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不背锅!消费者反感的不是预制,而是商家的欺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18:03 1

摘要:近日,西贝预制菜争议热度居高不下。今天中午,西贝正式发布致歉信,承诺将于10月1日前,全国所有门店将逐步完成十项优化调整。致歉信末尾,还有一句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的承诺: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这句话无疑又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话题”。

近日,西贝预制菜争议热度居高不下。今天中午,西贝正式发布致歉信,承诺将于10月1日前,全国所有门店将逐步完成十项优化调整。致歉信末尾,还有一句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的承诺: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这句话无疑又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话题”。

这场围绕西贝的风波,不仅把预制菜推上舆论风口,更揭开了一个核心矛盾:消费者真正抵触的从来不是预制菜,而是被商家隐瞒、欺骗的消费体验。

预制菜并不是大众印象中“添加大量科技与狠活、危害生命健康”的产品。事实上,去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其中对预制菜作了明确的定义:

预制菜也称预制菜肴,是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不添加防腐剂,经工业化预加工(如搅拌、腌制、滚揉、成型、炒、炸、烤、煮、蒸等)制成,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运输及销售条件,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但为何同样使用预制菜,有的餐厅门庭若市,有的却陷入信任危机?其实只有一个原因:消费者是否知情。

若消费者对预制菜的使用情况知情且认可,这类产品便能凭借性价比优势成为消费优选;可一旦商家用“现炒现做”的噱头伪装预制属性、掩盖真实情况,还卖出现炒的高价,消费者自然会反感。

提到“预制菜代表性品牌”,大众往往会首先想到米村拌饭与萨莉亚。这两个餐饮品牌之所以能获得广泛认可,关键就在于坦诚的透明化运营。

米村拌饭自2014年创立至今,11年间稳步扩张,目前已遍布13个省份、170座城市,数量突破1800家,年增近500家,成为快餐领域颇具规模的连锁品牌。

要说米村最出圈的吃法,就是网上刷屏的“3元吃饱秘籍”:点一份可无限续加的3元米饭,搭配免费供应的海带汤、辣白菜和酸豆角,就能饱餐一顿。换作其他餐饮店,顾客这样点单或许会遭遇白眼或冷淡对待,但米村不仅坦然接纳这种吃法,店员还会主动帮顾客添饭,用细节打动消费者。

在其他餐饮店试图摆脱预制菜的标签时,米村反而将其转化为竞争优势。在米村的半透明明档厨房,店员会当着顾客的面制作食材,如何制作、加热,让顾客看得清清楚楚,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营造出“现做感”。这份坦诚让米村的大多数菜品受到顾客的好评。

面对外界对预制菜的疑问,米村拌饭并未回避,反而在自媒体平台主动发布后厨视频,直观呈现“明厨亮灶、小灶现炒”的场景;部分门店还升级为半透明明档厨房,让消费者能清晰看到菜品制作全程。

正是这份不遮掩的坦诚,让消费者不再纠结于“是不是预制菜”,当品牌把知情权和选择权彻底交给消费者,大家关注的焦点才是“是否符合自身需求”,最终用自主选择完成对品牌的认可。

在西贝饱受争议的同时,“预制菜之王萨莉亚为啥没人骂”的词条悄然登上热搜。更有人开玩笑称“整个后厨看不到一把菜刀,也看不到厨师”。就是这样一个“预制菜之王”,却有很多忠实的“萨门”。

萨莉亚最早于1967年在日本创立,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根据去年7月发布的2024财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萨莉亚除日本以外的亚洲市场销售额约580亿日元(约折人民币27亿元),同比增长30.1%,营业利润约82亿日元(约折人民币3.8亿元)。

截至2024财年一季度,萨莉亚门店总数1549家,在中国市场其位于北京、上海、广州、香港、台湾的门店就共计466家。

萨莉亚的成功,离不开两大核心支撑:一是完善的中央厨房体系,二是亲民的低价策略。中央厨房模式通过标准化预处理大幅缩短门店做菜时间,直接推动翻台率提升;亲民的定价则精准击中大众消费需求,让高性价比成为其核心竞争力。

萨莉亚实现了“用预制菜的价格提供超越预期的体验”,正如其董事长正垣泰彦先生说的:“真正好的东西,应该既便宜又好吃。”

这次预制菜争议使得不少门店开始在自媒体平台进行后厨直播,主动打破“预制猜疑”,以“可视化”方式重建消费者信任,如备受预制菜质疑的老乡鸡,用“即时画面”替代“文字声明”,说服力显然更强。

据权威消息,《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预制菜的定义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也有专家建议,预制菜的上述信息应强制披露。

这场围绕西贝展开的预制菜争议,或许会成为推动餐饮业升级的关键力量,推动行业迈入“明厨亮灶+透明预制”的全新阶段。

对消费者而言,大家真正需要的,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极端选择,而是基于真实信息的自主判断。无论是愿意为新鲜口感的现炒菜多花钱,还是倾向于预制菜的便捷实惠,都是个人选择,但这份选择的基础,必须是消费前就知晓菜品“现做或预制”的真实属性。

关于西贝预制菜争议,您还有哪些故事?

欢迎在留言区留言~

进入“西城老故事群”。

您身边如果有特别的人和事,

或者需要发布租房、寻人、寻物等信息,

都可以联系我们。

.end.

来源:北京西单传统文化联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