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预警让赡养不“欠费” 万安县人民法院涧田人民法庭创新五步红色调解法守护“家事暖”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13:51 2

摘要:万安县涧田乡“六子参军”的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如今,万安县人民法院涧田人民法庭(简称涧田法庭)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老年人权益保护,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司法温情守护“家事暖”。2024年以来,该院通过深化“143+N”多元解纷

调解现场(图/受访单位提供)

万安县涧田乡“六子参军”的故事在当地代代相传。如今,万安县人民法院涧田人民法庭(简称涧田法庭)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老年人权益保护,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以司法温情守护“家事暖”。2024年以来,该院通过深化“143+N”多元解纷机制(“1”即以万人成讼率考核为抓手,“4”即实现县乡村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四级联动”,“3”即在县乡村三级设立法官协理中心、法官协理站、法官协理点,“N”即县乡村任何一级调处组织与行业调处平台的对接联动),累计化解赡养、土地权属等纠纷112起,诉前诉中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45%,赡养类诉讼案件同比下降63%。

调解现场“搬”进养老院

3月21日,张奶奶因子女长期推诿赡养责任,被迫入住万安县某养老院。其子女以经济困难、家庭矛盾为由拒绝支付费用,无奈之下老人向涧田法庭求助。

受理案件后,法官深入探究案件背后的缘由及各方诉求,多次组织各方进行调解。考虑到张奶奶年岁已高、行动不便,涧田法庭打破传统审判模式,将调解现场“搬”进养老院。

法官与调解员多次上门了解张奶奶的生活困境与心理需求,详细记录居住安排、医疗费用分摊等赡养矛盾的核心争议点。同时,涧田法庭联动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组建“法律+心理+基层治理”综合调解组,尽量满足老人的生活照料与情感需求。

调解期间,法官、调解员先与张奶奶子女沟通法律层面的责任与义务,再组织召开家庭会议。会上播放老人生活视频,邀请护工讲述老人的困境,唤醒子女对家庭和亲情的重视。同时,结合当地“孝老敬亲”村规民约,让子女认识到自身责任。最终,子女达成专项赡养金协议,约定按月支付费用和探视时间。涧田法庭还联合养老院建立赡养履行监督台账,定期回访,确保调解结果有效执行。

“老有所养”注入司法温度

上述案件是涧田法庭深化“143+N”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生动体现。该机制依托县、乡(镇)、村(社区)、村小组四级网格,形成“养老院发现纠纷、村(居)委会介入、法庭指导调解、法院兜底保障”的闭环处理机制,确保纠纷能得到及时有效解决。通过“赣法民意中心”线上平台掌握养老院收集的有关诉求,利用“巡回审判车”开展普法宣传,强化“赡养义务不可免除”的社会共识,拓宽司法服务渠道,让更多人了解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赡养老人的重要性。同时,该法庭创新“稳、定、解、同、合”五步红色调解法,将“六子参军”的故事融入调解场景,促进纠纷当事人达成和解。

涧田法庭还注重纠纷化解后的持续关怀,联合妇联为老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老人重建对家庭关系的信心;为老人赡养问题引导子女协调补助,并引导子女签署赡养承诺书,保障老人的基本生活。

“143+N”多元解纷机制成效显著。2024年,该机制累计化解赡养、土地权属等纠纷112起,诉前诉中调解成功率同比提升45%。建立“养老院-村委会-法庭”纠纷预警系统后,赡养类诉讼案件同比下降63%。(肖代春 康远剑 王前 魏雨欣 全媒体记者王白如)

来源:新法治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