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预制菜风波:贾国龙“头铁”硬刚后致歉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15 21:03 1

摘要: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此次预制菜风波中的“头铁”表现,堪称传统餐饮企业应对新消费浪潮的典型反面案例。这场从9月10日罗永浩微博吐槽引发的舆论风暴,最终以贾国龙被迫道歉、西贝承诺整改告终,但背后折射出的行业矛盾与企业管理问题值得深思。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此次预制菜风波中的“头铁”表现,堪称传统餐饮企业应对新消费浪潮的典型反面案例。这场从9月10日罗永浩微博吐槽引发的舆论风暴,最终以贾国龙被迫道歉、西贝承诺整改告终,但背后折射出的行业矛盾与企业管理问题值得深思。

一、事件脉络:从对抗到妥协的过山车式反转

1. 罗永浩的致命一击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直指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又贵又难吃”,并呼吁立法强制标注。这一指控直击西贝“现做”的核心卖点——其儿童餐宣称“五大不添加”,却被曝光使用保质期9个月的牛肉酱和冷冻鸡翅。更讽刺的是,西贝引以为傲的“明厨亮灶”工程,在媒体访中暴露出大量冷冻食材:儿童餐西兰花保质期长达24个月,猪排烩酸菜的半成品生产日期为2025年8月31日,距食用时间不足半个月 。

2. 贾国龙的三次错误决策

否认事实:贾国龙强硬回应“西贝100%没有预制菜”,并搬出国家规定称中央厨房出品不属于预制菜。但罗永浩晒出的椒麻鸡配料表显示,其含有的焦磷酸钠等成分已超出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的标准 ,这让西贝陷入“合法但不合理”的舆论漩涡。

开放后厨引发二次危机:为自证清白,西贝开放全国400家门店后厨,却被媒体拍到员工剪包装袋、微波炉热菜的场景,危机公关彻底翻车。北京六里桥旗舰店周末等位桌数从140桌骤降至37桌,降幅超七成 。

情绪化对抗舆论:贾国龙在行业群内承认“应对方式有错”,却同时称罗永浩为“网络黑嘴”“网络黑社会”,导致罗永浩公开喊话要求直播对质 。这种矛盾表态暴露了其危机管理的混乱——既想挽回消费者信任,又不愿彻底低头。

3. 舆论反噬与整改被迫

事件发酵一周内,西贝全国门店日营业额锐减100万-300万元,股价波动加剧,A股预制菜概念股却逆势上涨。在巨大压力下,西贝于9月15日发布致歉信,承诺10月1日前完成9项整改,包括儿童餐现炒、烤羊肉串现切现烤、改用非转基因大豆油等。但这一举措反而引发新争议:承认长期使用转基因油却未提前告知,被消费者斥为“变相自曝黑历史” 。

二、争议本质:知情权博弈与行业规则重构

1. 预制菜定义的认知鸿沟

根据2024年六部委规定,中央厨房出品不属于预制菜,但西贝使用的冷冻食材含防腐剂,已超出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的标准 。这种“合法但不合理”的操作,本质是利用法规漏洞模糊“现做”与“预制”的界限。法律专家指出,若西贝将预制菜冒充现做,可能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最高面临百万元罚款。

2. 消费者主权意识的觉醒

事件中,消费者的核心诉求并非反对预制菜,而是要求知情权与定价合理性。罗永浩强调“愿意为现做支付溢价,但不能接受被欺骗”,这与黑猫投诉平台数据吻合——2025年8月以来,西贝投诉量同比激增40%,集中在菜品质量与售后推诿。这种趋势倒逼老乡鸡、大米先生等品牌主动公示后厨流程,行业透明度竞争时� �已至 。

3. 品牌信任的雪崩效应

西贝的困境源于其“现做”人设的崩塌。作为主打家庭消费的品牌,其儿童餐累计卖出4000万份,却被曝光使用冷冻食材,直接冲击家长信任。更严重的是,贾国龙的“头铁”态度摧毁了品牌最珍贵的资产——消费者善意。正如新华社评论所言:“商业利益与消费者期待的平衡被打破,再坚固的品牌也会动摇”。

三、行业启示:从“嘴硬”到“透明”的生存法则

1. 危机公关的三重教训

事实核查优先:西贝在未彻底核查后厨操作的情况下仓促否认,导致后续被动。对比之下,老乡鸡在类似争议中主动公布“70.6%现做+27.7%半预制”的菜品结构,反而赢得认可。

情绪管理至上:贾国龙的“网络黑社会”言论,将个人恩怨凌驾于品牌利益之上,堪称危机公关教科书级错误。反观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虽力挺西贝但始终保持理性,其“给企业改进机会”的呼吁更具建设性 。

整改诚意可视化:西贝的9项整改措施虽具体,但“10月1日前继续卖剩菜”的质疑暴露其策略漏洞。相比之下,巴奴火锅在类似事件中立即下架争议菜品,并邀请消费者监督整改,效果更佳。

2. 餐饮行业的范式革命

此次事件加速了行业三大变革:

供应链透明化:大米先生、和府捞面等品牌已上线后厨直播,浙江等地更将“阳光厨房”纳入法规 。

预制菜标签化: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强制标注时代来临 。

消费分级深化:高端餐饮可坚持现做溢价,快餐品牌需明确预制菜定位,西贝的困境源于试图在两者间骑墙。

3. 企业家的认知升级

贾国龙的“头铁”,本质是传统餐饮人对新消费逻辑的认知滞后。在Z世代主导的市场中,“真诚”比“完美”更重要——胖东来通过公开供应链、价格体系建立高信任度,证明透明化才是可持续竞争力。正如罗永浩所言:“现在这个世界如果真有一个人想毁了西贝,那就是贾总本人” ,企业家的思维迭代速度,将决定品牌的生死存亡。

结语

西贝事件是一场关于“信任”的全民公开课。它警示所有企业:在信息透明化的时代,任何试图用“文字游戏”欺骗消费者的行为,终将被社会反噬。贾国龙的“犟牛”形象虽短期内损害品牌,但从长远看,这场危机或能倒逼西贝完成从“规模扩张”到“品质深耕”的转型。正如其致歉信所言:“从今以后打明牌” ,或许这才是西贝重获信任的起点。而对于整个餐饮行业,这起事件敲响了警钟——唯有将消费者知情权置于商业利益之上,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来源:文旅三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