+种设备通讯标准;
解决扫码枪与PLC时钟不同步导致的数据丢包问题(时间戳校准至毫秒级)。
2、海量数据存储优化
采用时序数据库压缩工艺数据(存储空间降低70%);
建立冷热数据分层机制(3个月内数据响应时间<1秒)。
3、安全性设计
工位操作权限三级管控(操作员→工程师→管理员);
数据加密传输(AES-256算法)与操作日志审计(保留周期≥3年)。
结语
动力锂电池模组与PACK装配线 MAISSE©MES系统通过深度融合OT与IT技术,构建起覆盖生产全要素的数字孪生体系。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实时监控与质量追溯层面,更通过工艺参数优化、资源动态调度等能力,推动锂电池制造向高精度、高可靠性方向持续进化。在产能爬坡与降本增效的双重压力下,MES系统已成为动力电池智能制造不可替代的核心基础设施。
来源:合肥迈斯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