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8日,已经走失6天的藤县小男孩李沛林,终于找到了,家长也证实孩子目前没啥问题,已经送去医院检查了。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那个说去有水的地方找的真的是神人啊!”
4月8日,已经走失6天的藤县小男孩李沛林,终于找到了,家长也证实孩子目前没啥问题,已经送去医院检查了。
然而在大家松口气的时候,一位网友的评论引起注意,他表示之前就有人建议去有水的地方找找,结果找到孩子的位置,还真的是在水边!
难道这个预测位置的人,有“分金定穴”的本事?
真是天大的好消息,走失的孩子安全回家了!
来自广西的小李最近真的是快要愁白头发了,他在清明期间带着自己只有8岁的儿子李沛林回乡祭祖。
但是到了4月2日,李沛林居然不见了!小李一下就慌了神。
一般的孩子到了8岁已经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走丢了会知道想办法回家,但是李沛霖很特殊,他是个自闭症儿童,语言沟通能力基本没有。
于是着急的小李赶紧动员父老乡亲一起寻找,警察也是十分负责,警犬、无人机、热成像等能用的都配上了。
从监控上看,李沛林小朋友最后出现的地方是当第一所学校的附近,学校后面就是一座大山。
这下小李原本就脆弱的心又受到重击,万一李沛林上了山,在山上遇到意外怎么办?山上那么危险,谁也说不准孩子会怎样。
然而6天过去了,搜寻一直没有结果。
网友甚至都给出主意,要不还是找神婆问问吧,让“玄学”来解决问题。
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参与搜寻的专业人士及热心民众心里都明白,希望很渺茫了,一个小孩,尤其是自闭症小孩,要怎么不吃不喝在山里过6天呢?
可就在这时,事情有了巨大反转!
4月8日官方媒体报道,多日不见的李沛林被找到了,距离发现他走失的时间已经过去了139个小时!
万幸的是,孩子目前的身体状况良好,已经被紧急送入医院做更详细的检查。
根据现场的视频来看,李沛林是从小河道里被捞上来的,不过小孩子只是衣服湿了,身体虚弱,倒是没有溺水的现象。
孩子找到了是个好消息,也不枉所有参与救援的部门、团队等展开了地毯式的搜索,一条鲜活的生命终究是保了下来。
但是这时候一个网友的评论成了亮点,他说之前就有个人建议可以去有水的地方看看,或许李沛林就在“水”的附近。
果然!搜救队还真的是在有水的地方找到的人,且小孩不是被水“伤害”的状态。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这个提建议的人,是有什么神通不成?
有人说,这是高手在民间,只需要推测一番就能发现线索,这是普通人没有的本事。
不过这个猜测太玄学了,崇尚科学的我们,还是别太迷信了。
另一个网友解释,去有水的地方找孩子,是因为如果孩子还活着的话,应该是会本能地去找水喝,比起找东西吃,找水会容易一点。
在视频中可以看出,李沛林被捞出小河之前,衣服是湿的,很可能就是因为太渴了才去小河里喝水的。
这个推测其实很合理,也比较能引起大众的认可。
但有网友不认可这个解释,因为李沛林是个自闭症儿童,找到他的地方距离家里也不过600多米,他既然都不知道要回家,又怎么可能知道找水喝呢?
这个意思就是说,李沛林在水源附近并不是在找水,提建议去水边找的那个神人,是真的神。
不过话说回来,李沛林有自闭症,他的思维跟普通人是不一样的,谁也不知道在这几天里,小孩子心里是怎么想,脑子又是怎么思考的。
索性孩子平安回来了,与其猜测怎么活下来的,不如想想为什么孩子会走丢呢?
李沛林是幸运的,走丢的地方离家里不是很远,身边有水源不至于渴死饿死,山上没出现野兽过来伤害他。
小李说,孩子走丢那天大人都没在身边,李沛林自己去村子里玩,结果不知道怎么的就上了山,最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同样的事情放在其他小孩身上,很可能就不是这个结局了。
就好比腾冲那个同样是8岁的女童,她走失后家人苦苦寻找,如今已经过去了70多天,依旧没有消息。
小姑娘可能困在山里某个犄角旮旯出不去,如果这样的话,生还的可能就小了,没吃没喝根本活不下来。
她也可能被人贩子拐走了,目前已经被转卖出去,这种情况能把孩子找回来的几率也很渺茫。
最坏的情况就是,小姑娘之所以走失了,是当时就已经发生了意外,这种情况就算找到了,尸体也早就腐烂得面目全非了。
不过不管怎样,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大家还是希望她能像李沛霖一样,在经历了磨难之后被找回来,重新与家人团聚。
这一个个的案例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各位家长,一定要看好了自己家的宝贝疙瘩,不要再出现小孩子走失的事情。
同时也不要动不动就呵斥、打骂孩子,以免刺激得孩子离家出走,到那时很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悲剧了。
结语这次李沛林在走失后,各界都在积极动用力量寻找,这是社会正能量的传递,也是小朋友最幸运的一点。
感谢各界的付出,拯救了小李的家庭,也拯救了一个生命。
希望李沛林在之后能早日改善自闭症的情况,做一个开心快乐的小天使。
你觉得那个建议去水边找人的“神人”,是为什么算出小孩在水边的呢?
参考资料:
【1】梧州市广播电视台2025-04-07《悬着的心可以放下了,藤县失踪多日的男童找到了!》
来源:唐文采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