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叙利亚姑娘,远嫁中国2年,直到发生战争,我才懂得这边的安全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12:15 1

摘要:我叫贝雅,在叙利亚出生,从小只有父亲陪着我长大。说来也是怪,别人小时候都该有个妈妈抱抱吵吵吧,我没有。我也没敢问太多,但小孩子心里是会数的。父亲每次闪避我的问题,反倒让我更早明白了一些事。后来我才知道,母亲其实很早就死在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里,消失在那个硝烟弥

叙利亚姑娘远嫁中国生活,却在2年后战争发生时,求着父亲前来。

面对女儿的关心,心灰意冷的叙利亚父亲,完全是求死的心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贝雅能否劝说动父亲,前来中国生活呢?

--------

我叫贝雅,在叙利亚出生,从小只有父亲陪着我长大。说来也是怪,别人小时候都该有个妈妈抱抱吵吵吧,我没有。我也没敢问太多,但小孩子心里是会数的。父亲每次闪避我的问题,反倒让我更早明白了一些事。后来我才知道,母亲其实很早就死在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爆炸里,消失在那个硝烟弥漫的清晨,好像她本来也只是世界里的一道影子。

那时候,每天一睁开眼都是紧张。街上的房子总是黑黢黢、坑坑洼洼,有些院子里还埋着没爆炸的弹壳。你问我害怕不害怕?谁不害怕呢。只是怕得久了,也习惯了。只是晚上一听到远处有动静,我整个人就缩紧了,生怕灾祸掉落自己头上。

在那些年里,梦想这种东西很飘,又很实在。我盯着电视上播的和平地方,看人家日子稳定得像小时候的数学表——我成了中国的死忠粉。人家说那里日子安稳,吃得饱,孩子能读书,晚上还能散步。后来我一有空就琢磨怎么能过去,怎么能让生活有出口。打工、存钱、偷偷学汉语,每一步都像在跳雷区,小心又决绝。我觉得如果能搬去中国,也许人生就真能换个章头。

父亲心里其实一直是拴着老家的。刚开始我劝他跟我去中国,他话少脸黑——说实在的,那话也刺耳,“你去吧,你不懂。”他舍不得母亲,舍不得那片满是废墟却熟悉的土地。我成天缠着他问,这人哪有那么容易放下呢?我们家,有些事,别人看不懂,连我有时也想不明白。

最后我快成年时,努力攒的钱终于够了,一张机票,垃圾的旧行李箱,背包里装着中文单词本。我走的那天,父亲其实没有来送,只是沉默地关紧了家门。那感觉,像是过去的人生锁在背后,我受惊的心带着新鲜劲冲进了中国。

初来的时候,好多事都让我觉得新鲜,比如空气里没有炸药味,比如公交车永远准点,比如下楼没人拉着你突然就躲进楼道。那个时候,我在一家翻译公司打工,日子过得紧巴巴,心里却特踏实。虽然下班回家还会想起父亲,但比起以前提心吊胆,现在连夜里做梦都轻快了点。

时间长了,我爱上了一个中国男人。他叫张凯,普通人一枚,也不是啥高富帅。我们公司的伙计,说话慢慢的,笑起来有些不好意思。他总是能看穿我的小心思,把我当宝一样护着。后来我也就想通了,家到底在哪儿,不是地名,是身边有人愿意护你、陪你过沉闷的日子。

结婚这事,我早早跟父亲说。他电话里居然头一次没生气,还反过来安慰我,让我别担心他,好好过小日子。那天听到他声音,我竟有种空荡荡的失落,好像多年咬在心头的事轻轻落地,反倒不知所以了。

可再好的计划,人算不如天算。婚礼筹备到一半,父亲突然说他身体不好,住进了医院。远隔千山万水,他说自己没有力气来看我,也怕拖累我。我急得直想买票飞回去,他却坚决不让我回,说“你在外面活得好就行,别管我这些破事”,还半开玩笑半认真让张凯多照顾我。

你看,有些话只能在电话里支支吾吾。父亲很少对我流露脆弱,突然间他变得像个被磕损的老瓷盘,让人不敢伸手碰。他反反复复叮嘱我不要担心,别回来。可我心头一直不踏实,最后还是和张凯商量,订了回叙利亚的机票。

回家后,变化让我陌生又心酸。不到一天,医院来电话,说父亲情况危急。我和张凯赶去,只赶上见他最后一面。父亲瘦得脱了形,眉眼里全是劳苦和不舍,还勉强握了握我的手。那一瞬间,很多埋怨、愧疚全都涌了出来。我泪流满面,他却像终于放下包袱一样,闭上了眼。

葬礼很简单,父亲的老友们都来了。有个人哭着劝我,说其实父亲病了很久,是怕我操心,才总是推脱、减少联系。听到这些,我后悔得恨不得穿越回去多陪陪他。人啊,往往在最无能为力的节点才明白,该珍惜的人和时光是收不回来的。

以后我带着张凯回中国,没举办什么大婚,只是领了证、摆一桌饭算意思。生活慢慢归于平静。没多少憋屈,反而有点松了。但有时候半夜想起父亲,只觉心里有个疙瘩。

两年后,日子刚有头绪,我怀了儿子。同年叙利亚又乱了,一夜之间,新闻头条全是劫难和逃亡。我一边抱着孩子喂奶,一边看国内小区楼下邻居在秋千架上笑闹,脑子里却清楚记着那个硝烟四起的童年。世界那么大,有的地方仿佛注定只能逃,有的地方却能安安稳稳守着家。

中国的治安好,有时候真的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有一年我去县城,看到超市里一个男人顺手偷手机。我当时条件反射就是躲,生怕多事。小孩子却喊了出来,结果一群人立马围住小偷。警察几分钟就来了,把事处理得干干净净。后来我把这事讲给在家乡的表姐,她还以为我编故事。其实哪有那么多豪言壮语,不过是习惯里长出来的底气而已。

说起来,农村生活也有农村的好。街坊邻里像一家人,互相串门送东西,孩子哭了都有人哄。遇到事儿,警察也会第一时间出现。这种安稳、踏实,是过去在叙利亚想都不敢想的。尤其后来有了孩子,我才知道,一个女人最终想要的,不过是晚上出门不怕、家里有人陪着、孩子安安稳稳长大罢了。

不过说实话,每当想起父亲,我还是会难受,觉得有那么一点儿亏欠。如果我当年更执拗一点,或者更努力点把他接到中国,是不是能让他多活几年,过几年稳定日子?但命运向来不讲理,咱们小人物往往只能跟着它走。现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早日能拿到绿卡,或者干脆成为中国人——这样家才能算是真正安稳了。

很多深夜里,我常常琢磨:如果父亲今儿还活着,看到如今的我和妻儿在身边,会不会觉得世界其实也没那么绝望?有些话,说不出口;有些路,走过了才敢怀念。剩下的,也只能一边安顿生活,一边把亏欠慢慢放下。岁月长,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来源:溪边遇彩虹一点号

相关推荐