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分钟晨会撬动基层治理大效能!济南天桥这样的“治理中枢”太暖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22:26 1

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5日讯每日清晨8点半,济南市天桥区北村东区社区的会议室内总是准时坐满身影。工作人员、网格员齐聚一堂,用短短30分钟的晨会,开启一天的基层治理工作。这看似简短的会议,早已不是单纯的事务调度平台,而是成为汇聚信息、研学业务、共商难题的“治理中

齐鲁网·闪电新闻9月15日讯每日清晨8点半,济南市天桥区北村东区社区的会议室内总是准时坐满身影。工作人员、网格员齐聚一堂,用短短30分钟的晨会,开启一天的基层治理工作。这看似简短的会议,早已不是单纯的事务调度平台,而是成为汇聚信息、研学业务、共商难题的“治理中枢”,推动基层工作从“单兵突进”迈向“协同共治”,逐步构建起“网格解小忧、集中化大难”的良性治理生态。

聚焦晨会:“政策微课堂”赋能基层治理末梢

由社区业务骨干轮流讲解低保申请、老龄补贴、医保报销等群众高频咨询的政策,打破业务壁垒,推动全科社工培养。截至目前,济南市天桥区北村东区社区已开展政策解读、系统操作等主题培训10余次,极大提升工作人员“一窗受理、全科办理”的服务能力。

复盘+破题:晨会成了“问题解决站”

各网格员依次汇报前一日12345热线工单处理进展、居民诉求响应、矛盾纠纷调解等情况,每人用时不超过2分钟。重点事项经集体研判、明确责任人、设定办理时限,实现“晨会领题、日清日结”。例如,针对37号楼居民反映的楼道堆物反复问题,晨会明确由社区网格员牵头、物业配合、党员志愿者带头清理,两日内完成整改并建立日常巡查机制。

共商共享:晨会里的“破题研讨会”与“经验加油站”

聚焦治理中的堵点、痛点,鼓励每位工作人员立足岗位建言献策。例如,针对老年人多、办事腿脚不便的现状,大家集体研究推出“网格员代帮办+志愿者上门办”服务机制,实现高龄认证、社保卡激活等15项高频业务上门办理,办结时效平均压缩2个工作日。网格员定期分享成功调解案例、走访心得和工作技巧,实现“一人经历,众人受益”;为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推出“挂图作战”,通过“一挂二走三攻坚”模式,既提升了社区治理的系统化水平,又让居民感受到服务就在身边;针对“居民上班、网格员在岗,居民下班、网格员离岗”的服务时间错位难题,商议推出“网格夜访”新模式,通过错时延时服务,把网格走访搬到居民“家门口”“茶桌边”,让基层服务更贴民心、更有温度。

效率的提升最终要体现在问题解决和群众满意上。济南市天桥区北村东区社区在晨会上强调“问题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形成、矛盾在一线化解”。逐步推动晨会从“室内固定开”转向“社区流动开”,邀请物业、驻区单位、热心居民共同参与,围绕停车管理、环境整治、设施维修等民生实事,现场研究、现场分工、现场督办。例如,在最近一次“社区里的晨会”中,针对43号楼电动车充电难、飞线充电隐患大的问题,社区联合物业、居民代表共同勘察场地、征询意见,一周内确定了非机动车棚扩建方案,目前正加快推进建设。又如,依托“一日一议”机制,主动发现并协助多位独居老人安装紧急呼叫设备,真正把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通过持续优化晨会议题设置、流程管理和跟进机制,济南市天桥区北村东区实现“信息共享——快速决策——精准执行——及时反馈”的治理闭环。今年以来,社区12345工单同比下降25%,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真正实现“未诉先办、主动治理”。

每日30分钟,看似简短,却织就了社区治理的“一张网”,也串联起了党心民心。下一步,济南市天桥区将继续深化晨会制度,拓展“晨会+议事”“晨会+服务”场景,凝聚更多治理力量,共同打造一个有温度、有活力、有韧性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闪电新闻记者 张风硕 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