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警务|科技赋能筑牢生态屏障 古浪公安开启智慧森防新模式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9 15:46 1

摘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山、川、沙各占三分之一,森林草原资源丰富,生态地位举足轻重,事关生态环境建设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位于祁连山北麓的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山、川、沙各占三分之一,森林草原资源丰富,生态地位举足轻重,事关生态环境建设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古浪县公安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护航生态文明建设“生力军”作用,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创新运行“无人机+铁脚板+宣传车”工作模式,积极构建“空中+地面”一体化巡防体系,织密森林草原防火“安全网”,近三年实现了森林草原“零火情”,为河西走廊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贡献了公安力量。

无人机巡航

空中“鹰眼”飞出加速度

“无人机应用真的很方便,以前我们进山入林开展徒步巡查要花费半天时间,现在40分钟就能完成重点林区的巡查巡检,工作效率提升90%以上”。正在进行无人机巡查的古浪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民警俞水感慨的称赞道。

开春以来,古浪县公安局强力推进现代警务建设,举办全县公安机关低空警务实战应用培训班2期,为各警种部门配备无人机24架,培训无人机操控手55名,森林警察大队联合县公安局“天穹”战队,充分利用无人机灵活便捷的特点,对全县生态保护区、林草茂盛带、防火入山口、火灾隐患地等重点防火区域开展全方位、无死角的空中巡航勤务,通过无人机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设备,突破高山、洼地、森林等地形和视野的限制,实现对森林草原覆盖区域全方位、无死角的实时监控,弥补了地面巡逻的盲区,切实做到让火灾隐患无处遁形。

铁脚板守护

地面“哨兵”强化震慑力

在依托无人机高空巡查的同时,森林警察大队坚持“脚板巡+视频巡”模式,联合林草、乡镇等单位部门,组建“民警+干部+护林员”步巡队,提高林区和草原周边的见警率,对南部山区、陡峭林区、山沟河流、隐蔽小道同步开展踏查行动,实地排查火灾隐患,严防严控火种进山入林。同时,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机要通信、值班组民警驻守合成作战中心,对全县森林草原重点防火区域开展指挥调度和视频巡查,森林警察大队、派出所民警佩戴4G执法记录仪,将巡逻画面实时传输至视频巡逻系统,确保“火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在清明节期间,古浪县公安局日均抽调120多名警力化身地面“哨兵”,在全县60个卡点路口开展执勤值守、巡逻劝导和秩序维护等工作,对进出林草区域的车辆、行人进行严密排查登记,劝导群众文明祭祀、绿色祭祀,坚决防止森林草原火灾发生。

宣传车普法

移动“喇叭”扩大覆盖面

“您已进入防火区,请勿携带火种。”“一定要注意森林草原防火,严格遵守森林防火‘十不准’,不准携带火种进山,不准在野外烧火取暖……”

连日来,森林警察大队、林区派出所民警驾驶警车、闪烁警灯、播放语音,深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开展常态化巡逻,宣传车化身移动 “大喇叭”,在重点林草区域、林区周边村庄和道路开展精准宣防活动,巡回播放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并通过“小喇叭”宣讲、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开展“防火进村庄”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防火宣传,切实打通防火教育“最后一公里”。同时,森林警察大队还依托“看古浪”“古浪公安”等新媒体平台,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送防火知识和典型案例,制作发布了“无人机巡航”“熊大说防火”“听哪吒说”等短视频,扩大了宣传覆盖面,营造了浓厚的防火氛围,确保防火意识深入人心。

高空有“鹰眼”,地面有“哨兵”,执勤巡逻不停歇,守护家园有担当。古浪县公安局通过 “无人机+铁脚板+宣传车” 的工作模式,结合空地联巡、人车联动等科技手段与传统方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森林草原防火体系,为古浪县生态文明建设筑牢了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从“人防”到“智防”,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古浪县公安局以智慧之眼、科技之力、藏蓝之笔绘就天蓝水碧、草丰林茂、苍松吐翠的生态保护新画卷。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于天锐表示,“我们将继续探索现代警务建设,坚持科技赋能,深耕“生态警务”,加强‘智慧森防’,做实做细森林防火和生态保护工作,努力让绿水青山的底色更亮,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为全县生态安全保驾护航。”

来源:武威公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