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说这船的具体情况吧。美媒《海军新闻》网站最早在2025年1月报道了这事儿,分析师H.I. Sutton用卫星图像指出,广州船厂突然批量建这种驳船。船身宽35米左右,长超过100米,关键是那个长臂,长度能到120米以上,能伸展出去连接岸边。船尾是开放式甲板,
先说说这船的具体情况吧。美媒《海军新闻》网站最早在2025年1月报道了这事儿,分析师H.I. Sutton用卫星图像指出,广州船厂突然批量建这种驳船。船身宽35米左右,长超过100米,关键是那个长臂,长度能到120米以上,能伸展出去连接岸边。船尾是开放式甲板,方便装载车辆,底部还有液压支柱,能固定在海床上稳住身形。设计上,它不像传统登陆舰那么复杂,但实用性强,能快速从深水区架桥到陆地。卫星显示,第一艘船在2024年8月就有了雏形,但真正公开是2025年1月的事儿。到了3月,海试照片流出,三艘船连起来,形成一条总长近一公里的临时通道。英国《卫报》3月文章里管它叫“水桥”级,说这东西能让解放军在台湾海岸上多出好多登陆点,不光是沙滩,陡峭地形也能搞定。
为什么说这是登陆神器呢?两栖作战最头疼的就是最后那段从海到岸的距离。传统方式,要么用气垫船冲滩,要么靠两栖车自己游过去,但重型坦克啥的,速度慢,还容易卡住。中国海军这些年建了不少大船,比如071型船坞登陆舰和075型两栖攻击舰,总数加起来有1艘076型、4艘075型、8艘071型,外加几十艘坦克登陆舰和滚装船。但这些大家伙投送能力强,却没法直接把重装备扔上岸,得靠辅助工具。长臂船正好补这个短板,它能直接开到近海,伸出臂膀当桥,坦克从船上开过去,效率高多了。美媒分析,这能让登陆规模翻倍,时间缩短,尤其在台湾海峡那种复杂地形下,解放军能挑更多地方下手,不局限于平缓滩头。
再聊聊背景。中国海军扩张速度快得让人眼花,这些长臂船是其中一环。维基百科上说,这种船叫水桥级,由中国海洋工程公司造,一组三艘,能连成延伸码头,从深水到陆地。设计借鉴了贝利桥,简单耐用。第一组在2025年3月海试,第二组也跟上。纽约时报中文网4月报道,三艘船在军演中首秀,连接成桥,让部队和车辆快速上岸。台湾媒体像ETtoday和联合早报也跟进,说这船能克服台湾复杂地形,架设异常长的栈桥,越过沙滩直接到道路上卸坦克。专家推测,虽然外表像民用,但涂装和用途指向军方,可能是为台湾登陆量身定做。
这船的优势不光是长臂,还在于灵活性。传统登陆得选沙滩或缓坡,气垫船或两栖车一遇到陡崖就歇菜。但长臂船能跨越垂直落差,形成坡度适中的桥,车辆直接爬上去。船还能跟滚装船对接,大型运输船载的装备直接转到臂上冲滩。这相当于给运力强的民用船配了个移动码头,挖掘潜力。美媒《战区》网站3月报道,一组视频显示船在湛江海滩现身,从雾中冒出,首尾相连成巨型机械桥。分析家说,这针对台湾准备,打破一道防线。凤凰网也提,这些驳船像海上堡垒,在浅滩稳住,通过钢铁栈桥连陆地,专为抢滩生。
战略上看,这船提升了解放军两栖战力。以前,台湾防线集中在有限滩头,布雷或设障碍就能挡住。但长臂船让选择空间大,任何有路的地方都能成登陆点。CSIS报告说,中国正建076型两栖攻击舰,排水量5万吨,能载无人机和直升机,但长臂船补了地面投送短板。海军新闻指出,共识是这船让中国挑新登陆点,复杂化防御。卫报说,这显示中国军、民、准军事整合,渔船和民船护航演练,模拟干扰。华尔街日报和每日电讯报9月报道,东南沿海海军力激增,福建建两栖码头,温州湾一英里长码头停装甲登陆艇,厦门机场变军用枢纽。这些设施为台海行动铺路,提高灵活性。
不过,也不是没弱点。Popular Mechanics 4月文章说,水桥级支持台湾海峡作战,但桥面暴露,易受打击,固定时机动差。台湾媒体Focus Taiwan和Taipei Times 9月讨论,指出脆弱性,需防空。专家说,饱和攻击或导弹能毁它。纽约时报4月提,驳船虽增威胁,但需大量船快速运兵,中国可能靠民船补,但实战不确定。美国国防部长Pete Hegseth警告攻击迫在眉睫,但美军评估2027年前成功率低。彭博社说,中国建几十艘滚装渡轮,渡海如虎添翼,但实战考验多。
从历史看,中国海军现代化快。Type 075登陆直升机dock有4艘,排水量4万吨,能载上千海军陆战队和登陆艇。Type 071有8艘,排水量3万吨。加长臂船,战力如虎添翼。YouTube视频显示,船能无码头卸载,120米臂伸滩头。台湾专家吕礼诗说,这船抢滩,雄三导弹串联架桥针对。但美媒认为,这不光军用,还可能民用运补。
总的来说,这长臂船曝光,让人看到中国海军在两栖领域下血本。美媒炒作针对台湾,但也反映全球海军趋势。解放军现有舰艇强大,新型船添翼,潜在作用大。但战争复杂,技术优势不等于胜算。区域安全影响深,英美警告加剧。未来发展,卫星还会盯紧,看中国怎么用这神器。
来源:笙箫尽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