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编队一出现,可不单单是展示先进战机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中国空军飞行员培养体系的重大变革,意义深远。
在刚结束的九三大阅兵上,天空成为了中国空军展示实力的舞台。
在大阅兵的直播中,我们可以看到多种新型战机在天空中呼啸而过。
其中由歼-10S与教练-10组成的编队,更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这个编队一出现,可不单单是展示先进战机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中国空军飞行员培养体系的重大变革,意义深远。
长久以来,中国空军沿用的是从苏联借鉴来的飞行员培养模式,整个过程分成四个阶段。
刚入选的飞行学员,得先开着初级教练机练手,把基础打牢。
初级训练结束,就进入中级教练机训练阶段,接着再到高级教练机训练。
等这三步都完成了,学员才能进入作战部队,到了部队,还得在双座战斗机,比如歼-10S、歼-11BS上,进行实战化训练。
经过重重考验,才能成长为真正能战斗的飞行员,这种传统模式,虽说有它的一套流程,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训练时间太长。
光飞行基础理论学习和初教机训练,就得花上3年的时间,而且学员从飞行学院毕业时,只能算合格飞行员,离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斗员,还相差很远。
好多实战化科目,都得在一线部队重新学,这就又拉长了形成完整战斗力的时间。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中国空军从2020年开始,搞起了“三代机进院校”训练体系改革。
这次改革,力度相当大,直接取消了初教机作为一个完整训练阶段。
初级教练机的飞行时间,也从110小时大幅缩减到70小时,主要用来筛选有潜力的学员。
真正的飞行训练,从中级教练机开始,学员完成基础训练后,直接跳到高级教练机训练。
这里面,教练-10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教练-10可是中国空军目前最新型号的高级教练机,它的外形设计很先进,航电和火控设备也都是顶尖的。
它的发动机推力和重量比例,跟空军主力的三代战斗机差不多,操作界面和驾驶舱环境,也和三代机极为相似。
这意味着,飞三代机的飞行员坐进教练-10的驾驶舱,就跟回自己家一样熟悉,操作起来一点也不费劲。
而且,教练-10采用纯数字电传系统,能实现“无忧虑操纵”,人机界面与操控品质都特别优越。
它不光近距格斗能力强,在和主力三代机空战对抗时,成绩也相当出色,低空性能更是一流,对地攻击也不在话下。
歼-10S进入空军飞行学院,同样是改革的关键一步,这可不是说歼-10要退出一线部队,改成教练机了,而是“三代机进院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歼-10S是双座型战斗机,以前主要部署在一线作战部队,现在进入院校,让学员能更早接触先进战斗机系统。
和教练-10比起来,歼-10S能给学员提供更真实的作战环境体验。
学员在院校阶段,就能熟悉一线部队的作战装备和战术技巧,这么一来,一线部队的训练负担大大减轻了。
以前作战部队要做的适应性训练,现在在院校就能基本完成,新的训练体系效果显著,飞行员培养效率大幅提高。
飞行学院和作战部队实现了无缝对接,飞行员形成战斗力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将近一年。
飞行学院还增加了空战对抗、战斗转场和炸弹实投等实战化课目,给学员毕业后直接成为三代机战斗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训练方式还减少了先进战斗机的磨损消耗,很多训练科目,学员在教练-10上反复练习,熟练掌握后,在歼-10S、歼-11BS这些高级战机上的训练时间就大大减少了。
飞行员培养体系的改革,对中国空军整体作战能力影响巨大。
它能让空军更快培养出大量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满足现代化空军的需求。
新毕业的飞行员,因为训练质量提高,不再需要长时间适应部队,能直接参与作战值班和训练任务。
一线作战部队也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战斗训练和战术创新上,而不是耗费大量时间搞基础训练。
同时,高级战斗机从大量基础训练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战备值班和实战化训练,显著提升了空军整体作战效能。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空军飞行员培养体系还会不断完善,随着越来越多先进战机服役,训练体系也将会与时俱进。
模拟器训练可能会发挥更大作用,高科技模拟器能创造更安全、成本更低的训练环境,特别是在复杂战术场景和突发紧急情况应对训练方面,优势明显。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也可能应用到飞行员培养中,通过分析学员训练数据,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进一步提高训练效率。
此外,和国际先进空军的交流学习也会加强,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打造更高效的飞行员培养体系。
歼-10S和教练-10组成的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这一画面,不仅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技术进步,更标志着中国空军飞行员培养理念的巨大飞跃。
相信在以后不断完善的体系之下,中国空军将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飞行员,为保卫祖国领空安全,提供有利的支撑!
来源:易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